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涵
“以学论教”主要是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来确定教学方法与策略,这里的学情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情绪状态等,是我国教育改革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阅读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以学论教”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可以满足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需求。
现阶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字典、网络等对自己不认识的字词进行查找,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量,避免文中的生字、生词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阅读前,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而有效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围绕“好好活”,向学生提出“母亲是如何教儿子好好活?”“儿子又是如何好好活?”引导学生深读文本,体会作者与母亲的深沉的爱,最后引入思考“我们又该如何好好活?”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引发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的普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就说明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资料进行收集,并将其制成相应的视频与音频,在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情况下,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朱自清的《春》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景色图片与视频,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教学场景,这样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就会走进作者的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演绎阅读教学内容,并进行分角色的朗读。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就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将学生分别划分为皇帝、大臣等角色,并且学生在演绎结束后,可以进行小组评比活动,挑选出最佳组别,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外阅读,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收获到更多的阅读知识。教师在采取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阅读书目。例如,教师在讲解《女娲造人》这一课时,教师在讲解完课文内容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神话故事,从而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神话传说。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也要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阅读书目,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名著,由于这些内容是中高考的考点,学生在阅读这些书籍之后,也可以为自己今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可以在课下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开展积分换礼活动,当学生在阅读书籍达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向教师索取相对应的奖励,从而将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以学论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化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具体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课外阅读进行教学等策略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水平,进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