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娟
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游戏能比较客观地展现出幼儿的特点,对游戏中的幼儿进行全面观察,同时客观性地评价幼儿发展,可以提升教师的幼儿教育水平与教学能力,将原本单一的操作式教学向“以幼儿发展需求为重点、以幼儿发展为核心、兼顾个体差异”的综合教学体系转变。因此,一线幼师迫切需要掌握好在游戏中客观评价每一个幼儿的实质与发展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以更好针对幼儿个体的特点,帮助其发挥个性化优势,让其发展更加充分、全面。
(1)游戏的质量取决于幼儿发展。确定幼儿游戏质量的基本途径主要在于看幼儿能从该游戏中获得多少发展助力,也就是说,幼儿游戏是否具有价值,在于游戏是否能够全面促进幼儿发展。利用系统、科学的衡量评价,能够将游戏中的幼儿互动交往、合作交流以及环境准备等方面的情况确定,最终确定参与游戏幼儿的能力、情感、情绪、能力展示及经验表现等的综合发展情况。
(2)发展评估网络的联通性。在幼儿阶段,所处环境对其发展影响非常大,在各方交互影响(包括教师、同伴、家长等)前提下,以幼儿为中心的互相影响、相互关联且全面联通的一种影响体系会逐步形成。所以,在对游戏中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价时,应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策略获取幼儿发展的信息,采用多种方法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做出综合评价;此外,应针对游戏材料,围绕游戏环境,对游戏中的教师指导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也就是说,对游戏中的幼儿发展,要实施多元评价,从多个维度综合评价游戏组织方法、游戏所用的材料、游戏的环境设置等方面的质量。同时,以教师为评价主体,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及其所处的情境不同,邀请家长、幼儿等共同参与评价活动。
(3)高度重视过程性评价。在传统的评价方法中,关注的侧重点是结论,对于游戏是否有助于推动幼儿发展并不重视。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游戏展开与教育过程做出客观的总结,以发挥其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因此,评价游戏中幼儿的发展时,应将幼儿交往方式、交往对象及幼儿游戏情境等各种因素列入评价范围,对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表现、个人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等的全过程,都记录下来,使幼儿游戏评价完成向促进幼儿发展的原始基点回归,以便于评价的价值更高、更全面。
客观来看,幼儿评价始终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幼儿评价实质上极具系统性,应基于科学理念及系统规划展开评价体系的组织与制订,所制订出来的评价工具应涵盖下列各项主体内容,即评价切入点、工具名称、评价维度、评价使用者。从游戏中的幼儿发展评价本质来看,家长、幼儿、教师等是应考虑的主体因素;游戏中的幼儿发展评价视角通常包括幼儿成长档案、游戏中幼儿的作品、幼儿典型发展特征、幼儿行为表现等。尊重幼儿游戏本身的特点、性质,将更多的游戏自主性赋予幼儿,如幼儿可以自由的找伙伴,自愿选择游戏方式,自主参与创设游戏环境,自主与伙伴合作或分享,自己解决情境中出现的交往问题等,这是评价的客观基础。在游戏中的个体发展评价中,应主要集中在四方面,即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性与个性发展能力、思维与创造能力、应用与操作游戏材料的能力、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等。与此同时,有必要展开量化评价工具的开发设计,细化以上几方面评价内容,并将其向可以量化的各种具体指标转化。例如,可以用“倾听、会话、表演、表征”等指标进一步细化“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用“材料运用、材料操作”等指标进一步细化“材料运用与操作能力”;用“问题意识、规律、关系、功能、探究”等指标进一步细化“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用“自我控制、人际关系、学习方式、互动、冲突”等指标进一细化“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而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表现模式多变、灵活,并不固定,若只采用量化评价策略,会导致信息遗失、错漏,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如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情感性表达评价来说,理想的办法应是:和叙事性评价相结合基础上,同时辅之以叙事性评价实现,只有如此分析、评价,教师才能对游戏中的幼儿发展做出全面可靠的评价。
(1)科学审定环境合理性
数量众多的环境因素均会对幼儿发展构成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游戏环境,其内容也非常丰富,包含游戏的环境氛围、游戏空间的规划、游戏材料与标志等不同因素。评价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否获得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游戏主题等游戏环境的满足,游戏材料是否适宜幼儿游戏发展,是否能为游戏中的幼儿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将更能为教师提供改进与完善游戏环境的信息,同时也有利于改变凭经验创设游戏环境的现状。这就要求我们对环境做出说服力更强、有科学依据的量化评价。首先,游戏外部环境与幼儿发展二者之间的适应性评价应做到位,宜从幼儿发展可能会受到的游戏外部环境影响入手,将“游戏环境评价表”建立起来,且将游戏区的卫生与安全状况、游戏区内外部结构、游戏方式与内容的适宜性与适龄性、游戏主题数量、游戏场地面积等当成评价的维度;其次,游戏内部环境与幼儿发展二者之间的适应性评价应做到位,环境与幼儿发展实质上属于一种双向影响关系,所以,对于双方的影响来说,应进行双向考量,即不但要评价游戏环境中的幼儿发展,也要对推动幼儿发展中的游戏环境功能加以考量;不但要关注环境与幼儿之间的适应性,更要重点评价环境的适宜性,综合考量他们的相互影响作用。也就是说,要从时间上动态评价游戏环境是否满足幼儿的角色扮演、社会交往、创造力发展以及解决问题等需要。重点评价幼儿对于材料操作的兴趣,幼儿专注游戏的时间,材料对问题解决带来的影响,适应环境的个别化程度,材料对幼儿社交的支持度,材料操作难易程度等。
(2)对支持的有效性进行观察审议
教师指导通常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发展,想要有效完成游戏指导工作,就必须具备充足的教育教学经验,而指导体系的建立则有赖于科学理论储备与水平。在教学实践中,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不断变化的游戏情景的游戏现场,一线教师常常无法有效介入幼儿游戏,实践中的支持、干预、指导策略通常也比较缺乏。此类问题想要顺利解决,就要在幼儿游戏全程内将评价贯穿始终,持续关注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提供的指导,以便促进教师反思个人对幼儿的指导实践,对指导、干预幼儿发展的有效性进行回顾反思。
游戏正式开始前,教师有必要预设幼儿的游戏经验、兴趣、发展目标等,以此提高个人指导的目的性,以便于教师预设更加契合幼儿的现实发展需要,通过对比预设计划与实际游戏状况,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反思预设计划的合理性,提高教师预设与幼儿发展需求的切合度。教师预设准确度的检测维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游戏目标预设,二是环境准备,三是游戏分享与幼儿经验的相关度预设,同时结合日常观察,灵活调整预设计划。
[1] 舒曾,马利文.教育戏剧促进学前流动儿童发展的习式与效果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7(2):53-63.
[2] 许丽珍.从游戏视角看幼儿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3):126-128.
[3] 杨晓晓.幼儿园儿童体育游戏活动浅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30(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