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彬
以“课眼”为中心的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不懈追求。“课眼”(或称主线贯穿法)因“一点突破,遍及其余”,往往能取得一线串珠的效果,所以它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备受一线教师青睐。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眼”往往就能领会文本主旨,抵达人物灵魂,参悟文本情韵。
“课眼”的外在形式往往就是表达事物或情感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课眼”从哪里来?一般的教者都会在文本中发掘,比如欧亨利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杰作”,鲁迅先生小说《药》中的“药”,杨绛散文《老王》中的“愧怍”,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多可喜,亦多可悲”等等。但是,“课眼”都在文本之中吗?答案是否定的。文学作品是充满意义未定点和空白的图式结构,细读文本就是要通过感知、想象等心理功能对文本意义的未定点以及空白处进行填充与补白。
孔令元老师在《〈烛之武退秦师〉研究现状与教学建议》一文中说过,对于《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许多教者分别以“武”“退”“利”等字作为“课眼”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只能讲清楚基本情节却无法深入分析文章内涵,有以偏概全流于浅显之嫌。
“课眼”完全可以来自文本以外,因为智慧的作者已经留下了空白等待读者去填补。正是因为读者积极有效的参与,许多经典作品的潜在价值才能完全展现出来,甚至常读常新。笔者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也在思考教学设计的“课眼”问题。那么,如何提炼“课眼”,剖析文本呢?请看下面一段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烛之武退秦师》,在《春秋》里只有六个字的记载“晋人、秦人围郑”,且没有结局。现在的题目是《古文观止》的作者所加,大家觉得题目加得怎么样?
生:还好吧。
生:似乎不太明确,还让人的理解出现错觉。
师:什么错觉?
生:有些误导读者,以为是烛之武击退了秦师。
师:题目的确不太完美,不利于揭示主题。也许我们根据文本内容,在“烛之武( )退秦师”的中间括号内填上一个字或许好一些。那么,应该填一个什么字为好呢?
生:应该是“勇”字,烛之武在国家危亡之际勇于为国排忧解难。
生:我觉得“智”字最好,“勇”不是烛之武形象的主要特点。烛之武是一个文士,是大智之人,没有外交家的智慧就不可能“退秦师”。
生:我觉得“智”字不仅仅是写烛之武的,还写出了其他人物的“智”。当然,写其他人的“智”都是为了对烛之武起到衬托作用。
肛周脓肿是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1],其治疗原则是及时切开引流,控制感染与避免复发[2]。了解该病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能减少经验性治疗中方向性的错误。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师:你的发现很有新意,这是一群有智慧的人。在《烛之武退秦师》中,许多人身上都有“智”的色彩。常见的“智”有“机智”“睿智”“明智”“理智”“智勇”“急智”等说法,下面我们来分析每个人物身上“智”的光芒。大家可以按照人物出场的顺序来讨论。
小组讨论。
生:我们小组觉得佚之狐够机智的。佚之狐是这篇课文中的小人物,许多人对他都有所忽略,认为他的作用无关紧要,其实他的作用不可忽视。
师:请你详细陈述佚之狐“机智”在哪里?
生:“国危矣”,客观分析形势;“若使烛之武见秦君”,指明解困的方法;“师必退”,显示出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高度推崇。烛之武虽然只说了14个字,但是他的出现却给郑国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形势下点燃了一盏希望之灯。
师:《法言·修身》说:“智,烛也。”“烛”有“洞悉”之意。佚之狐能洞察形势,慧眼识人,既解郑国之困,又在郑伯面前展示了自己的价值,的确是机智之人。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
生:佚之狐虽然不擅长外交,但有“内交”才能,有伯乐的眼光。
生:我觉得“师必退”还能反映佚之狐的远见卓识。
师:你有更新的发现,很好!愿闻其详。
生:“师必退”的“师”是军队的意思,我觉得这个“师”应包含秦晋两个国家的军队。如果仅仅是秦国的军队,那么此处应该说“秦师必退”。因为秦国退兵了,晋国也必然退兵,所以说佚之狐已经预言了烛之武见秦伯出现的最终结果,说明他有预见性。
师:是的,历史的确如此。请看下面资料:(出示PPT)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而附于楚,郑大夫佚之狐言于郑君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围必解。”(刘向《新序·善谋第九》)这里的什么文字照应了刚才的理解?
生:“围必解”三个字,当然是秦晋解除对郑国的包围。由此可以看出“师”就是秦晋之师。
师:郑伯与“智”有关吗?
生:有关的。我觉得他是一个明智之人。一则,面对佚之狐的建议,他是“从之”,言听计从中能看出他的明智;二则,他面对烛之武的一番怨辞,先是恳切承认错误“是寡人之过也”,然后及时提醒“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可谓坦率与清醒,展示了一个虽则有时昏庸却又能及时认错,兼有明智一面的人物形象。
师:对郑伯,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晋文公这次讨伐郑国的理由之一是“以其无礼于晋”,就是他当年惹下的祸端。据《史记·郑世家》记载,郑文公三十六年(前637年),重耳过郑。郑文公既没有礼遇重耳,也没有听从大臣叔瞻杀重耳以绝后患的建议,这对于“四战之地,无险可据”的郑国而言实在是失策。但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他的确有可圈可点之处。
……
生:用“智勇”来评价烛之武最为恰当。“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而贰于楚也”是这场战争的起因,所以秦晋伐郑是名正言顺的。尽管春秋无义战,但是所有的战争都要树起“尊王攘夷”的大旗,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所以烛之武在劝说秦伯时就回避了战争起因这个问题,他从对方利益出发,分析“亡郑”“存郑”对秦国利益的不同影响,走曲线救国之路,这是他的聪明之处。
生:从文章结尾晋国君臣的对话“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来看,侧面反映了烛之武处理问题举重若轻,解决了秦郑矛盾就是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次要矛盾往往也迎刃而解。
……
生:秦穆公接受烛之武的建议,最终同意退兵,这固然与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及严密的逻辑推理有关,但是不能不说这也是理智的秦穆公在不断地说服自己,终于由“秦军氾南”到“与郑人盟……乃还”。
师:是的。秦穆公是不愿意有一个超级大国做邻居的,所以他被说服了。秦国退兵只是为了自己,是各种利害关系权衡所做出的决定。
生:“秦伯说”,这里的“说”未必是“喜悦”,而应该是“心悦诚服”,是国家利益至上的理智战胜了秦晋同盟的情感。我觉得他够理智的。
……
以“智”作为《烛之武退秦师》的“课眼”,能让所有的人物都鲜活起来,所有的文字都熠熠生辉,“课眼”的作用可见一斑。《烛之武退秦师》全文皆是有“智”之人,却并没有损害烛之武的高大形象,恰恰相反,众星捧月式的赏读更能突出烛之武卓尔不群的智勇、力转乾坤的大智慧。找准“课眼”,关键在于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必须在文本解读中触摸文脉、回归现场、明确“教什么”的基础上进行。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只有把握好教学目标、文本内涵和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而设计出以“课眼”为中心的问题链,才能有序、恰当地组织教学,进而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探究、质疑,较为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