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的药材鉴别

2018-02-09 14:14:27祝之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灰黑色锯口茸毛

梅花鹿茸:习称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 17~20 cm,锯口直径4~5 cm,离锯口约 1 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 9~15 cm,直径较大挺略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体轻。气微腥,味微咸。具两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 23~33 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体轻,气微腥,味微咸。

马鹿鹿茸:习称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两个者习称“连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马鹿茸按产地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

东马鹿茸:“单门”大挺长 25~27 cm,直径约 3 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可达33 cm,下部有棱筋,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

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 cm。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

——摘自祝之友教授《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从形味性效到临床(2)》,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灰黑色锯口茸毛
枯荷
躬耕(2024年3期)2024-03-29 04:34:53
一个人的车站
下雨天
超级大的蒲公英
茶树茸毛的研究进展
茶叶通讯(2018年4期)2018-03-20 10:48:38
促进果树伤口愈合的应对措施
吹茸毛
修剪果树要留好剪口
农业知识(2017年2期)2017-02-02 07:36:38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轮纹病关键措施
河北果树(2016年4期)2016-03-09 0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