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泽,邓 越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在19世纪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背景下,马克思看到无产阶级片面发展的现实境遇后,深入剖析了导致人畸形发展的旧有分工体系,并以此为参照,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在他毕生的理论创作与革命实践中,尽管社会变革激荡下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不同,他所关注和思考的具体社会问题也有所差别,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始终是贯穿于他所有理论与实践的主线。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我国当前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人的能力是包涵着体力和智力的整体,体现了人外在的综合素质和内在的本质力量。具体来说是一个社会人在自身具备一定素质的前提下,已经具有从事对象性活动的潜在力量或实践能力。人的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发展状态,也就是人通过劳动,或者对象化的活动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以及人的价值实现状态。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本质力量的发展史,人通过劳动进行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在谱写着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相同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既是社会变革的手段也是目的。社会和人的发展是以人的能力的发展为前提和目的。人的能力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与人的发展水平的价值标尺。只有在自由个性的基础上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体系,每个人的能力均得到全面和充分的发展,人类才能真正进入“自由王国”。“人依赖于物,个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物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1]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分工,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换,这样对于物质财富的追逐也成为社会与人发展的目的本身。人依赖于物,个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物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在“物的依赖”的社会,人的本质力量,或者能力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批判了这种物化的社会关系,并把每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作为其价值目标的核心。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拓展。每个人都会面对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又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作为一个人们相互组合、联系的网状存在物,实际上就是由人集合而成的共同体。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也必然在社会关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人所具有的不可磨灭的社会属性,以及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社会特质,都由人的社会关系所缔造,是人的社会关系在发挥作用。比如在阶级社会中,人所具有的阶级性主要就是来自于当时社会结构下的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也存在着人的社会关系受到限制的问题,工人们没有决定自己生活的自由选择。出于对人的社会性的考察、社会关系与人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以及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的理想,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人的解放,从而特别强调通过社会关系的变革消灭私有制,消除现存经济关系对人的束缚。正因为认识到在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中,生产关系至关重要,他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彻底变革现存的社会制度,特别是经济关系。
人的个性的自主自由。人的个性是每个人独有的特性,是社会共同体中与众不同的特性。从内容上看,人的个性是包括心理、身体以及社会在内的各个素质条件的集中体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个性的发展不再受到压制,而是能得到充分展示,从而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得以不断提升。一直以来,马克思都认同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他曾以个性发展要求为尺度,对私有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甚至是其最显著的标志。”[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个性施展的可能性实际上是被泯灭了。在马克思那里,人的个性的丰富有两个层次的内容,即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的同步发展。没有差异就没有个性。他之所以会突出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正是因为对人的个体差异性而做出的肯定,因为不同才使人性得到多维度、多层次的发展。除此之外,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个性”,也指人的自主性。真正的有个性的人也是自主的人,在发展过程中以个人为主体,可以自觉自愿地进行选择。只有先做到独立才能获得自主,只有获得自主才能达到自由,只有自由才有“个性”的可能。
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是人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由于马克思对人类命运有着深切关注和终极关怀,所以尽管生活在“经济社会”中,他还是站在崇高的“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基点上,对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审视。生产力的性质与水平决定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及其他所有的社会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文化心理结构和思想意识结构。“随着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和积累形成,生产组织就会从低级向高级变化。”[3]物质生产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料,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又离不开对任何的物质条件的不断创造。人要发展和完善自己,首先必须要创造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如果人无法满足基本的吃穿住行,那么人们还无法得到解放。”[4]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存,而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以满足吃、喝、住、穿等生活资料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增长作为强大的支撑力,那么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只能是空中楼阁,对当下人的现实发展没有任何作用。
旧式分工的瓦解。自然形成的旧式分工是阻碍人全面发展的主要原因。旧式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人的活动不再是促使人进步发展的自主活动,而变成了一种压迫和驾驭人的对立力量。因为这种分工的出现是自然形成的,并不是出于自愿。其次它使人的活动范围变得越来越狭窄。分工出现后,人只能被圈定在特定的活动范围中,这个范围由外力强加,无法逾越。马克思实际上是从人在生产或者国家统治的地位来考察分工的,因此这种分工更多是一种阶级分工,比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它产生的原因实质上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对立。马克思对分工造成的个体的片面发展进行了批判,工人阶级受到分工的约束和支配,只能以一种受限的、片面的方式发展。因此要以全面代替片面,改变工人阶级的境况,就要真正脱离分工枷锁。将人从落后的分工体系中解放出来,让其自由、平等地选择自己的职业,让自身的爱好和天赋充分地施展和释放,甚至能自由而自觉地从事创造性活动。
科技革命的发展。马克思始终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作为“直接的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他从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中预见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必定要实现的光明前景。并结合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工业中的大规模应用,从多方面分析了其对人类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意义。科学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最大限度地缩减了必要劳动量,加速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瓦解了劳动者与劳动职能之间的固定结合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最初表现在机器大工业上。马克思揭示的是19世纪大工业的普遍规律,但从科技发展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上,也是一个今天仍然普遍适用的规律。它最终会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使人类社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一旦变革了,抛开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源于分工的科学技术就会反过来成为消灭分工的有力杠杆,自动化的机器体系就会使人最终脱离直接生产过程。马克思坚信,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的丰富、全面发展相一致。
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将直接实现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这一崇高理想。显然,当前我国社会还不是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此决定了只能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目标。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不仅意味着我国已经告别了以人的温饱为目标的生存型目标,追求人自身的发展成为人的发展的第一需求。同时,也意味着社会进入了急剧转型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举措得当,才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新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自主、平等、和谐的发展要求。
自主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础层次的要求,它的基本含义是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做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独立个人的出场和个人自主活动空间的扩大,人们的自主发展意识不断增强,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呈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但是,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诸多因素的制约,人们的自主发展要求还不能完全实现。人的自主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看人的生存状况,是处在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生存阶段还是处在为满足发展需要的发展阶段。只有在后者的情况下,才可以进一步谈发展空间。二是看自由时间是否充沛,以拥有的自由时间为前提的自主发展,才可以发展和展示多方面的才能和志趣。个人的自主发展刚刚起步,在许多方面仍然需要不懈努力。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曾把“人的依赖关系”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转变,看成是由传统自然经济社会生产类型向商品市场经济社会生产类型过程中,人的发展状况变化和进步的最显著的标志。当下“人的依赖关系”仍然明显,因此从现实出发,消解人的依赖关系,凸显人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就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之一。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取向,平等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要求实现平等发展的意识日益增长,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且有时表现得还很突出,由此造成的影响平等发展的问题还大量存在。比如城乡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的不平等。如果说自主发展是一个随商品市场经济发展而来的话题,那么平等发展是一个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话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尽管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内在价值要求我们,在相同的条件下更加注重人的平等发展。实现人的平等发展,着力要缓解的就是社会发展不平等、不均衡的方面。其中,对于贫富分化严重的问题,提示我们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切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克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要强调经济社会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此外,社会阶层“固化”问题也应得到高度重视,努力营造有利于向上流动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逐步消解家庭背景、身份对个人前途命运的影响,疏通不同阶层之间特别是社会下层向上层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我国追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自从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奋斗目标之一提出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和谐发展也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范畴和重要内容,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对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做出的重要贡献。人的和谐发展有着多方面的规定性。从自身来说,指每个人内部的各个局部条件协调发展。从与外部的关系来说,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单个的人和整个人类,个人与其所归属的集体等都应保持平衡有序的发展模式。因此,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努力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较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才能为人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当前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当代发展和后代发展的矛盾冲突等”[5]不容忽视,和谐发展中不能缺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们的和谐发展需要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健全的生态屏障,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也应放在突出位置,并且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努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及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田映吉,吴冠勇.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2):39-42.
[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温圆玲,叶飞霞.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