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是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血管翳、滑膜慢性炎症,尤其是在患者活动时会对关节造成严重损害,极大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1]。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其病因未明,而且属于慢性系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炎性滑膜炎,因此对于患者的危害极大,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关节变形,甚至是功能丧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当前,临床上对于此种疾病的治疗,主要分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法。传统西医治疗方式效果一般,为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收集2016年3—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纳入标准:患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2]。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均知情。排除标准:严重心肾疾病、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特征人群、已接受其他治疗或不配合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患者年龄在19~78岁,平均(50.9±2.2)岁;观察组50例,男23例,女27例,患者年龄在19~77岁,平均(51.2±2.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生产厂家: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44),饭后服用,一周一次,一次10 mg;来氟米特(生产厂家: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50 )饭后服用,一天两次,一次7.5 mg.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类风汤加减治疗,基本药方:炒白术25 g,党参25 g,当归20 g,防风30 g,生石膏30 g,生栀子30 g,陈皮30 g,柴胡15 g,升麻15 g,藿香15 g,甘草10 g。若患者伴发热、恶风、游走性疼痛,加用羌活10 g,荆芥10 g,若患者疼痛遇温减遇寒重,加用桂枝10 g,生姜10 g,若患者关节肿痛、灼热,加用黄连10 g,半边莲10 g,若患者腰膝酸软,加用海马10 g,阳起石10 g,若患者痛处固定、舌下瘀点,加用全虫10 g,夏天无10 g。水煎服,一天一剂。
(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近期控制: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患者各项功能得到改善,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有效:患者关节功能有一定好转,各项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3]。(2)统计两组不良症状情况。(3)比较两组患者关节疼痛情况。选择VAS疼痛目视模拟评分量表进行评估,0~1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疼痛情况越严重[4]。
采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近期控制3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4.0%,对照组近期控制15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7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98 7,P<0.05)。
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1例,肠道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观察组VAS疼痛目视模拟评分(7.6±1.2)分,对照组VAS疼痛目视模拟评分(7.5±1.1)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目视模拟评分(3.5±0.4)分,对照组VAS疼痛目视模拟评分(6.0±0.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大部分学者主张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的全身免疫疾病,最终导致患者关节畸形、功能异常[5-6]。西医主张尽早使用抗风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病情[7]。甲氨蝶呤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也是联合用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药物。其主要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来有效控制嘧啶核苷酸、嘧啶脱氧核苷酸等物质的合成。来氟米特能有效抑制细胞增殖信号传导以及T淋巴细胞蛋白活性,进而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8]。
我国中医主张,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痿痹、顽痹等范畴,益气健脾、清热利湿是治疗该病的主要原则[9-10]。本文研究中选择自拟类风汤治疗,其中,生栀子与生石膏起到清热功效,防风祛风解表,炒白术燥湿和中、补脾益胃,柴胡、升麻、藿香共同祈祷行气健脾、利湿功效,当归与陈皮行气活血,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共同作用起到益气健脾、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功效[11]。而且,现代药理学证实,甘草和黄芪还能有效抑菌解毒,全面提高患者免疫力,进而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相关研究学者主张,栀子水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大鼠TNF-a、IL-1β水平,从而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显著降低关节肿胀情况[12]。临床治疗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目视模拟评分(3.5±0.4)分,对照组VAS疼痛目视模拟评分(6.0±0.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状态,减轻临床症状,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