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蕙嫣
材料作文写作的第一环是审题立意,立意要求准确,到位。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要点,准确理解材料的主旨,准确提炼出立意关键词体现这个主旨。大量考场作文显示,很多学生的作文体现的立意不在核心区,或偏离主旨,或大而空,导致作文分数偏低。
究其根源,是学生审题时出现的问题。审题时,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有的能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命题人的命题倾向,找到关键词确定立意;而有的学生则不顾材料所给语句的整体性,断章取义,舍本逐末,导致立意偏题;还有些学生虽然能够抓住作文材料的关键词,但其作文主旨却偏离了材料,是对关键词概念的偏移或扩大所致。
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义”通“意”,即意思。如《论语》中孔子有云:“父母在,不远游”,一般人都理解为父母如果健在,是不可以出游的。但是这样理解的问题是没有关注到还有下半句“游必有方”,所以结合整句来看,这句的意思是父母健在是可以出游的,但是要将去的地方告诉父母,以免过分牵挂。这就是断章取义导致的理解出现的明显错误。同样,在读作文材料之时,亦需全面理解把握材料,杜绝断章取义。
舍本逐末,指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抓不到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学生面对多则材料,读完之后不能把握主要信息,不能概括出中心意思。有的学生甚至读不懂一则材料的中心意思,多则材料更因为其材料之多,看似可立意的点很多,所以会陷入眼花缭乱,无从下手的境地。而有的学生则就己所好,在材料所呈现出来的词中随意选取,进行立意,造成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中的断章取义、舍本逐末。
下面以我们月考作文题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
例1:
①有时候你以为天要塌下来了,其实是自己站歪了。(几米)
②人的情绪起落是与他对事实的感知成反比的,你对事实了解的越少,就越容易动感情。(罗素)
③天真的人,不代表没有见过世界的黑暗,恰恰因为见到过,才知道天真的好。(三毛)
④一个人找准自己的位置,就可以比较事理通达,心平气和了。(汪曾祺)
⑤信任左右想法,想法左右话语,话语左右行动,行动左右习惯,习惯左右价值,价值左右命运。(甘地)
我们对这几个句子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局部的剖析。
第一个句子,关键点在后半句,“你以为天要塌下来”只是后半句的铺垫,“以为”只是“以为”,不是真实所在,天并不会真的塌下来。之所以这样“以为”,是因为你自己“站歪了”。几米这句话的关键词是“自己站歪”,是自身的原因。所以,立意时应抓住“站歪”入手,而不是“天要塌下来”。在这个句子上,有的同学只把握到“天要塌下来”而立意为“黑暗的现实”“跟挫折作斗争”“在困境中成长”“那些生活打不倒的”等,都属不能全面理解材料内容,断章取义、舍本逐末。
第二个句子,言“对事实的感知”与“情绪起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两者之间是反比的关系,对事实了解越少,越容易动感情。因此这句不能只把握到“情绪”这个关键词,要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谈,从反面来看,对事实的了解越多,那么情绪的起落就会越小。在这个句子的理解和把握上,大部分同学眼中只有“情绪”二字,立意为“掌控情绪”,而忽略了材料中“对事实的感知”的表达,也是犯了断章取义、舍本逐末的错误。仅立意为“掌控情绪”,有失于片面和表面,不够具体,不够深刻。
第三个句子,“天真的人,不代表没有见过世界的黑暗,恰恰因为见到过,才知道天真的好”。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天真”和“见过世界的黑暗”,三毛所表述的是“见过世界的黑暗”的天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天真,是更高层次的天真,是经历了诸多挫折和黑暗之后的返璞归真。而我们的同学在审题立意的时候只关注到“天真”二字,写较为肤浅的、表面意义的天真,而忽略了此句所述是“见过世界的黑暗”之后的天真。这样断章取义的结果是立意流于浅表化,深刻性远远不够。
第四个句子,在这句中 “找准自己的位置”跟“事理通达”“心平气和”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事理通达”跟“心平气和”的原因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这种因果关系不能随意拆解,有的同学只把握到“心平气和”,立意仅谈情绪而忽略了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也是断章取义、舍本逐末所致。
第五个句子,“左右”出现的次数多达6次,有些学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左右”是本句的关键词,写“不被外物左右”等这样的主题,这是非常典型的舍本逐末的错误。在本句中,“左右”虽然出现的次数最多,但是它在句中只起到连接关键词的作用,而关键词则应是“信任”“想法”“话语”和“价值”等。
综上所述,这个多则材料作文最容易组合的是①和④,将“找准自己的位置”“站歪”跟“事理通达”“心平气和”相结合,以位置与通达事理,位置与心平气和为主题,则是非常核心的立意。其次,可以将②跟④结合起来,谈找准自己位置,多了解事实,然后就会平心静气。
通过对作文试题所给材料的深度剖析来看,学生在审题时对材料没有一个整体而全面的把握,断章取义,舍本逐末,抓不到句子所给的关键词句,导致偏题或者理解仅限于肤浅的层次,深刻性不够。
1.对关键词句概念的偏移。偏题是因为我们经过对材料的整体把握、局部分析而抓到关键词句后,并没有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概念作必要的界定和诠释,经过自己不够严密的推理,从而立论导致的结果。一个正确概念的建立,总是在抛弃一个错误概念的同时完成的;对一个概念的准确理解,总是在与相似概念的区别中获得的。因此,在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过程中,要澄清关键词的概念,然后经过相近概念差异的辨析,概念所指就会变得十分准确明晰。
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辩证性、深刻性、逻辑性)主要表现在通过细致缜密的分析,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关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作文的审题立意主要体现在对题目的审查和分析能力,这种审查和分析的过程当中思维的严密性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在一个作文题目中有这样两个句子:
①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②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据前文所述,我们首先把握到第一个句子的关键词是“坚忍不拔”,“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在审题立意过程当中,一部分同学对“坚忍不拔”的理解不够准确,有的立意为坚强、有的则仅捕捉到了“忍”字,从而入手,立意为“忍让”“忍耐”以及“隐忍”;第二个句子,关键词很清楚,就是“不怨天尤人”,但问题在于对“怨天尤人”的概念界定的不够清楚,“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一味强调客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对的就是主观因素了,所以“不怨天尤人”就强调遇到不如意的事时反省自己,从自身找原因。而有的同学将“不怨天尤人”理解为“乐观”,理解为“随遇而安”等。
之所以这样立意,是因为对关键词句的概念不够明晰,不能够辨别相近概念之间的差异,说到底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和思维的严密性不够。因此,在高三语文的复习当中,我们要将夯实基础知识和训练思维能力齐抓并进。在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当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思维严密的前提和保证,思维严密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之上的,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做到立意准确而有深刻性。
综上所述,在作文的审题立意当中,通过对关键词句概念的确定,经过严密的思维辨析相近概念之间的差异,谨防概念偏移。这样,就可以在作文的审题立意当中让我们科学而有效地确定立意,做到不偏题,审题立意走向核心区。
所以,教师通过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训练并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业已成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走出偏题的困境。
2.对关键词句概念的扩大,立意不够具体。准确和具体强调的是聚焦和集中。而对一个概念的扩大,是指由具体的、个别的扩大为一般的。在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当中,作文立意关键词的概念大于准确立意的关键词的概念外延是很多同学都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考场作文当中非常普遍,但是由于其偏题的程度看似不够严重,所以师生都将其置于忽视甚或视而不见的状态。然而老师们都较为清楚的是,立意一但泛化,不够准确,那么作文的分数则很难上去。所以,概念的扩大在审题立意当中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下面以一个作文题为例阐述这个问题: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老人与海》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④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 “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谈《边城》
读了以上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分析:①人生短暂,岁月易逝,要珍惜时光,珍惜生命,建功立业。②抗争、勇气。③风雨与人生;磨难与心态;风度、潇洒。④人性美,人生与功利。从中选取两到三句,依据其中的共性或联系来行文即可。比如选①②可写志向、勇气、建功立业;选择③④可以写风雨人生、人生态度等等。
但这次作文,以“人生的美德”“有内涵”“做自己精神的主宰”等为主题词的作文为数众多,造成这些失误的根源正是概念的扩大化。例如:“人生的美德”由第四个句子中表述的“优美、健康”的人性美扩大而来。凡是可以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包括力量、勇气、自信等,都可称之为美德。美德的概念范围很广泛,而优美是婉约柔和的美,二者内涵、外延差异都较大。
“内涵”指人的内在涵养或素质,也指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内涵”和 “精神”这样的词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他们所包含的范围较大。“有内涵”“做自己精神的主宰”可以从给的四个材料中提取出来,显得大而空,不够具体。像这样的题目可以说是多功能的,可以适用于很多的材料作文,这是对整个材料概念的扩大化。
材料作文立意要做到具体而准确。像“风雨人生,只争朝夕”“胸怀大志,直面风雨”和“舍功利,求淡泊”等则是准确而具体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