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疗效的临床分析

2018-02-09 07:49:29孙文衍路盈利
智慧健康 2018年30期
关键词:喜树碱吡柔比星吉西

孙文衍,路盈利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安徽 蚌埠 233004)

0 引言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TUR-BT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能与新发肿瘤、肿瘤细胞种植或原发肿瘤切除不完全有关,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可以降低肿瘤细胞播散引起的复发[1]。吉西他滨是脱氧胞苷的类似物,临床观察证实吉西他滨对膀胱癌治疗效果显著[2],本研究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行TUR-BT术的非肌层尿路上皮癌,采用3种药物灌注化疗,观察吉西他滨灌注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88例经TUR-BT手术后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26例采取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为A组。35例行吉西他滨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为B组,27例行羟喜树碱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为C组,三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特点、大小、分级等,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术后三组患者均即刻灌注吡柔比星30 mg,并膀胱内保留30 min,术后1 w在门诊按吡柔比星30 mg、吉西他滨1000 mg、羟喜树碱20 mg持续灌注,均用导尿管排空膀胱内尿液后注入膀胱,术后8周,每周一次,之后维持灌注,维持12月,膀胱内保留时间吡柔比星组与羟喜树碱组为1-2 h左右,吉西他滨组为40 min至1 h,并嘱患者每5 min更换一次体位,并嘱患者排尿后多饮水,勤排尿。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三组患者灌注后的不良反应,并每月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常规,每三月复查一次膀胱镜,随访观察14-36个月,平均27.5个月。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复发率

A组复发9例,B组复发6例,C组复发9例,A组与C组随访观察结束后的复发率明显高于B组,三组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不良反应

研究观察中无死亡病例出现,A组出现不良反应数量为3例(11.54%),主诉尿急、尿频、尿痛,复查膀胱镜并可见灌注性膀胱炎症像,经缩短膀胱内保留时间后症状明显改善,C组出现不良反应数量2例(7.41%),恶心,厌食,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B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统计学分析显示三组两两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NMIBC占初发膀胱肿瘤的70%[3]。其主要治疗方式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但经TURBT术后的NMBIC约有10%-67%的患者会在12个月内复发[4],而TUR-BT术后膀胱灌注是有效控制膀胱癌复发的手段之一,因此选择有效的膀胱灌注药物对控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显得尤为重要[5],现今临床上常用灌注化疗药物有表阿霉素,羟喜树碱,丝裂霉素,吡柔比星,卡介苗等,其中的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仍是大部分患者难以忍受的,而另一部分虽然使不良反应降低了,但复发率的升高则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观察了吡柔比星、吉西他滨、羟喜树碱在NMIBC经TUR-BT术后行膀胱灌注后随访观察发现,三组复发分别为吡柔比星9(34.62%),羟喜树碱为9(33.33%),吉西他滨为6(19.35%),其两两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显示吉西他滨相比于其他两种灌注药物能明显降低肿瘤的复发率。Jones G[6]对吉西他滨在TUR-BT术后的NMIBC行膀胱灌注治疗研究的循证医学研究中发现,其做为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与丝裂霉素、卡介苗等传统膀胱内灌注药物相比,对低危、中危的NMIBC TURBT术后能显著的降低肿瘤复发率,并能延缓肿瘤进展。Di Lorenzo G[7]研究表明对于BCG灌注治疗失败和高危NMBIC膀胱癌患者,吉西他滨作为二线灌注药物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所以对于高危NMIBC、拒绝膀胱切除的BCG治疗失败的患者,膀胱内吉西他滨灌注化疗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故吉西他滨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的灌注药物比吡柔比星,羟喜树碱能更好的控制肿瘤复发。

从灌注药物的安全性方面,本研究的吡柔比星组出现不良反应数量为3例(11.54%),羟喜树碱组出现不良反应数量2例(7.41%),吉西他滨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并两两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且Jones G[8-10]等研究发现吉西他滨的不良反应相较于卡介苗、丝裂霉素有明显的减少。但随着吉西他滨灌注剂量的增大,药物的不良反应亦随之增加。但亦有研究发现对于复发性的NMBIC1000 mg与2000 mg溶于50 mL生理盐水中灌注后的完全反应率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吉西他滨的灌注剂量、保留时间仍可进一步进行研究,制定一个既能控制膀胱癌的复发,又能减少灌注的不良反应两全的治疗方案[11-12]。

综上所述,吉西他滨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的灌注药物比吡柔比星,羟喜树碱能更好的控制肿瘤复发,且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可以考虑作为临床一线膀胱灌注药物使用。

猜你喜欢
喜树碱吡柔比星吉西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新生代(2019年8期)2019-10-28 06:39:30
羟基喜树碱PEG-PHDC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 07:20:05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应用吉西他滨治疗的护理体会
吡柔比星脂质体制备与表征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喜树碱衍生物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吉西他滨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癌症进展(2016年10期)2016-03-20 13:15:48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不同手术方案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吡柔比星通过抑制雷帕霉素信号通道的哺乳动物靶点引发人膀胱癌细胞自体吞噬反应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