情境教学与情境导入

2018-02-09 17:27冯广建
中学语文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

冯广建

提到“情境”,我们会自然想到杜威。一般教育理论认为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是最早提出“情境”这个概念的。他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正式情境的内在的、独特的不确定性,才使探索得以存在。除杜威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教育家,比如美国的克伯屈,他根据杜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创设情境的问题。

在对语文的课程性质的描述中,新课标明确提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问题,原文如下: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何谓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一般来说,真实情境是与虚拟情境或没有情境相对立的。新课标没有对什么是真实情境进行系统论述,但从对包含“真实”和“情境”的各种表述来分析,真实情境至少包含以下特点。

1.真实情境是互动的,有意义的情境

新课标在关于教学建议部分,当谈到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时,强调要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有效投入语文实践。要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如果能实现有意义的互动,体验感越强烈,应该越显得真实。

2.真实情境是具体的、典型的情境

在教学评价建议中,新课标还强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查”,强调“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在命题和阅卷原则方面,提出“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素养的多样化表现”。真实的情境还应该具有具体性、典型性。具体是与抽象相对的,越具体才越真实。具体而不失典型,才会有较好的参与度和拓展性,才越有利于迁移和发展。

3.真实情境是紧扣学生生活的、开放的情境

何谓“以具体情境为载体”,新课标在命题思路与框架中有具体阐述: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等。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

在这里,新课标提出了三种情境,个人体验情境、社会活动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真实情境应该是选材于学生日常生活片断,或者再现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个人情境或社会情境。

4.真实的情境应该是综合的、实践的活动

新课标特别强调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强调要“创设综合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多经历、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现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与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精神和行为方式”。

真实的情境应该是带有任务的言语运用的活动。没有问题、没有任务的情境不是好的教学情境。真实的情境素材和问题应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易于多角度思维。

如何“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新课标举例说:“可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跨越古今中外,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优质的素材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所涉及的“情境”,有着我们自己所理解的独特的内涵。中国古代文论刘勰的《文心雕龙》和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意境说”是我们提出的“情境”的“根”。我们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使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充满民族文化的意味,有着传统审美的意义。在高中语文课堂特别是诗歌课堂中,“情境”有四个特点。一是讲究“真”,王国维提出“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语”;二是讲究“情”,古代文论中有“景中生情”“情融于景”等阐述,王国维更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心中之境界”;三是讲究“思”,刘勰在《神思》中提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真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多么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四是讲究“美”。诗人沉浸于真景物构成的客观物象中,觉得景中生情,情又融于境,于是“思接千载”,“神与物游”。诗人从“真景物”和“外物美”连同自己的“内修美”,沉浸在美的境界精神中。精神与物象交融,产生激烈的情感变化,所谓 “情以物兴,故辞必巧丽”,“比兴”之做法也自然“萌芽”,正如王国维所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个“闹”,一个“弄”字境界全出,最终写出美的诗篇。“境界说”中的“真”“情”“思”“美”,正是课堂教育所需,学生是“真”人,教师应是“不失其赤子之心者”,真景物实际上便是生活的真实,教育与生活相通,便是“真”的体现,即使是模拟生活场景,同样给学生一种真切感,真人真景真情感才能激广远之思,进入美的境界,创造出美的果实。

林语堂先生在研究诗歌创作时也认为,诗人在创作时,首先对大自然给予了无限的深情,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大多本身具备并擅长运用充满激情的具体形象的思维去进行创作,这个创作的出发点,不是凭空想象,而本身就是建立在在具体的有情之境中。因此,理解各种体裁的文本,还是应该在具体的情境之中。

根据新的课堂理论,课堂教学应当还知识本来面貌,知识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它应该是立体的、多角度的,有血有肉、有来源出处、有实际功用,学生获得的应该是活生生的知识,我们必须强调知识与情境是相互依存的,因为任何知识都是在一定情景中产生的,最终都回到情境中去。在课堂教学之初的导入中,我们运用图画、音乐、表演、多媒体等多种直观手段与老师的语言描述结合起来,创设一个真实的、本真的情景或者模拟情景,把知识镶嵌在情景中情境重现,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有根、有背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性、本源性,从而感受知识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人类的创造性。

如以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导入:

一、凸显媒介,让学生身临其境,快速进入课文意境

《荷塘月色》

导入:多媒体展示月色下的荷塘景色,舒缓的钢琴曲。

导语:月映清荷,风摆弱柳,独斟清茶于盈盈一水间。昔时古人对月畅饮,对酒当歌,慨怀世事,直抒笔下,挥毫镌写出篇篇流传千古的诗篇,朱老也曾于荷塘月色旁抒己之情,安然于这般的恬淡。有人说,荷塘月色下的自清,是披带着温柔月色的香荷。是如何的一种夜色,造就了如此的佳作;又是如何的一种氛围,轻拂了心灵的弦音,共鸣了数十载后人?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读、细细回味吧。

这样的导入,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那纯美的景色,也能透过美景提请学生细细品味感悟作者的独具匠心。

二、以课文的关键词来设置情境突破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故都的秋》

导入:《秋思》轻音乐,配以合于文章内容的图片。

导语:秋天是个神秘的季节,没有春的妩媚,没有夏的热情,没有冬的凝重,仿佛一个遗世独立的清丽女子,随落叶而至,随飞雪而归。在郁达夫的笔端,秋,远不及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那般壮丽、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那般凄苦、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般悲凉。蓝朵的牵牛、疏落的长草、非花的落蕊、弱蝉的残声、闲人的话雨、风中的枣子,这些在故都似乎最普通最不起眼的景物,在郁达夫的笔下,却流成了一幅写意的长卷,奏响了一曲独属于他的生命的悲歌。何以如此?让我们翻开课文去细细品味、静静聆听吧。

文中,清、静、悲凉的感情氛围与音乐很好的融为一体,让学生能真切地体会作者笔下北国之秋的悲凉之美。同时,回顾学生以往所学,唤起学生审美情感,在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提醒学生注意郁达夫的选材特点及情感表达,潜移默化地把文章理解的重点渗透给学生,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状态,更快地沉潜到对 新课文的研读之中。

三、横向拓展,让学生在对比中精准理解课文情感

《涉江采芙蓉》

导入 :音乐《长相思》。

大家知道,古今中外,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数不胜数。而凄美的爱情悲剧,尤其容易动人心魄。我个人很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诗中有这样的两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我为什么先引出这两句诗呢?自然是与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有关。因为我觉得它和我们今天要学的选自《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表达的情感很相似。当然,待会儿大家也可以对我的这种看法提出不同的见解。

优美的音乐,再加上泰戈尔的诗,学生极容易被这样动人的爱情所打动。

四、纵向延伸,凸显主要人物,让知识既能联系贯穿又形象生动

《赤壁赋》

导入:在中国诗人中,李白太高,瑶台仙阁高不可攀;陶渊明太远,桃花源里忽隐忽现;杜甫较近,却显太实而缺空灵;比较起来我更喜欢苏轼,他的诗,随手拈来如飞天袖间散落的花朵,气韵生动,神思逸飞。有豪迈酣畅的“老夫聊发少年狂”,也有缠绵多情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有慷慨纵横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也有冷静直观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旷达洒脱的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 有“若把西湖比西子”的浪漫细腻……苏轼在文学上是个旷世奇才,然而因为太优秀、太耿直,他在仕途却很不得意,一生屡遭贬谪。公元1080年,苏轼便遭遇了北宋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贬往偏僻、荒凉的黄州。岁月易逝,人生短暂。面对有限的人生,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磨难,你有哪些感想?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是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的。

五、以故事导入,增强生动性、趣味性,让课堂生机盎然

《兰亭集序》

导入:多媒体展示《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介绍关于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的相关资料。

1.王羲之“醉写《兰亭》”。

东晋永和九年著名的兰亭集会上,名流隐士饮酒赋诗,王羲之酒意正浓,被众人推举作序,他晃晃悠悠地站起身,走到案前,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作序一篇。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它是王羲之生平最好的手迹。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不可能再超越它了。

2.“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王羲之手书《兰亭集序》中,二十多个“之”字各有面目,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一绝。

4.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迹没有流传下来,被极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李世民设计从王羲之后人的手中骗出,随着他一同下葬。后人在谴责皇帝的自私、霸道时,依旧对唐代书法家“克隆”的兰亭集序爱不释手,而且成为至今为书法界临摹研习的杰出范本。

5.清代的康熙皇帝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亦喜爱备至,1693年康熙南巡,临摹兰亭集序,并刻碑流传至今。

欣赏《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了解《兰亭集序》的故事,产生阅读兴趣。

六、以时事资料导入,引导学生的家国情怀

《我有一个梦想》

导入:多媒体出示资料。

资料1:我(中国人)在美国菲蒙开加油站时,雇用了一位白人青年一天早上,他打电话来说辞职不干了。我回到加油站,发现他当班的时段短少了200多元,油库里少了3箱汽油。我报了警,菲蒙警局派了一位白人女警察来查案。当我向她说出雇员名字--一个白人的名字的时候。我意识到她很勉强抄下名字,冷冷地对我说:“你知道吗?如你告上法庭,你是输定的,而且他的家人也会反诉你。”

资料2:2001年4月7日,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19岁的黑人青年蒂莫西·托马斯遭遇一名白人警官的追捕。当托马斯试图逃跑时,白人警察竟开枪将他射杀致死。事后证实:手无寸铁的托马斯,当时并没有犯罪行为。然而,白人警察不仅未受处罚,反而得到奖励休假一个星期。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明确:种族歧视!白人袒护同一种族的人,歧视有色人种。

因不同种族在形态、生理、语言习俗、历史文化等差异,而造成的歧视叫做种族歧视,即人种差异。

明确:虽然美国在1865年结束了奴隶制,然而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当时南部各州通过了州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面对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有话要说——《我有一个梦想》!

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导入创设自然还可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的一段话:“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将这一思想贯穿于自己的教学过程,去重视学生求知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恰当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这是每位教师的孜孜以求的心愿!

[此文为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课题名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与情景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CJYC17011119。]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情解读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导读思练写”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用“还原法”解读《故都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