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情志与五脏对应关系及器质性改变

2018-02-09 09:38刘仝书刘旭初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精气器质性心系

刘仝书 丰 雪 刘旭初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黄帝内经》以五行为基,将五脏与五情对应,五脏的形态结构可影响情志,情志过极亦可使五脏发生器质性改变。后世多言其功能性关系而少言器质性相因,《黄帝内经》明言其形态结构与情志互因本质。作者通过研究《素问》中的相关内容及《灵枢经》中篇目的原文,找到了怒喜思悲恐分别对应肝心肺脾肾的依据和机理,并从该机理中可以看出,器质性的变化在情志与五脏对应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后世重功能轻器质的思潮不同。

情志活动是以脏腑气化为基础,即脏腑精气升降出入及其生克制化作用,是各种情志活动生成及相互影响的生理基础[1]。《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谓:“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主喜,肺主忧,肝主怒,脾主思,肾主恐。大喜伤心,多忧伤肺,大怒伤肝,多思伤脾,多恐伤肾。五脏的结构形态决定了其功能作用和与情志相互影响的物质基础,其器质性变化与五情所感密切相关[2]。

1 《黄帝内经》中情志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主喜,肺主忧,肝主怒,脾主思,肾主恐。大喜伤心,多忧伤肺,大怒伤肝,多思伤脾,多恐伤肾。这个对应关系被中医界所公认,然而对为何如此对应,尚缺乏系统的阐述。

1.1 肝主怒 大怒伤肝 怒是精气宣泄的方式和表现[3]。《灵枢·论勇》篇言:“……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素问·举痛论篇》言:“怒则气上,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言明人在发怒时气有向上的趋势,肝胆会随之气上而发生形态结构的改变。即肝胆会随着发怒而上举,胆会由纵向改为横向。详细论说了肝胆的形态在怒的情志下会发生改变,其形态结构决定了其与怒气的相互影响[4]。故而怒通过使肝上举而伤害肝。

1.2 心主喜 大喜伤心 《素问·举痛论篇》曰:“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喜是精气亢奋,适度气缓,心旷神怡,缓过度则心气耗散[6]。《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云:“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喜则气缓实为喜则心气缓。故而喜悦过度会使心气过缓,而心苦缓,故大喜伤心[5]。《灵枢·口问》篇云:“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同理,人在笑时会起到类似于太息的作用,舒缓拘急的心系[7],忧思为肺之志,喜为心之志,人喜时缓其心气克服忧思,而在五行上,心属火,肺属金,正对应了火克金的五行生化规律。故而适度喜悦可以舒缓拘急的心系,有类似于太息的功效,排遣肺所对应的情感,即悲忧,过度喜悦会使心系大缓,而心苦缓喜急,大喜则心气过缓而损伤心脏,

1.3 肺主忧 多忧伤肺 悲忧是精气收敛[8]。肺为华盖,宣发肃降为其本职,大悲则精气收敛,宣降失司[9]。《灵枢·口问》篇言:“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大悲则百脉拘急,肺叶高举而不张,宣发肃降失职。《灵枢·营卫生会》载:“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现在上焦不通,卫气不能出,而营气又上注于肺脉,故营卫皆不能散。郁热在内,荣卫消矣。在悲伤的情况下,会出现肺叶高举而不张,即肺脏形态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卫气在上焦,营气在中焦,肺通过呼吸以行营卫之气,只有肺叶不断地进行升发肃降的运动,才能正常行使主气司呼吸的权能。现肺叶高举而不降,呼吸功能受到影响,运行营卫的功能受阻,营卫之气欲从上中焦而出却出不得,亦不能正常运行,故而积聚,出现气消的情况。是故悲忧通过使肺叶高举损伤肺脏。

1.4 肾主恐 大恐伤肾 恐是精气沉降[10]。《灵枢·口问》篇云:“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肾主闭藏,主藏精。天癸为其肾精所生,由《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知肾精具有物质性,具有其本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与恐之情志对应而受其影响。《灵枢·本神》第八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恐惧使肾藏精受到伤害[11]。《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即人在恐惧的情况下会出现精从体内脱失的现象,精脱失以后会造成上焦阻塞,从而使本应从上焦而出的卫气还于下焦,则下焦胀。《灵枢·本神》中提到“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即是此意。故而恐惧通过精流失损害肾脏,也即是通过损害肾脏中所藏得物质损害肾脏。

1.5 脾主思 大思伤脾 《灵枢·口问》篇:“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思是精气氤氲,思则气结。气结即为气不舒,与气缓相反[12]。《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升清降浊,气结则正气留而不行,思则气结,气结为气不缓,与脾欲缓相悖,脾将发生功能性和器质性变化[13]。《灵枢·大惑论》第八十章曰:“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再次说明消化系统喜缓不喜结。消化系统皮肤缓,才能使气更好地舒张运行。过度思虑使皮肤急结,能损害消化系统的功能[14]。总之,脾脏以缓为美,脾缓则功能正常,思虑会影响到脾缓。即,思虑通过使气急结,从而使气不再缓和,进而伤害脾脏。

2 五脏形态结构决定功能

上面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情志如何影响五脏器质,而五脏器质如何决定情志和功能将在接下来论及。《灵枢·本藏》有“五脏皆小者,少病,苦憔心,大愁扰;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扰。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平,反复言语也。”器官、组织结构偏倾会影响人体情志。《灵枢·本藏》篇言:“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运四时,化五节者也;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其器质本有不同。

如《灵枢·本藏》篇所言:“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肺高,则上气,肩息咳;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痛。肺坚则不病,咳上气;肺脆,则苦病消痹易伤。肺端正,则和利难伤;肺偏倾,则胸偏痛也。”“肝小则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切,胁挽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痹,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也。”“肾小,则脏安难伤;肾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伤以邪。肾高,则苦背膂痛,不可以俯仰;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俯仰,为狐疝。肾坚,则不病腰背痛;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端正,则和利难伤;肾偏倾,则苦腰尻痛也。”此皆表明脏腑之器质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作者通过研究《素问》中的相关内容及《灵枢经》中篇目的原文,找到了怒喜思悲恐分别对应肝心肺脾肾的依据,解释了五脏与情志一一对应的机理,同时阐述了器质性问题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从中可以看出,器质性的变化在情志与五脏对应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异于后世重功能轻器质的思潮。

猜你喜欢
精气器质性心系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脑CT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中的应用及有效率分析
心系“国之大者”
观察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及对心房扑动发生率的影响
五种途径辨别阳痿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总书记心系千万家
论《管子》道之思想
——修身与心性
心系青少年交通安全
心系农家情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