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近年来越来越多,为育龄女性常见病,以多毛、肥胖、月经稀发和继发性闭经等为主要表现,且多数有胰岛素抵抗现象[1-2]。本研究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分析了常规调养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年龄23~42岁,平均(28.71±2.23)岁。对照组年龄22~42岁,平均(28.35±2.2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单一常规调养治疗,常规给予丰富营养、高蛋白饮食,多进食新鲜蔬果蔬菜,保持良好心态和规律作息。
观察组则给予常规调养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其中,二甲双胍在月经第三天开始服用,500 mg/次,每天3次,连续服用3个月。
比较两组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血糖、胰岛素和性激素相关指标。
显效:血糖、胰岛素和性激素相关指标达到正常水平,症状显著改善;有效:血糖、胰岛素和性激素相关指标降低,但未达到正常范围,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血糖、胰岛素和性激素相关指标等情况均无改善。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
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效和有效各有28例和15例),高于对照组的68.89%(显效和有效各有11例和20例),P<0.05。
干预前两组血糖、胰岛素和性激素相关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胰岛素和性激素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育龄女性常见内分泌证候,以胰岛素抵抗型为常见。近年来,胰岛素增敏剂在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广泛应用[3-6],以二甲双胍为代表,可通过多途径对脂质代谢紊乱进行调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还可对肝糖原异生进行抑制,促进周围组织摄取葡萄糖能力的提高,增加周围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从而纠正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另,二甲双胍还可改善患者无排卵症状,促进规律月经恢复,促进患者自然妊娠。李雪侠、陈刚、王锋等[7]人的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62例疗效确切,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BMI、FINS、HOMA-IR、TC、TG、2 h PG、HOMA-β、LH、LH/FSH、睾酮、多毛评分均显著低于未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HDL、FSH显著高于未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月经周期正常率、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未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可见,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PCOS效果较好,尤其适合肥胖且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陈帆,赵靖雅[8]的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确切,治疗后,与未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明显,并且妊娠率和排卵率均较高。
表1 干预前后血糖、胰岛素和性激素相关指标相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血糖、胰岛素和性激素相关指标相比较(±s)
注:干预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单一常规调养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调养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胰岛素和性激素相关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胰岛素和性激素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我们的研究和上述相关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常规调养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糖、胰岛素和性激素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