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教育是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学科。它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联系密切,具有广泛学科交叉的特点,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传统“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倍感药理学内容庞杂繁多、枯燥抽象,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讲授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并且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经常面对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指导与帮助,是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思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型案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案例教学,除具有一般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易于激发学习兴趣的优点外,同时又具有探索性更强、开放程度更高、对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素养的要求更高的特点[2-4]。为了适应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在药学专业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案例教学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研究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由老师引导,学生作为主体参与,通过对研究型案例的分析展开的互动式教学方法[5-8]。其核心是研究型案例的分析。通过在课堂上引入研究型案例,对其科学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将复杂的理论以生动、具体的案例来描述。案例素材可以是最新的文献资料、新闻报道的热门事件、科研热点、乃至自己的科研项目等资料[9-10],结合教学中相关的药理学知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型案例进行分析,即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研究型案例教学中引入药理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模拟真实的科研氛围,让学生独立去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理解能力,同时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开阔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7,11]。通过研究型案例教学还可以把孤立、分散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深层次的理解。
案例一:在讲述毒扁豆碱的作用的时候,举例一只动眼神经损伤的家兔,左眼滴加毛果芸香碱,右眼滴加毒扁豆碱,家兔的双眼如何变化?根据案例涉及知识点讲解内容:(1)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2)毒扁豆碱对眼睛的作用;(3)毛果芸香碱的缩瞳作用机制;(4)毒扁豆碱的缩瞳机制;(5)动眼神经损伤的表现及机制;通过分析掌握二者作用机制的不同。
案例二: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过程中使用阿托品,若阿托品使用过量,此时应给予何种药物解救阿托品中毒?根据案例涉及知识点讲解内容:(1)有机磷农药的中毒表现及中毒原因;(2)阿托品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解救药物;(3)阻断药中毒的解救原则;(4)激动药的分类:胆碱受体激动药与胆碱酯酶抑制药;通过分析掌握药物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合用药物中毒解救的治疗原则。
案例三:当胆碱能神经损伤后,新斯的明能否使骨骼肌收缩?根据案例涉及知识点讲解内容:(1)骨骼肌收缩的机制;(2)新斯的明的作用;(3)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通过分析掌握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
研究型案例教学将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传授与探索以及研究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12]。研究型案例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促进了学生研究型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思想更加活跃,对于相关科研内容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和创新能力。
研究型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是一种基于知识体验和发现学习的创新教育和学习理念的应用[4,9]。它实现了从传统知识灌输到现代知识体验的转换,实现了从知识建构到能力建构的目的。在研究型案例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引导启发、组织安排等作用,其角色定位是引导者、推进者和参与者[5,12]。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提高讨论效果,并在讨论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讨论结束后对学生的分析、推理做出评价,对知识点进行归纳、综合和引申,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学生是研究型案例教学的主体,这种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通过研究型案例教学的实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乐趣,课堂生动活跃,不知不觉中知识得到重新建构。
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医药科研院所、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监督检验部门等,从事药物研发、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培养学生对知识加工和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创新的能力。研究型案例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13]。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切入点,以研究型案例为载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