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任务群教学背景下教师阅读的拓展策略

2018-02-09 15:00张海容
中学语文 2018年36期
关键词:余光中解析作家

张海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教师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的短板遭遇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培育的尴尬,高中语文教师将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中,学习任务群所涉及的语言学习素材与运用范例、语文实践的话题与情境、语体与文体等,覆盖历来语文课程所包含的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基本语篇类型。在多个相关文本的共同关照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的深层意蕴,帮助学生多维度审视文本,突破教材限制,以教材文本为依托,辐射勾连课外文本。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大小不等的学习任务群,都意味着语文教师身份的转变:由单一文本的教学者变为课程资源的搜集者、整合者;从设计课堂的具体教学变为设计课内课外的宏观课程。教师阅读、学习、科研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拓展性阅读的三个经度理解

拓展性阅读是建立在以教材中的文本为基础,对作者的整篇文章,整本著作以及作者的其他著作、与作者或作品有关联的其他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阅读行为。我们可以从三个经度或是三个层面来理解拓展性阅读。

第一,基于单个篇章的拓展阅读。

对于节选的课文来说,最起码应该阅读整篇文章。因为教材篇幅以及教学课时的限制,有些长文需要节选作为课文。但我们在备课时,应该把原来完整的文章拿来作些阅读与分析,这样才能对节选后的课文作准确的文本解析,否则容易断章取义。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被选入语文版和苏教版教材,我发现苏教版的《听听那冷雨》有删节。余光中散文语言诗意的特点是很明显的,跌宕的语势,连绵的语境,跳跃的语词,构成了余光中散文语言独特的诗意美。但诗意只是悄悄地隐藏在文字的后面,没有喧宾夺主。苏教版节选的文章保留甚至放大了这一语言特点。原文的倒数第二段中写余光中突发异想,要发明个双人雨衣,双双雨中散步,来一个兴奋而有激情的“美丽的合作”。或许这一段影响了教材编者突出余先生乡情的专注,于是大刀一挥,砍了,砍的是余光中谐趣的语言风格。就《听听那冷雨》来说,余光中散文还有着人生苦涩的味道。这一点需要阅读他的文集,才能知晓。

以上分析的这些语言上的特点,仅读余光中的这篇文章,是很难领略到。当然,我们在教这篇课文时,不需要把他的语言特点全部展开,但如果没有建立完整的认知体系,单从这篇课文,谁也不敢保证解析时不会出错。况且,语文教材中节选的课文也不少,所以即使是单篇文章教学,也需要教师进行拓展阅读。

第二,基于作家文集的拓展性阅读。

对于一篇完整的文本进行解析,要建立在阅读作者至少一两册文集的基础上,这样方能跳出文本,而不受单一文本的限制,读作者的文集,才会对这位作者有整体性的认识。这样,我们解析单一的文本时才会游刃有余。

语文版选入毕淑敏的《不会变形的金钢》。因为毕淑敏心理咨询师专业的特点,所以选文对于矛盾的把握,对于读者心理的掌控,超出了一般的作家,无形之中能给人内心以巨大冲击,在困惑与反思中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道路上的多方向进行深入地思考。如果读一读她的小说,比如《女心理师》《心灵7游戏》等,那对课文文本的把握,就能站在一个更妥当的高度来解析了。

再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备课前我读了余华的《活着》和《兄弟》等作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内心是复杂的,而不仅仅是渴求温暖。有别人的理解、认同,甚至想别人有和他一样的复杂的感触,一种生命的纯熟,无奈痛苦锤炼出来的成熟。如果这一点体会不出来,那我们就搞不清楚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

教材中的作家注释,实际上是编者给我们开出的一个阅读书单。

第三,基于相关作家作品的拓展性阅读。

相关拓展阅读在拓展阅读中是个关键的环节,是个由点到面的质变拓展过程。由单一作家的一篇作品拓展到单一作家的多部作品,再拓展到与这位作家作品相关的特定群体的文本。在这样的拓展阅读过程中,我们就会逐渐建立一个属于自我的、富有个性化的阅读体系。我们能不能从教材的圈圈中走出来,能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审读教材,进行全面深入且富有个性的文本解析,能不能设计出深入浅出与众不同的教学课堂,都需要这关键的一步。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作家作品较以前的教材视野宽了许多,各类文体多有涉猎。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面貌全新的教材选文,满足于自己过去所学的知识,是难以解决当下的文本研习的。

超出文学范畴的相关知识,我们也要有所涉及。我们平日里很少接触的科技论文、理论思辨性论文等等,需要我们这些仅有文科知识体系的语文教师适当阅读一些理工类的论文著作,具备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素养。建筑学如梁思成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经济学如曼昆的《人们如何做出决策》,韩济生的《痛与不痛的秘密》等等。

二、拓展性阅读的三个纬度理解

拓展性阅读既需要我们有个宽广的阅读面,建立相对广博的文学知识体系;还需要我们有纵深的意识,有深入研究的意识。

第一,基于作家的个性化微观阅读。

有了一定宽度的阅读经历,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但有些作品,因为一定程度上的限制避讳或者其他不便直接表达的因素,我们很难准确了解作者的真正思想认识或者情感态度。

很多研究者都明白,认真细读相关作家的年谱日记,包括以编年体例整理的诗文等著作,可以充分地了解一位作家的人生历程,从中能找到许多与感情发展变化有关的痕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常见的文本解析是“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如果问缘何而愁,就说忧国忧民;如果说缘何而喜,就说暂时忘掉了现实的沉重。但是你如果去读了《朱自清年谱》和他这一段时期前后写的其他作品文字,你就会有更加深刻详实的理解。

比如读他这时期的新诗《独自》《咫尺》、杂感《离婚问题与将来的人生》、散文《女人》《给亡妇》等,我们我们再读《荷塘月色》的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也就能找出不一样的所指。

第二,基于语文学科的专业理论阅读。

这一点,有时会被一些教师忽视作为一线教学者,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就是切实的目标,不可回避。但忽略了理论学习,缺少了方法归纳,整日沉迷于题海之中的人,我们不敢说是教育的悲剧,最起码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自我的悲剧。适当地引入一些理论学习,能更好地推动教学实践的发展,也会在实践中体味与归纳出相当水平的理论成果。

第三,基于专业的驳杂性特色阅读。

某种角度来说,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个驳杂的容纳瓶。一个只懂语文其他一概不知的教师,我们很难想象他的课堂会是什么样的呈献。在学生眼中,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家。这不是说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要呈献出博采众学的大杂烩特征,那就背离了语文的学科特点了。对于我们来说,有了一定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的阅读与研究,能进一步拓宽我们的眼界,放大我们的胸襟,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同时也能为文本阅读提供更有利的帮助。

除此之外,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也是应该多读杂读,与语文关系较远甚至似无关系的作品也可以读一读;文学类、历史类、现当代作品、古籍经典都要读一读;大陆的要读,港台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华语作品也要读;中国的要读,外国的作家作品也要读;学术专著要读,闲书杂书也要读。

拓展性阅读,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眼界、学识、身心都会得到良好的收益。新高考、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实现转变和强化的能力,静悄悄的教育变革当从教师的拓展阅读开始。

猜你喜欢
余光中解析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