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灿
血常规检测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和形态分布判断血液状况和疾病的检查,目前血常规检验大多是用机器来检测的,可发现一些病因不明或者隐性的疾病,是临床治疗当中的一个诊断依据[1-3]。静脉血和末梢血都是常用的血液标本,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大学生的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大学生,其中男生50名,女生30名,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2.4±1.6)岁。
仪器采用群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之前按照实验室的规定对仪器进行校正,开机后做好保养,质控后进行采集血样进行检测。试剂为稀释液、溶血素、清洗液和5%EDTA-K2抗凝剂等。
对80例大学生进行皮肤采血法,收集检验者手指末梢血50 μl,利用真空采血法收集检验者肘正中静脉血2 ml,将2种血液分别置于抗凝管中待测,血样标本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检测时间控制在1 h。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0名大学生经过血常规检查后,静脉血检验结果:WBC平 均 为(6.67±2.64)×109/L、RBC为(4.45±0.26)×1012/L、HGB为(128.45±17.68)g/L、HCT为(37.26±5.23)%、MCV为(86.76±6.58)fl、MCH为(26.43±2.69)pg、MCHC为(319.8±12.87)g/L、PLT为(224.67±73.26)×109/L;手指末梢血检测结果:WBC平均为(8.46±3.13)×109/L、RBC为(4.89±0.46)×1012/L、HGB为(139.46±18.64)g/L、HCT为(42.56±6.87)%、MCV为(88.76±6.84)fl、MCH为(28.64±2.89)pg、MCHC为(330.21±12.95)g/L、PLT为(183.68±65.42)×109/L。手指末梢血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HGB、血细胞比容(HCT)四种数据的平均水平高于静脉血(P<0.05);其中血小板(PLT)的平均水平低于静脉血(P<0.05);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末梢血指耳垂血或者指血[4],因取血方便,大多用于一些简单易行,用血较少,测定不较快的化验检查,但末梢血的检验结果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检验者的体温、针刺的深浅、挤压力度的大小和检验者的情绪波动等,检验结果很不稳定,准确度和精密度也相对较差。静脉血采用的是真空采血法,直接取血于静脉,不会因为外界的因素影响,并且静脉血的构成和体循环一样,可以准确的表示检验者的身体情况,在血液检测中更加准确和稳定[5]。
本次研究显示,80名大学生手指末梢血中WBC、RBC、HGB、HCT四种数据的平均水平高于静脉血(P<0.05);PLT的平均水平低于静脉血(P<0.05);而MCV、MCH和MCHC平均水平对比(P>0.05)。其中RBC、HGB两种数据会受到检验者年龄、性别、时间和饮食等因素的影响,本次研究人员主要是大学生,年龄、时间都很接近,影响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检验者所处的环境,末梢环境受到外界的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导致测定结果不是很稳定。末梢血中血小板的平均水平高于静脉血,研究显示,对手指末梢进行血液采集的时候,对血管进行挤压会导致血小板的聚集,检验者取血速度过慢导致血小板聚集粘附与穿刺部位也会是血小板计数偏低,所以,在血常规检验中,尽量采取静脉血检验,可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6-8]。
综上所述,静脉血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和稳定,提高了疾病诊治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1]张依军.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 53-54.
[2]何新民.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当代医学,2016,22(12): 43-44.
[3]刘英芹.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 580-581.
[4]东纪平.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2): 115-116.
[5]鞠琳.浅谈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 48-49.
[6]辛燕,罗其彬,屈会芹.末梢血和静脉血不同采血方法行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4): 46.
[7]韩秋青,王爱玲,韩风杰.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26): 85-86.
[8]彭科燕.末梢血和静脉血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1): 2042-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