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风病之四季预防

2018-02-09 02:13蔡星晖
智慧健康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风病先兆中老年人

蔡星晖

(吉林省延吉市医院,吉林 延吉 133000)

0 引言

中医上讲究发阴阳、顺自然,认为应当顺应自然,保持阴阳平衡,因时制宜地行预防,可减少中风的发病率,本文就中风病之四季预防做一介绍。

1 中风先兆

中风的先兆亦称小中风,要采取预防手段,必须对中风先兆症状有准确的认识[1]。据明代龚廷贤的论述,他认为:“中风者具有先兆之症,凡觉大拇指及食指麻木,或肌肉蠕动者,手足无力者,三年之内必有大风将至[2]”。再如《证治汇补》中所述:“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此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朱丹溪亦曾述:“眩晕者,中风之渐也[3]”。以上均为是早期中医对于中风先兆的描述和记载,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理念。

现代医学上对于中风先兆的诊断标准包括:一侧或双侧肢麻、握力改变、走路不稳、血压波动幅度较大、面口麻木、视物麻木、语言不利等。中老年人一旦间歇性出现上述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低于24h,无后遗症,且反复发作时,需注意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

2 四季预防理论

中医上认为人与自然为一整体,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与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4-5]。因此根据四个节气不同的气候特点,来制定不同的预防用药方案、治疗方式,即因时制宜,可以提高预防治疗效果。《黄帝内经-岁露论》中所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指出人的活动随着日月和自然的变化而变化[6]。中医认为人应该顺应时令的变化,根据中邪消长的规律作息,不然会患上疾病。

中风的中医病机为体内阴阳脏腑功能失衡,即火、虚、风、痰、血、气六端相互作用、影响,造成阴阳失衡而出现的危急症候[7]。不同的发病时期,致病邪气不一,患者的脑髓受损程度也不同。因此针对中风病,未病有先兆者,需注重保养,用药调理;已患病者,应及时采取治疗以免病情加重,诱发其他并发症;病愈者应当注意饮食习惯,定期复查,以免复发。出现不同中风先兆的患者,应当注意饮食习惯并结合不同的预防治疗手段。

3 防治结合

3.1 预防措施

导致中风的诱因颇多且复杂,从情绪郁怒、劳累过度、气候变化、饮食不节到血液瘀滞等因素均可能引发中风病[8-9]。因此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体应调和情志,戒暴怒、大喜、大悲,避免出现过大的情绪波动。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情志过极将造成体内阴阳失调,伤及人体脏腑。情志不稳,心火过盛,气血上逆,遂现中风之症。

饮食起居习惯不良亦会增加中老年人患中风病的概率。饮食过于肥甘厚味,酗酒抽烟者易出现生痰化热之象,将阻滞脉络,导致气血运行受限,损及人体脏腑,诱发中风。若及时摈弃此类不良习惯,将远离中风之疾。生物学认为,机体的生理活动是由人体中存在的各种生命节律所控制,因此气候骤变,起居不规律者易受外邪贼风所染。因此起居规律,注意外界气候变化,调适温寒,可有效避免外邪入侵[10]。此外,由于中老年人常有三高,因此饮食应该低糖低盐、低脂、多食高纤维食物。

中医上认为运动能强健体魄,和其气血,柔韧筋骨,畅通郁积,是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有益于脏腑。正如朱丹溪所说:“天主生物,故恒于地,人由此生亦恒于动[11]”。意思是说,由于运动才有了人的形体,运动让人的生命更加的活力多彩。凡是适度而为,过劳则会导致阳气不敛,纵欲过度则会伤及肾脏,造成体内阴阳失衡。所以劳逸结合,节欲保真,方乃固身之本。

3.2 未病先防,有病早治

针对不同人群出现的不同的小中风症状,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扩容治疗,扩血管治疗以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法,本文主要就使用中药治疗几种常见中风先兆症状进行讨论。

(1)针对出现一侧或者双侧肢体麻木,且间歇性发作,全身疲软无力,动则出汗,气短多喘咳痰,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畏风寒,脉虚且无力的患者。中医病症原理为脾胃素虚,气血运行无力,加上精微物质无法布敷,故四肢无力。另外脾阳失运,痰湿聚于经,导致肢体麻木不仁,为中风先兆,应以健脾强运为主,再佐以化瘀、通经、活络之品。此症可用中医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并四君子汤进行治疗,主要方剂为:焦术12g,半夏12g,云苓12g,台参15g,灸草5g,天麻10g,桔红12g,桂枝5g,生黄芪18g,丝瓜络10g,诸药加水煎服,1剂/d,随症加减药物进行调理。

(2)针对出现肢体麻木不仁,上肢为重,语言不利,间接性眩晕,伴有失眠症状者,舌苔呈黄色者,中医认为此人精血素亏,且水不涵木,木以滋荣,故肝阳,偏亢欲动。应以滋阴潜阳为本,以通络化痰。可用天麻钩藤汤进行治疗,主方为:钩藤15g,天麻10g,珍珠母30g,石决明30g,寄生12g,杜仲10g,女贞子10g,怀牛膝15g,竹沥10g,桑葚15g,地龙15g。以上诸药联合加水煎服,1剂/d,随症加减。若服用10剂后,仍有眩晕之感,可用菊花、桑叶代替竹沥,服用数剂后,辅以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进行调补,避免再次发生小中风现象。

4 小结

脑血管类疾病是常见高危性多发疾病,中风病便是其中一种典型的难以痊愈的疾病。中风具有并发症多、发病凶急、预后效果差等特点,一旦发生将对患者本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显得该疾病的预防尤为重要。然中医认为,预防中风疾病,需根据四时节气变化,因时制宜进行预防,如明李时珍于《四时用药例》中有关于时令立法的描述述:“升降浮沉则顺之,顺春夏升浮,顺秋冬沉降之势,因势利导,方可达驱邪外出之效,且不损人阳气[12]”。在药物和方剂的选择上,也应当根据季节特点,即春季有病,药中可加清凉之药,夏日有疾,可加大寒之药,冬日有疾,可加大热之药。因时施药可以大大有效提高中风的防治效果。

总的来说,为防治中风,应该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的病理阶段,在不同的节气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辨证施药,从而减少中老年人患中风病的几率。

[1] 陈霞,张国华.从中医体质学说浅谈中风病的预防[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31-32.

[2] 常富业,张云岭,王永炎.浅谈中风病急性期脑水肿之玄府郁滞、浊毒损脑病机假说[J].江苏中医药,2008,40(6):12-14.

[3] 吴翠珍.中风病的病机及预防重于治疗浅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3,21(4):589.

[4] 吴玲.孙一奎防治中风病特色浅析[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24(2):7-8.

[5] 宋希芝,刘淑明.浅议中风预防[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7(5):488-489.

[6] 林阳,李宇.浅谈小中风的防治[J].四川中医,2002,20(9):12-14.

[7] 尤劲松,黄培新.从体质学说及遗传基因多态性研究中风病证候浅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8):1494-1496.

[8] 潘鸿,王中男.浅谈中老年预防脑卒中的精神调养[J].吉林中医药 ,2007,27(2):1-2.

[9] 谢志林.浅谈中风预防[J].西部中医药,2002,15(2):47.

[10] 王玉奂.浅谈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0,6(3):6-7.

[11] 陈霞 .浅谈《内经》论治中风 [J].吉林中医药 ,2011,31(9):917-918.

[12] 任丽.浅谈中风病调肝论治体会[J].陕西中医,2003,24(6):576.

猜你喜欢
中风病先兆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先兆流产,别害怕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