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赵燕,王锐,赵晓霞,贾文辉,赵路清,张琴琴
(山西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山西 太原 030012)
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疾病,其发病基础多数为动脉硬化。当动脉硬化时,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暴露出血管内膜下胶原组织,后者与血小板接触黏着,引发动脉收缩管腔狭窄,使得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1]。因此,脑梗死治疗中抗血小板治疗成为重要措施之一。临床研究表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致残、致死率[2]。本研究自2017年1月开始,收集106例具有动脉硬化基础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本研究始于2017年1月,截至2017年12月,以此期间的10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单盲的方法将此106例患者分成两组。在联合组的53例患者中,男女比较为29∶24;患者年龄为45-71岁,平均(57.33±8.40)岁;患病时长为1-6年,平均(3.86±1.95)年。阿司匹林组的53例患者中,男女比较为31∶22;患者年龄为46-74岁,平均(58.72±9.05)岁;患病时长为2-7年,平均(4.09±2.42)年。将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可见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进一步对比分析的基础。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且全部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给与两组患者稳定血压、脑保护剂治疗,同时口服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43021814,舒泰神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00 mg,每日2次。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00542,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75 mg,每日1次。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循环酶法)、超敏C反应蛋白(CRPELISA kit)水平(ELISA法),同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资料主要使用EXCEL 2017进行录入,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主要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来描述,并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的对比,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详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Hcy、hs-CRP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联合组的改善情况更加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详见表2,结果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 NIHSS评分均有下降,但联合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同型半胱氨酸是病理状况下由蛋氨酸合成的反应性氨基酸,参与蛋氨酸循环以及半胱氨酸代谢,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形成,促进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增加体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对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加速内皮血栓的形成,是脑梗死的重要威胁因素之一[3]。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它通常在脑梗死急性期体内炎症系统被激活后出现明显升高,暨其含量升高提示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4]。对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进行监测可准确评估脑梗死的损伤、治疗恢复情况。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常用抗血小板类药物,将其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5-8]。
表2 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表2 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7d 治疗14 d 治疗21 d联合组(n=53) 12.33±2.89 10.17±2.31* 8.41±1.79* 6.41±1.03*阿司匹林组(n=53) 12.60±2.54 10.48±2.15* 8.40±1.84* 6.33±0.95*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联合组的改善情况更加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NIHSS评分均有下降,但联合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