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虹琳
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历来受到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新课标给阅读教学做了新的定位:“不能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体验,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具体阅读教学中,怎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展开与文本的“对话”?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融入文本、体验角色,才能超越文本,发掘文本的深层意义。本文以《采薇》教学为例试析这个问题。
“入”即进入文本,与之贴近、交融。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和咀嚼文本,从中捕捉到一个最佳切入点,有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
阅读教学的“入”,肯定要用“读”来“入”,从语言“入”。读作品是融入文本的开始。
《诗经》中的《采薇》一诗,反映的是古代士兵连年征战,迁戍未定,不遑启居,更不知归家何日的巨痛与深愁。
初读诗歌,学生可感受到全诗悲哀的感情基调,再读可感受戍卒思家难归的深切痛苦。那么这种痛苦是怎样体现的?要怎样读出才能融入情感中去呢?这首诗巧用叠词的方法,所以,在教授这首诗时,要重点指导叠章重唱的诵读。反复诵读后,可发现:这个戍卒思家而不能归的原因是什么。“玁狁之故”“王事靡盬”,抵御外侮,征役没个休止啊。而从“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又可读出军旅生活的劳苦。细读“戎车既驾”“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岂不日戒,玁狁孔棘”,可见,这里讲述的内容已转入到追述从军作战的紧张生活。而第六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讲述的内容又有改变,讲述的是戍卒归途的悲伤痛苦之情。
这是文章的整个内容,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可快速抓到的,在整体上把握了这个戍卒的基本情感。
品词析句是文本细读能够实现的手段和方法。
我们说《采薇》的前三节抒发的是戍卒思家难归之痛,那么这个思归的情感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程度上有什么改变没有?从哪里可看出?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时间的飞逝,戍卒思归的心情从怨恨到“忧心烈烈”到“忧心孔疚”,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公思归的程度是一步步加深的。同时,文章前三节还用了“起兴”的手法,用薇菜从破土而出,到枝叶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变化过程,来比喻春去秋来,时光流逝。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戍卒的心情从“忧心烈烈”到“忧心孔疚”的撕心裂肺、痛苦绝望。思归程度一步步增强。
从“靡室靡家,玁狁之故。”“王事靡盬,不遑启居。”等句,学生也读出了两种情感:一是思归的痛苦,二是极度厌战,渴望和平。而光读到这两层情感是不够的。
“维常之华”“君子之车”“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象弭鱼服”“一月三捷”,那高大的戎车、雄壮的战马、严整的军容、精良的武器正是威武的统帅和英勇的士卒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和玁狁决一死战的真实写照,无不流露出身为军人的自豪感及将士们饱满的战斗热情和每战必胜的信念。
《采薇》的“入”文方法当然还有很多种,但不管怎样的“入”,不仅要“入文”,而且还要“入情”。这样的融入文本才不会显得空洞、浮泛。
融入文本,仅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而不是全部,所以我们还要追求“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转换思维方式,超出文本。
《采薇》虽然产生的年代比较早,但其中已体现出人类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人一旦意识到生命,也就意识到生存的意义,意识到生命也便体味到生与死、哀与喜、痛苦与欢乐等等人生的滋味。”
《采薇》一开始,给我们展现了戍卒在持久的艰苦戍边生活中,对于归家的渴望,对于个体生命的担忧。“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他们渴望那安全、舒适的故乡,可是“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抒发了戍卒的悲哀、无助。他们已经预感到了他们生命的无望。这种对生命的无助和绝望的强烈感受,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担忧。
“当死则死,则死比泰山尤重。不当死则死,则无益于事,比鸿毛尤轻。生死之际。不可不接之于道。”这里所说的“道”即指道德准则。在战争中,将士为国捐躯,被视为“重于泰山”,是死得其所,给予极高的道德评价。在永恒的时光面前,个体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当他汇入人类生命的河流中后,便会显示出无比的力量与永恒的价值。
所以,《采薇》不仅仅是描述一个戍卒从思乡恋家的悲苦到保家卫国的悲壮再到返家途中的悲伤,更体现了我们的先民对于生命的归宿、价值以及苦难的关怀和感悟。
超出文本,站在文本之上重新解读文本、体验文本,大大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
阅读教学需要超出文本,但应注意适度超越,注意适时回归。只有回归文本的超越才会让文本催生出真实而丰盈的教育意义。
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后,再把课文读一读,再次感受文本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唤醒学生的情思、滋润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总之,“融入文本,超出文本,回归文本”的统一,是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