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军
(山东省东明县第四实验小学)
所谓主题式教学,是指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和这主题相关的各种领域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教材有时可以像联络教学的方式,寻找一个链接端口,横向编选和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有时,可直接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策略。
在主题式教学课堂中,可以实现以下的教学目的:第一,主题式教学构建的学习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这就打通了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第二,主题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这就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第三,主题式教学要求师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又是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探讨者,这就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第四,主题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了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第五,主题式教学法让学生以自有的文化去解读情境,从而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六,主题式教学法可以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允许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诸上所述,无疑都是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旨相契合的。
主题式教学实施过程为:(1)确定主题;(2)布置任务;(3)付诸行动;(4)成果展示;(5)反思总结。
就课堂教学而言,有以下四种要素:空间(教室、桌凳等)、课时、教与学的方式、文体呈现、教师、学生这几大要素。
1.学习空间的改变:可以上室内课,也可以上室外课。
2.课时的改变:大小课时要灵活选择:大课(60-120分钟)、中课(40-60分钟)、小课(10~30分钟)。
3.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视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多种方式:讲解式、启发式、帮扶式、引导式、陪同式、隐身式等。
4.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方式无所谓优劣好坏,关键是看是否适合个性差异的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策划、谈判、设置情景剧、竞争、归纳、观察等,采用何种方式,其主要依据是“学习是否积极主动”这一核心。凡是孩子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能想的,就让他自己去想。一言以蔽之,孩子在参与过程中的高兴愉悦,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5.选用文本的改变:国家教材并不是唯一的文本资源。小到尘土昆虫、花草树木,大至风云雨雪、天地万物、人情世故都可以是教学的文本,教师应结合课标要求,灵活选用既“达标”,又让孩子“充满激情”的文本。文本选用的标准是关注孩子的兴趣,关注课标规定学力达成的要求,关注文本与学生的融合度。
6.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由“主旋律、大一统”式的问答式讲解,转变为主题式多学科参与、探究下的引领与帮扶。这不仅是理念的改变,也是行为方式的转变。
7.学生行为的改变:班级授课制只是孩子参与学习的一种,除此以外,还有感官经历、观察、测试、互动、模仿,孩子有规则的建立小组或团队,成员间协调配合进行自发、主动地探索这个世界,并在感受、体验周围环境中,锤炼品格,吸纳只是,提升能力。整个过程不仅仅是听中学,更重要的还有做中学,玩中学。
1.学科整合的依据:一是学生生活的世界与课标达成技能要求是;二是学生“内在需求”的个性发展。
2.整合内容:学科知识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整合、资源的整合等几个方面。
3.整合策略:有学科内整合、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平行间(同类内容)整合、生活整合、现场教学(引入问外资源)整合等。
1.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关注内容的革新和探究式教学的运用,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学科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完全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中去。而主题阅读恰恰可以将已知与未知、课内与课外、文本与生活等充分融合,从而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精神家园。
当一个主题越有意义、越深入,越能置于情境脉络,越能根植于文化、背景、认知以及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学生便越容易学习、记忆和生成。
2.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讲,主题阅读是以一个单元为单位,将语文教材中的单元内容以及与单元主题相关联的课外阅读内容,组成一个“大单元”系统。
如果把单元主题比作一根“藤”,教材中的文章、课外搜集来的与主题相关联的文章,就好比“藤”上的“瓜”。这样的教学密度高、容量大,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架构和思维重组。
3.站在哲学的高度,以文化主题作为思想统领,对教材乃至课外的文本进行整合,可以达到“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语)的教学效果。
从主题构成的要素来看,各个版本语文教材主要表现为:(1)历史经典,从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如爱国志、故乡情、民族魂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主题阅读是对文化的传承。(2)时代热点,如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新兴科技等。这说明主题的产生与时俱进,注意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富在时代特点。(3)社会焦点,如与和平、人际交往等,使文本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与实用性。(4)做人原则,如自立、诚信等,使教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教育性。
4.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说,主题阅读超越传统的、单一的、离散性的、壁垒化的学科课程模式,提出了一种以全面性、整体性、联结性、统合性、探究性为特征的主题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很好地践行了由“文字——文学——文化”的梯次提升。
实际上,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学生的一个智慧世界。主题的经典性、时代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等,决定了主题阅读研究的目标——围绕主题,依托教材,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阅读。
主题阅读是把教材中的每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课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教学。我们把这种教法叫做“单元主题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并且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然而,当前学生真实的读书状况距离“课标”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首先,很多老师只有“国家课程”的概念,而缺乏校本课程概念,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把教材当成是课程的全部,缺乏大语文、大教育、大文化的意识。其次,现行语文教材(人教版)每一学期只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只有四篇课文,这样一种状况自然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而另一方面,浩如烟海的名家名作,又让学生的阅读犹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一座桥,让学生从教材出发,通过这座桥走向文化专题式的研究性学习,继而进入人类文化的浩瀚大海。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精心编写了两套配教材,一套是《新语文主题阅读》,一套是《主题式·经典诵读》,形成了以人教版教材为主体,以上两本配套教材为辅的“一主两翼”的语文课程体系。
在我看来,主题阅读是塑造心灵的阅读。因此,有主题的阅读就是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文章要以“激扬向上、自信人生”为基调。二是以“真”为第一要义。真者善也,真者美也,真的文章,真的文字一定能从某一方面拨动儿童的心弦,使文字同儿童情感、心灵对接,那种从内心里释放出的真的力量不是摇旗呐喊、声嘶力竭能相比的。
有丰富主题的阅读可以充分弥补儿童生活经验的缺乏。对于少不经事的儿童,书籍就是一部丰富的生活史,有主题的阅读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写作。要知道习作技巧不是总结出来的,而是在阅读中一点点熏染习得的,一个丧失阅读兴趣的孩子也必然很难产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抓住阅读就抓住了语文的根,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主题阅读”正是要努力抓住语文教育的“根”与“魂”。
学校的课程是孩子唯一的学习来源。没办法选择,只有自己去构建、创造。我们要做的就是梳理课题,确定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的研究,结合孩子的喜好进行教学内容重组(整合),一句话,就是学会做课程。
给学生带来了思维品质的提升,老师也不太习惯整体把握教学,但改革带来了改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大幅度提升。如果教学改革是科学的,以缓慢的速度在提升,应从课程链上来理解课堂变革。让孩子温暖安心的成长,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寻美”课程。希望每个孩子在课程浸润下阳光的成长。追寻生命的成长,阳光成长,仁爱美丽的曙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基于儿童成长经验和学科融合的主题式学习,让孩子充满喜欢。一学期读三到四本教材,没有学科界限。比如,《开学了》由四个单元组成,完成幼小衔接,目标定位为喜欢学校,认识自己等核心目标。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再如《发现春天》一年级发现春天,二年级在春天里做美丽的事情,三年级在春天里长大,了解各国在春天做了什么。同一主题,目标不同,内容不同,实施的路径不同,其教学的方式、方法也一定不同。改变了班级的生活方式,老师的管理方式,每天教室里没有害怕,师生是和谐尊重的,一二年级包班,除英语外,关注学生全方位成长。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如“豆子课程”,分豆子,数豆子,发豆芽,绘豆子。课时的长短由老师决定,有时一个小时,有时二十分钟。
童趣里创编,如主题教学《船》,先画小船,然后学习时候《我是船》,画不仅是一幅画,诗不仅是一首诗。接着,手工制作小船,再后是读写绘《小船的旅行》,后面是分享,互相找同学来发言。
用心规划自己的课程,为课程铺设一条主线。
用心思考自己的课程,为孩子创设展示的平台。
用心实施自己的课程,做到走出去,融进去。比如,去野生动物园考察,春天去植物园考察。一日教室生活让学生的学习不在分块,而是生活充分融合,不仅是学科的整和,也是知识和情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