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的培养日趋规范成熟,而心理教育却鲜受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调查发现7.9%的医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1],另一项为期10年的医学研究生心理状况元分析显示,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等因子与常模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女性医学研究生更容易出现强迫症状、精神病等心理问题[2]。在当前“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所有医学研究生在成为一名合格的住院医师前都需要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医学理论、操作技能和试验技术层出不穷,其知识容量大、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的特点增加了心理问题存在的可能性。面临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两座大山的医学研究生,如何塑造健康心理和人格,是教育研究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的主流,在中国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播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历史长河缓缓流过,儒家思想经历了推崇和驳斥,转化与融合,在不断更新与完善的蜕变中,形成了具有独特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通过大量文献阅读,笔者发现儒家思想中“以仁为贵、以和为贵、以德为贵”的品质对医学研究生人格塑造和健康心理养成具有正面影响,而“中庸、和谐、坚韧”等心理教育要素亦与研究生心理症状形成了“药”和“症”的对应关系[3-5]。将儒家思想融入医学研究生心理教育体系,丰富研究生教育的内容和过程,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渗透人文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仁”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的核心是“爱人”,寓意着对他人的关心和友爱[6-7]。仁与医学的结合便是要求医者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患者,通过毕生之所学,将患者从苦难和病痛中解脱出来。同时对其罹患病痛时表现出的焦虑、烦躁等情绪予以安慰和理解,自身情绪不因患者变化而变化,不过多产生与之对立或被渲染的负面心理,懂得转移与转化,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多数教育体系缺乏“以仁为贵”的人文心理教育,这势必会造成学生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的脱节。许多学生饱读医书,但人文素养低下,加之独生子女的因素,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较重,临床中发生心理失衡和医患纠纷的概率明显增加。
《论语·里仁》记载:“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一个人立志于“仁心、仁术”,就不会做坏事。在心理教育中强调“以仁为贵”,可使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减少心理问题发生。具体实施上,我们可在解剖学课程中增加“对捐献者遗体默哀”环节,体现对人生命价值的尊重;药理学课程中强调药物使用的适用证、禁忌证,避免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临床查体时应先征求患者同意,操作轻柔,注重保护患者隐私等。
“和”是指不同事物发生发展的协调、平衡,强调多元的和谐与矛盾、对立的统一。《礼记·中庸》里“和”的定义如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和”可体现在两个方面:(1)身心和谐,即内心思想要与外部行为达到和谐统一。(2)和谐人际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和谐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只有二者兼备,人才能达到和谐心理,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化解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使交往对象和自身都能获得安宁与幸福[5]。
研究生心理培养同样是一个发展上升的过程,和谐作为润滑剂必不可少。人的本能具有趋利性,追求利益和满足欲望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医学研究生同样有学有所成、科研突破、获得报酬等利益追求,导师应教育其直面自身欲望,合情合理合法进行利益的追求,避免因欲望难以满足而造成身心失衡,将利益追求转化为学习工作的动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德”是儒家约束和规范行为的工具。对于医学研究生而言,“德”更多指医德,包括职业道德和科研道德。国内针对中国医患关系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显示,因技术问题导致的医患纠纷已明显减少,医患矛盾的核心主要在于服务态度、医患沟通和医德医风等方面[8]。现代医学注重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养成备受忽视。“实用型”教育理念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及工作目标倾向于功利化,使其在医德和欲望之间摇摆不定。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道德与医学的结合便是仁心与仁术的统一[9]。研究生教育应与职业道德同步建立与培养,使其把“维护患者生命权、增进人类健康”作为崇高职责和使命,精进医术、忠恕待惠、重义轻利、尊重谦和。自主、自觉、自愿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即自德模式,在当今唯利益化唯市场化的社会显得弥足珍贵。
科研道德亦是研究生医德教育的重要范畴。《论语·子路篇》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指出研究生导师的行为对学生科研能力与人格塑造具有深远影响。导师应行不言之教,以严谨的科研态度,规范的科研习惯,求实的科研精神和慎独的科研道德影响学生。现在几乎所有高校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有量化要求,部分心浮气躁、动机不纯的学生很容易走上学术造假的歧途。导师需拿好“德”这把戒尺鞭挞学生,杜绝花钱办事的腐朽思想,以自德模式为准则,齐心构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中庸是儒家文化的点睛之笔,北宋程颐将中庸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其核心内涵就是不偏不倚,平常适度,既不能不达,也不能过,因为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中庸与心理教育的结合可体现在以下方面:(1)保持心理平衡,弹性调整;(2)适度原则[10]。人在生活中常经历着两极的情感体验,如:欢乐与悲恸,愤怒与愧疚,紧张与放松等。中庸要求人保持弹性心理,不过分处于某一极端,以便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心理活动的恒常与稳定。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是中庸思想的最好诠释。其次是适度原则。适度的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过“度”的自负或自卑均不利于良好心理养成。我们要做好内心世界的舵手,以弹性心理与适度原则面对外界刺激,养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美好品格。
研究生临床工作十分繁琐,除医嘱下达、病历书写、外科手术外,还有科研任务、毕业压力的大山,部分学生难免会产生消极怠惰的情绪,甚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导师应抓住中庸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着眼自身能力,认真对待工作学习的同时注意身体健康,科学规划日程,做到劳逸结合;积极争取荣誉的同时,切忌急功近利,以一颗平常心力争上游。其次,应引导学生运用中庸思想处理好人际关系。把握好为人处事的适度原则,为人谦和、不卑不亢,恰当处理工作中医医之间、医护之间、医患之间的种种关系,维护医护群体的良好形象。
事物的发生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和谐心理教育着眼于:(1)自身身心和谐;(2)工作环境和谐,具体包括:医患沟通和谐与医疗团队协作和谐[11]。身心和谐是和谐人际关系与行为的前提条件。现我国存在医患矛盾尖锐、杀医事件频发、医闹法律空白等问题,这些不是医学生乃至医疗行业一己之力能够改善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进来。面临如此严峻的现状,研究生应将和谐心理融入自身,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适应工作环境,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以自身为圆心的工作环境中营造融洽快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以达身心和谐统一。其次,工作环境和谐具体可理解为医患沟通和谐与团队协作和谐。医患沟通贯穿于整个医疗工作中,包括病史采集、查房汇报、知情同意、出院指导等。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生从传统的家长式、权威型模式向互动式、合作型模式转换。医患沟通的实质是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技巧获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诊疗中学生应以关切的态度、适合的语言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查体及教学时保护患者隐私,在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达到与患者顺利交流与和谐相处。下列医患沟通技巧值得每个人学习:(1)告知患者病情时避免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加大安慰性、鼓励性语言的比例,安抚其焦虑烦躁的心态;(2)态度真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注意眼神神态等非语言沟通;(3)病情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时行预防性沟通,到床旁悉心询问,让患者体会到医务人员的温暖[12]。
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和谐教育的重要方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外科手术是一项需要团队密切配合的工作,每个人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学生应根除“强烈的自我意识”“个人英雄主义”等思想,与同事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在手术中与他人互相配合、帮助和协调,通力合作、实现共赢。
坚韧是指在遭遇身体或精神上的困难与危险时,坚持不懈、锐意进取的忍耐力和决心。《论语·泰伯》记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儒家思想高度重视人精神力量的培养,认为人要实现远大目标,必须拥有坚韧的意志品质,在挫折中砥砺前行。坚韧心理教育可具体到以下方面[13-14]:(1)树立职业自信。医学研究生在5年本科教育中对多数疾病有大致了解,但不甚娴熟,实操时难免会紧张胆怯。此时若导师对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表示认可,并引导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传授临床诊治经验,则可大大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2)加强挫折教育。《孟子·告天下》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临床上研究生可能发生诊疗错误、处理不当、医患纠纷等各种挫折。导师应适时进行挫折心理辅导,通过安慰与鼓励,增强学生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3)塑造拼搏精神。“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论语·述而》)有毅力的人,才能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坚持到底。研究生既要面对繁重琐碎的临床工作,又会碰到困难艰深的科研难题,只有培养其在日常工作中不骄不躁的平稳心态,在急难险重面前敢于挑战的拼搏精神,才能使他们拾级而上,奋发图强。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更要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人文素养。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无形中增加了医学研究生心理问题存在的可能性,未来研究生心理教育势必面临更多问题与挑战。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代表,具有开放、容纳、多元的特性。我们应深入挖掘探讨儒家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辩证的基础上将儒家思想融入研究生心理教育体系,解决其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建立健全人格,优化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