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云生,丁清峰,金锦花,单玄龙,董永胜
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标,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1-2],对本科教育的国际化、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学生选专业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培养、学分制的有效实施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几年,“按类招生、按类培养”备受社会关注,按“学科大类招生”(简称“大类招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本科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学生自主性选专业的有效途径,对传统招生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也为新世纪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深刻改革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随着教育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地质教育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3],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而且应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注重与环境、生态科学交叉和融合;更要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并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地质人才。
现今,已有半数以上的“211工程”院校和几乎所有的“985工程”大学实行了“大类招生”的招生制度改革,可见“大类招生”渐成趋势。虽然不同高校根据各自特点,探索出“按一级学科(群)或二级学科(群)”“按院系”“按通识教育”和“按基地班或实验班”等不同的大类招生模式,但新生入学后前两年(或一年)的通识教育或大类培养模式都至关重要,是决定按类招生、按类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更是学生后续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我国的地质工作已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地质工作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不仅需要地学研究领军的人才“高峰”,更需要大批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高地”[4]。因此,对于地质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地学类专业而言,只有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结合新常态下地质工作的特点,科学合理制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地学人才,有效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吉林大学的地学学科专业齐全,涵盖4个学院,包括理学、工学和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地质学类、地质类、地球物理类、土木工程类等9个专业类别的14个招生专业,每年本科生招生1000余人。一方面,由于办学时间长、校—院—系—专业的多次调整,不同学院合办同一专业类别、一个学院开设多个专业类别的情况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每个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要求、室内实验与野外实习教学各自特色。这些都为“按类招生”和“按类培养”带来很大难度。
因此在开始大类招生前,开展了国内外相关院校的广泛调研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总体部署,初步制定出符合我校办学特色和地学专业招生需求的“学院内大类招生”过渡式模式。即从2018年新生开始,一个学院按一个或两个大类招生,如地球科学学院按“地质类”招生、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按“勘查技术与工程类”招生、建设工程学院按“土木类”招生、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原环境与资源学院)按“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和“水利类”招生。新生入学一年后,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成绩等,在院系范围内再调选专业。
为确保大类招生的顺利实施,最大程度让更多优秀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更多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结合新版(2018)本科生培养方案制定,初步构建能够满足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成功的专业导论课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专业选择,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具积极意义[5]。因此,在新版(2018)的地质类本科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学科(专业)导论课(32学时),在第二学期由不同专业的负责人(或知名教授)授课,为学生提供了解本专业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另一方面,为更好地体现我校“志高远、敢担当、基础厚、能力强、会创新、适应广”的育人理念以及“加强基础教学、保证学科基础和实践教学”的地学教学改革思路,在新版培养方案中优化了学分、学时比例,减少了总学分(学时)数,适当增加了普通教育课程的学分(学时)数。以地质类新版培养方案为例,总学分(总学时)由原版的203学分(2696学时)压缩至新版的170学分(2558学时);普通教育课程由原版的73学分(1344学时)增加至新版的74.5学分(1432学时);学科基础课程由原版的62学分(992学时)减少至新版的47.5学分(886学时);专业课程由原版的22学分(360学时)减少至新版的14学分(240学时)。
在吉林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群建设方案》中明确,“学科群”按照学校制定的“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实施“多元化”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形势,进行学科大类招生和专业调整,设计地学部链条式通识教育模式。现阶段重点开展了以下改革探索:
在已有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基础上,为健全和完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个性化培养机制,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吉林大学自2013年起开展了(本)—硕—博研究生推荐选拔及培养工作。2017年以来,增加了推荐名额,选拔程序、选拔条件和考核程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每年的推荐选拔工作于5月进行,选拔对象为品学兼优的大三年级本科生。获得(本)—硕—博贯通式培养资格的研究生享受吉林大学奖学金奖励2万元(2018年开始增至3万元);在学期间同等条件下,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奖助学金、研究生优秀奖等给予优先评定;优先资助参加研究生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本)—硕—博连读研究生分为本科阶段和硕博连读两段制进行培养,本科阶段即确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本科培养阶段后,按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该项改革的效果日渐显现。推荐选拔为(本)—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本科生数量逐年递增。以地球科学学院为例,2015~2018年,(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研究生人数由4人、10人、13人增加至21人,涵盖几乎所有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博士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在一流学科建设中,通过增加奖(助)学金、扩大出国交流支持力度等形式,此项改革得到持续推进。
“扩大学生国际交流,开拓国际化视野”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吉林大学已与世界上38个国家和地区的222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通过与更多学校的校际交流合作,开展国际间的学生交流项目,这些项目涉及专业广泛,文理兼顾,交流范围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荷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科生,实施了“中外青年海外舆情调研与人文交流计划”和“吉林大学学生国际竞争力卓越计划”等短期项目。2018年,在上述项目资助下,依托与蒙古科技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高校良好的科研和国际交流合作基础,选派15名优秀地质类本科生赴蒙古国,开展与蒙古国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中心青年教师和学生在地质资源领域多方面的深入交流、野外联合考察,增进中蒙两国地球科学领域青年的相互了解;选拔20名地质类本科生,通过参观曼彻斯特大学校园、实验室、听名师讲课、学术交流讨论,实现优秀学生对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科研和文化充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扩大了吉林大学的国际影响力。
在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同志指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当前的地质教育,不仅要符合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新要求,更要根据地质行业新的发展形势,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真正实现“双一流”的建设目标。
“大类招生”在减少选专业的盲目性、增加考生录取机会、缓解考生压力等方面的优点已得到普遍认可,但对于传统地质类等“冷门”专业而言,吸引优质生源、稳定学生专业思想的压力更加凸显。因此,首先,需要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向社会普及地学专业知识,让考生和家长了解地学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次,适当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新兴学科专业,稳定或适当减少招生规模;第三,科学制定地质类大类招生后的培养方案,合理调整培养方向,不断探索出“小班化”“精英式”“实用型”等更有利于个性化高素质地质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是更新地质教育教学观念,着实加强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与改革,增加传统地质类课程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同时,制定和落实有效机制,激励和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此外,需加大地质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优质教学资源、优秀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一带一路”倡议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构想。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世界矿物原材料的主要供给基地,在国际能源和矿产品贸易占据着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地质教育国际化、深化地质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地质教育质量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当前和未来的地质教育,必须加大“请进来、走出去”的力度,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既要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的平台与资源,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优秀的海外课程和师资力量,更要实现选派师生赴发达国家(地区)学习交流常态化、制度化,逐渐实现地质教育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