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志华
阅读的思考力主要表现为发现力、质疑力、批判力、联想力、想象力、逻辑力和评价力,这几种思考力都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养成。限于篇幅,本文只谈前3种能力。
“发现”是阅读思考的起点。阅读发现分为三级,初级包括文本中的主要词语、核心句子、主体框架等;中级包括文本的内容细节、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主题信息等;高级包括文章的情感思想、艺术特色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初读《小狗包弟》可有如下发现:主要词语是“熬煎(出现两次)”,核心句子是“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主体框架:(1)狗与艺术家的故事+狗与巴金一家的故事;(2)狗的世界+ 人的世界+巴金的内心世界。
再读,思考细一些,深一些,会有如下发现:内容细节有:(1)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2)送走包弟,“我”既“轻松”而又“沉重”。(3)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这些内容中蕴涵着巴金在与包弟相处过程中的情感:欢快——忧虑——轻松——沉重——歉意。从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上讲,“狗与艺术家的故事”是“包弟与巴金一家的故事”的铺垫与映衬,而从包弟的命运描写到巴金内心世界的展示,是由外而内的挖掘,是现象到本质的深入。主题信息为“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普通学生,通过阅读能有如上发现,算是达到了基本目标。但对于某些求知欲旺、探究欲强的学生,教师还可引导他们继续发现。一是从细处入手。可关注如下一些问题:(1)巴金先生三次引用“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有怎样的作用?(2)怎样理解巴金先生的“轻松”和“沉重”?二是从广处展开。可让学生扩展读《随感录》写感悟。三是从深处挖掘。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本文仅是写巴金老人对包弟的歉疚和忏悔之情吗?为何要写小狗与艺术家的故事?为何要两次提到他的妻子萧珊?为何要详写居住地周边环境?作者想借此来传达什么?是如何艺术地传达的?
思考上述问题,就可以把握文章的情感思想、观点态度和艺术特色。从情感思想和观点态度上来讲,一是揭露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真切地呼唤人性、讴歌人性;二是表达小狗给巴金带来的永难磨灭的创痛以及由此产生的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三是表现出了巴金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还有对历史、社会认真总结的诚挚态度,正如巴金在《探索集·后记》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不允许再发生那样的浩劫”。《小狗包弟》从艺术特色来说,主要通过质朴生动的语言,自然中有跌宕的行文思路,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来传达细腻丰富的情感。
阅读发现力的养成,是一个习惯到自然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发现,善于发现,从而把握住所阅读的文章的精髓与美妙。
发现力是对阅读的文本进行一种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由窄到广的思考,着力处是欣赏;而“质疑力”则是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在问题基础上展开怀疑与探究,着力处是研讨。可以说,“发现”是思考的开始,而“质疑”则是思考的进阶。
一般来说,阅读中的质疑力养成,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丰富积淀,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知识和方法的积累。第二阶段:独立阅读,指学生靠已有的阅读积淀、阅读方式进行阅读,教师不作指导、不作定论,只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章的深义和新意。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养成由自发到自觉的态度,放弃阅读依赖思想。第三阶段:发问寻疑,在有疑处发问、无疑处发问、怀疑处发问,进行求证性发问。
以《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的阅读为例。一是就“外貌、开场白、演讲”中的有疑处提出问题,这方面学生均能做到。二是要求在无疑处发问,如课文第一段,可引导学生读两个“不是因为”、一个“是因为”提问:两个“不是因为”、一个“是因为”意在突出什么?还可读最后一句让学生提问:梁实秋先生为什么要提“显宦”和“叱咤风云的人物”?
此外让学生就怀疑处提问。学生读了《记念刘和珍君》后往往会提出这样两个问题:(1)文章批驳的对象应该是段政府和阴险文人,为何两次提到“外国杀人者”?(2)文章是断断续续的日记吗?我怎么觉得时间不连贯?这两个怀疑性问题,是有思考价值的阅读问题,利于我们探析名家写作的高妙。第一个问题的探究可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批判讽刺的对象显然不止段政府和阴险文人,也包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3·18”惨案中,走在前面镇压爱国学生的是段政府,而仔细想来,又何尝没有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因素呢?若没有日本帝国主义的军舰侵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若没有美、英、日、法、意、荷、比、西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罪行,怎么会发生“3·18”惨案呢?第二个问题表明学生的感受是对的,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显然不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的,而是按 “写作缘由 (由 ‘爱’到‘恨’)——遇害经过——惨案教训与意义(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来展开的,这样的逻辑顺序,足以见出鲁迅先生的大构思。
学生无论在有疑处、怀疑处,还是无疑处提出问题,都要努力印证和探究。学生要反复问自己:我这样理解行吗?若行,依据在哪里?是从什么角度来思考的呢?这一角度可靠吗?若不行,理由又是什么?要在书中找,还是在书外找?有了求证性发问,阅读思考就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有价值。这样发问下的再研读,会让学生读出文章的深义和新意来。
如果说发现力和质疑力,感性成分重,理性成分不足的话,那么批判力则是理性充足的思考力。说到底,批判力关注的是阅读中的批判性思考,即以理性的角度观察,对阅读中的语言问题、思想问题、人物精神问题进行否定性思考,学会“扬弃”。
先说简单的语言问题。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于是遂”的连用句。对这种不合现代汉语语法的组合怎么看呢?为什么古代就有这样的组合,且表连贯顺承,而现代汉语中却认为是重复赘余呢?又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记念”真的能揣摩为“记叙、怀念”的意思吗?其实呢,“记念”就是“纪念”,这与鲁迅先生所处的语言变革环境有关,白话文刚刚兴起,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所以有“记念”代“纪念”的现象。
再说文章的思想问题,同样要引导学生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如读《捕蛇者说》会发现“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表达的是作者对人民疾苦真实的、深切的关心和同情。同时又体现了思想的局限性,作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奢望统治者能够轻徭薄赋,体恤民情。从现实层面来讲,统治者不可能做到。如读《水浒传》会发现,其基本思想情感是贬低文士而推崇武勇。在歌颂、美化宋江等人,鼓吹“忠义”的同时也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这就是作者从本质上不可能彻底否定封建制度本身,而且不能给起义军明示合理的出路,总体来说走不出“明君贤臣,天下太平”的窠臼。又如读狄更斯的《双城记》,我们会发现作者把贵族的残暴和革命者的错误作对比,以此突出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认识使他不能准确认识法国大革命及其过程中的是非功过。
最后说人物的精神问题。如引导学生读冯至的《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就要注意全面地评价杜甫。人们普遍把杜甫看作社会中道德完全的人,他爱国,有着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注意修身养性,积极入世,一生追求为“儒”,但他不是完人,他也有着不足,尽管是因为世风,尽管是出于无奈,尽管“一方面被贫穷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他极渴望做官,“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不加选择,投诗给那些他并不十分尊重的权要,请求他们援引。这些诗都是颂扬他们的功业,随后陈述自己的窘况,最后说出投诗的本意,说得又可怜、又迫切”。这一面要否定,要批判。另一面,要知道杜甫这样做,不是求取私利,而是普渡苍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面还是要肯定的。这样充满辩证的分析,并不影响杜甫在学生心目中的诗圣地位,反而更能让学生体会诗圣在当时社会困境中的艰辛与无奈。
批判力,在阅读中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力,是一种充满个性化和创新性的阅读力,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对象运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判、辨证等思维方法,达到对对象的深切把握和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