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下区级开放大学发展战略

2018-02-09 14:39王少华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区级终身教育学习型

王少华

(南京秦淮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1)

区级开放大学作为“四级”开放大学的最基层,与国家、省、市开放大学相比,最接“地气”,最便于发挥自身作用,在区域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从宏观的视角分析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开放大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区级开放大学面临的新挑战,进而提出区级开放大学的发展战略。

一、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开放大学三者构成统一体

(一)学习型社会需要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学习型社会,是指用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制度,来促进和保障全体公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本质特征是持续不断地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风气。其关键词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会生存》就曾提出“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这就是说学习型社会的达成,必须有相应的终身教育体系作保障,方能实现。鉴于学术界目前对“终身教育”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界定,加之这也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们就拟选用较为权威的高志敏等专家的说法为准,即:“终身教育体系以全民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克服现行教育弊端为己任,通过对现行教育制度变革和对当下学习文化重塑,推进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个体与社会的适应、协调、发展。它要求各级各类教育开放、灵动及相互之间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动员社会各类机构的融合其中,面向全体民众,提供有质量保障的、公平公正的,并且能承担得起的终身学习机会[1]”。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十分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撑。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引入终身教育思想,并努力加以实践。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时至今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国家级机构已先后出台50多部重要国策和文件,均涉及终身教育及体系建设。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等。一些地方政府主动作为,如福建省、上海市、宁波市等,相继出台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建立了与终身教育体系相应的社会管理系统,统一行使规划和管理协调的职能。国家层面,以九部委为主成立了委员会,省、市(地)、县、乡(镇)四级政府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从上而下形成了管理体系。各级政府在制定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均能主动把终身教育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由此可以看出,从中央一直到地方,都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及其体系建设给予政策上的关注和支持。

(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必须紧贴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要求

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对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也同样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中国人口总量居高不下,也就意味着全民需求教育的总量增加,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又意味教育需求呈现多样性、层次性,新型农民、新型市民、流动人群、老年人群等群体的教育带来了新课题。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时代,向各行各业提出智能化升级的周期越来越短,“一带一路”战略则迅速将经济活动纳入全球化的新进程,对国家层面的教育和个体的学习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低下,仅达到欧美世纪之交的水准,科学素养在性别、城乡、群体、年龄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当然,我国科技水平实力的整体提升和部分前沿科技领域的进步明显,也为各级各类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更新。但要做到向民众广泛传播与普及新的科技成就,我国还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支撑,这些都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社会要稳定、要和谐,需要有相应的文化土壤滋养,政府逐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回归,也将助力于重拾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要围绕立德树人,全方位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贯串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个领域,并培育出符合中国本土社会文化特征的终身教育文化。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如一地创建清正、廉洁、文明、和谐的政治环境,大力倡导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政府,大力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

(三)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开放大学的加入

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又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终身教育体系才能达成。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往主要依靠社区教育(含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及活动)作支撑,但随着终身教育体系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大,对其要求不断的提高,仅仅依靠社区教育的力量显得“独木难支”“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及完善和加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出发,结合电大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实施转型发展的需要,适时、果断地作出在电大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大学,扩大办学范围,发挥其办学所长,赋予部分社区教育方面的工作职能,将其纳入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电大原有的教育资源,盘活了现有的电大。另一方面,又解决了终身教育体系中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办学平台支撑的缺陷,同时又为开放大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背景下区级开放大学面临新挑战

(一)区级开放大学在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中担负着重要职责

2016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要求开放大学要向“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全民学习。顺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求,最大程度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教育服务,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公民学习需求”的方向发展。区级开放大学作为区域性地方性开放大学,承担的任务更多、更具体、更“接地气”,开放大学作为一种新型大学应运而生,它强调思想更加开放,模式更加开放,方法更加开放,对象更加开放,开展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还能有效利用先进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向所有有能力、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及其它有教育培训需求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教育服务。开放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满足社会成员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对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日益受到了世人的重视和关注,得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区级开放大学的优势和特点决定了她将成为终身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有效载体,成为整个区域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2]

(二)区级开放大学担负着自身转型升级的重任

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正式挂牌,建立之初,就提出了要实现教育开放,模式开放,对象开放,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向一切有接受高等教育意愿的人,提供学习便利和教育服务,满足公民学习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还明确了开放大学是实现战略转型,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区级开放大学是近年来在区级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从开放大学建设的要求可见,她源于电大高于电大。除了办好已有的学历教育以外,还要开辟非学历教育领域,而非学历教育领域没有固定的办学模式,需要依靠自身的优势和政府的统筹协调而开展工作,就区级开放大学自身来说,在这方面没有现成的办学经验,教师也有一个适应提高的过程。这就需要电大办学的转型升级,通过短时间的努力,实现从单一的办学模式向多维度的办学模式转变,学校的内部管理也要随着办学模式的变化与之配套,教师也要通过培训自学等路径迅速适应新的办学要求。[3]

(三)区级开放大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区级开放大学是以区级电大为基础,以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己任,整合区域相关教育资源,为区域各类人群提供全纳、方便的终身学习机会与教育服务。实现办学网络覆盖全区域,做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并重、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融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无缝对接,成为区域全民终身学习培训的重要平台,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载体。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涉及终身教育及其体系建设问题的重要国策,都与开放大学有关,并且对开放大学在其中的地位、作用及承担的任务都有明确的要求,这就给开放大学发展学校事业带来了机遇,作为区级开放大学应主动作为,多为区域内政府当好助手和参谋,认真谋划终身教育发展之路供政府决策参考,积极承担起更多区域终身教育的具体任务,并能在一些具体的终身教育项目上做出成绩,甚至于形成特色、做成品牌,让政府和社会刮目相看,从而提升区级开放大学在区域终身教育发展问题上的“话语权”。在为区域教育事业作贡献的同时,发展学校事业,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一举两得。[4]

三、终身教育体系下区级开放大学发展战略

(一)从战略的高度发展区级开放大学

终身教育体系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也会不断拓宽内涵与外延,区级开放大学既是为了实现电大转型发展和新形势下赋予的新任务而建立的,更是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而“量身定做”的,将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积极推进区域各类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营造“处处能学,人人皆学,时时可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社会的和谐、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区级开放大学的发展,必须体现政府的主导意识,体现区级开放大学在区域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和勾划,从而增强区域内全体成员的认同感。加强对区级开放大学发展方向的研究,为政府准确决策提供依据,保证不断发展的新的办学目标的实现。[5]

(二)加大对区级开放大学的投入

政府要把区级开放大学经费纳入区级财政教育经费预算之中,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主动参与、学习者合理承担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拓宽社会筹资渠道。采取多种措施,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行各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放大学办学。虽然区级开放大学所承担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义务性,使它不可能通过真正意义上的纯市场机制来建设区级开放大学,可以在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方面挖掘潜力,为社会机构提供有偿教育服务,弥补区级开放大学的经费不足。区级开放大学承担的任务,决定了对其办学条件有较高的建设要求。要按照新时期对开放大学的办学要求,完善办学设施,及时更新教学设备,增加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功能教室。努力把区级开放大学建设成环境优美、设施良好的学校,以保证各类培训的正常进行。

(三)加快建设适应区域终身教育体系下的新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校之本、兴教之源。区级开放大学是由电大转型而发展起来的,教师均来自于电大。从某种程度上讲,开放大学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教师队伍的迅速转型。按照勾划的区级开放大学的前进方向,超前、系统思考教师队伍发展路径,坚持以人为本,以共同愿景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探索建立与开放大学办学和教师成长规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提升远程教学能力和教育技术应用水平;通过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以典型引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开放的师资库,形成由本校教师、社会兼职教师和名师名家等组成的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熟悉开放教育规律,为市民学习提供支持服务的教学、管理和技术队伍,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素质全面、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6]

(四)充分发挥利用数字化资源平台

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为开放大学搭建区域全民学习的良好平台。开放大学能从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学习模式中,满足受教育者学习的需求。按照国家、行业的技术标准,区级一般使用市级开放大学的学习平台,区级开放大学要与市级学习中心实现高速、安全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区级开放大学比较“接地气”,更加了解基层的需求,因此,除了用好数字化学习平台以外,在学习平台建设方面,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出谋划策,协助完善学习中心布局,提供区域特色资源,根据不同学习对象及办学特点,建立适合地域特点的完善的学习资源库,建设移动学习平台,有针对性地与区域、行业、企业、学校开展合作,使市民能够通过数字电视网络、电信宽带网络和无线网络等途径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可学,不断提升学习支持服务的能力,形成遍布城乡的学习中心网络,满足不同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五)汇聚利用各类社会资源

区级开放大学要办出质量,办出效益,办出信誉,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必须充分发挥和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在政府的支持、协调下,坚持“全员、全程、全面”的原则,采用“上挂、横联、下靠”的办学模式,与有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合作,与有关部门单位、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形成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共建共享、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办学模式。如邀请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社区代表参与学校管理,拓宽学校发展的决策视野。要吸纳各领域的专业人士、有技能的社区志愿者等,适当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要积极整合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各部门、社会团体拥有的各类社会教育资源,使学校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要通过学校内部组织的改进,各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形成区域内全体人员认同的学校办学特色。

(六)营造区级开放大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区级开放大学挂牌成立仅有几年的时间,在实现其转型发展过程中,在区域终身教育体系所承担的任务方面,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正处于奋力爬行的关键时期,社会对其学校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还不够了解,需要开展卓有成效的宣传,积极宣传区级开放大学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需要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服务区域居民学习需求等方面所起的作用,鼓励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积极参与区级开放大学的组织各类培训班及各类活动,支持区级开放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猜你喜欢
区级终身教育学习型
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如何更好地走好区级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基于移动互联的县区级数字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职高职的有效衔接探析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