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荔平 童丽华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原题呈现: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
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次作文命题在形式上是一次创新,自选关键词,从形式上反围题成功。而“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写给外国青年”再次吻合高考命题组主张的“任务典型”这一要求。命题形式创新,改革内核不变,应该说2017年的全国Ⅰ卷的作文题是一次很成功的命题。考生只要选好自己熟知的关键词,就能做到有话可说;只要把自选关键词有机组合,就能做到说得到位;只要发掘自选关键词背后的联系,就能做到说得深刻,可以说把握好关键词是写好本次作文的关键。其实,面对考场作文,把握关键词是做好作文的先决条件。
材料作文的关键词是对材料的含意的表达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关键词反映了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更是表达了文章的核心思想,确定与把握好关键词,也就抓住了本次作文的核心。
但是,关键词在学生作文中常常被忽略,或者说是找不到,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
审题上,忽视显性的关键词,偷换概念。
材料中关于“二十四节气”,你怎么看?(2017年福建省单科质检)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的什么联想与思考?(2017年泉州市质检)
关于的内容是写作关键词,也是本次作文的指令任务,也是必须围绕它们展开正面、反面、第三方的思考。但不少学生写作时,未能紧扣“二十四节气”“交流方式”这一关键词,甚至偷换概念,写成“该如何对待历史”“该如何对待传统”“该如何对待申遗”等,或是人的交流、传统文化。
行文中,不提关键词,分析说理游离不定。有些作文题目中没有显性的关键词,需要依靠审题分析找出隐性的关键词,导致部分学生找不到,行文中就不提。因为关键词是写作的核心,分析说理都需围绕它进行,缺少关键词必然导致说理游离不定。
应该说精准二字是考场作文取胜的法宝。拟题与立意之精准源自关键词,行文内容之精准源自于立意之精准。那么如何把握关键词达到精准作文呢?
第一,确定关键词,精准定立意。
目前材料作文的命题类型大致可分三类:
一类是显性的,如2017年全国卷Ⅰ,直接给出关键词,或是福建省单科质检题“关于‘二十四节气’,你怎么看”,提示“二十四节气”就是关键词,不可脱离它作文,再者这又是个多则材料的作文题,就必须以“节气”为核心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审视,发掘其中的同异之处和倾向性,三则材料有两个不同的声音,一个是推崇节气,从“老祖宗的智慧,节气歌诗意,申遗成功”的语句中可见,一个是反对的声音,从“信息时代谁看节气”鄙夷的语气中可见。
一类是隐性的,一段材料,没有提示,没直观的关键词,必须通过审题确定关键词。如:
一洛阳小伙到郑州打工,将包裹落在公交车上。乘客捡到后交给车长,车长打开包裹查看事主的联系方式,一张信纸出现在眼前:“给你钱,你不要,晚上放在你包里了……儿子千万记住,在外干活安全第一,哪怕你不挣钱,全家只要你平安!”小伙子来找包裹,看到母亲的信和300元零花钱,在寒风中不停流泪。小伙子取回了包,他母亲这番话也温暖了众多的网友。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针对这个作文题,关键词必须通过审题环节确定,步骤:确定中心事件→分清主次对象→捋清某种关系→由果追因→关键词→+前缀后缀。
确定中心事件(乘客捡包裹上交,母亲塞钱信于儿的包裹)→分清主次对象(母亲、儿子、乘客、车长、网友)→捋清某种关系(母子)→由果追因(母亲为何给外出打工儿子塞钱与叮嘱?疼爱儿子)→核心词(母爱)→+前缀后缀(母爱的方式)。
但学生不用“母爱”一词,而用爱、亲情、家、幸福感,这些词与母爱有关,但范围扩大,必然带来论据选用不当、论证分析不贴切。
当然从小伙子、乘客、网友角度由果追因寻找关键词也可,小伙子:不要母亲的钱,看信与零花钱流泪——自立自强,儿女的感恩;乘客:捡到包裹交给车长——拾金不昧;网友:感动于母亲的话——母爱伟大,但相对本材料的主要对象母亲来说,就显得不够贴切了。所以用因果分析法找出关键词,还得综合材料整体内容,筛选切合最佳题意。
还有一类是半隐性半显性的,即比喻意味的材料,材料中有比喻意味的词句,但确切的本体含义还得结合材料背景界定,喻体与本体就是材料的关键词。如2016年全国卷Ⅰ的漫画题,“巴掌”“吻印”对应着分数变化的试卷,分别喻指“惩罚”与“奖励”。
一旦确定,在行文中就不要随意替换,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交叉,因为任何词语内涵外延都未必绝对等同。
第二,巧用关键词,做出好文章。
界定关键词,表述更严谨。议论文的说理论证离不开对概念的判断,即解释、阐述、界定概念在文中具体的意思,而对关键词的概念界定,必然会让表述更严谨。一般的概念界定,更多从概念内涵入手,采用“何谓+关键词?”的句式发问,然后用“是+特性+所属范围”回答,这类概念界定专业性强,不适合考生,因此考场议论文的概念界定,最好从外延入手,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性事物入手,用“是…是…是…”,也可先否定再肯定,“不是…不是…而是…”比如:何谓义?是尾生的抱柱至死方休,是荀巨伯的不舍好友而不独逃,是俞伯牙的摔琴谢知音,是关羽的千里走单骑。用具有特性的事例界定,浅显生动,这就让论述方向明确,论点具体清晰,自然表述起来就更严谨。
辩证思考关键词,会让立意更深刻。就如今年全国卷Ⅰ,十二个关键词,大多关键词都含有多层意思在里面,“一路一带”意味着大国崛起与某些邻国的不和谐,“广场舞”带动全民健身的同时带来扰民问题,“中华美食”展示了中国的舌尖文化同时又暴露作坊的卫生状况,“长城”彰显先人的智慧的同时又折射今人的素质,“共享单车”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社会弊病,“京剧”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但又不适合于快节奏的时代潮流,“空气污染”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与治污的决心,“美丽乡村”代表了建设新农村的愿景又折射了现代的乡愁,如此等等,必须带着思辨的眼光审视,才能展示思维的深度,一味唱赞歌,一味贬低,都无法让外国人正确全面认识中国。
学会确定关键词,学会用好关键词,是推动考场作文走向精准的有效手段,也是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