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2017年,既是银行业强监管的一年,也是行业创新转型的关键一年。
2017年,银行业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新规不断、大事频发。银行业经历了少有的严监管,亦有一些脱胎换骨的变化发生。
3月,郭树清主政银监会之初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就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为全年监管定调。
这一年,银监会几乎每个月都有监管新政落地,涉及风险防控、股权管理、资产管理、流动性风险等方面,尤其是3月份开始的“三三四十”(即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更是力度空前。银监系统全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452件。
看上去,银行业的日子在过去的一年并不好过。但是,强监管的背后必然是银行业管理体制、资产质量、风险防控逐渐加强的过程,经历阵痛才有更长远的发展。2017年,既是银行业强监管的一年,也是行业创新转型的关键一年。
2017年,四大国有银行纷纷与BATJ合作,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领域开始谋求新的转型。至此,包括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等各种类型的银行均开始了又一轮监管与科技驱动下的创新转型之路。
一年前,银监会组织开展了“三三四十”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下大力气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为一整年的“严监管”定调。
今年1月17日,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回顾,2017年金融管理部门从同业、理财、表外业务三个领域入手,开展了多个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显然,这三个是银行领域目前问题最严重,也是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所在。
所谓“三三四十”,即银监会针对当前银行业乱象较为突出的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三违反”指违法、违规、违章;“三套利”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十乱象”指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洁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涉及非法金融活动等十个方面市场乱象。
根据银监会通报,截至2017年12月,銀监会“三三四十”大检查收官,查出问题5.97万个,涉及金额17.65万亿元。其中,各级监管机构分别检查发现“三违反”问题11534个,涉及金额4.15万亿元;发现“三套利”问题4060个,涉及金额3.78万亿元;发现“四不当”问题1.28万个,涉及业务金额6.16万亿元;发现“十乱象”问题3.13万个,涉及金额3.56万亿元。
另外,2017年银监会行政处罚金额及责任人均创下历史纪录:一年来,银监系统做出行政处罚决定3452件,罚没29.32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547名,270名相关责任人取消一定期限甚至终身银行从业和高管任职资格。其中包括广发银行因违规担保涉案120亿元,被开出7.22亿元天价罚单,相关涉事机构和人员均受到处罚。
除此之外,针对同业、理财、表外的资产管理新政也开始征求意见,银监会相关配套政策也正在酝酿发布,业务调整已经开始。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末,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同业负债自2010年来首次收缩,余额分别比年初减少2.8万亿元和8306亿元,一定程度上挤压出了银行业虚增的泡沫。与此同时,2017年前11个月银行理财产品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同业理财累计净减3万亿元;理财中的委外投资较年初减少588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委托贷款中的“金融机构委托贷款”同比少增889亿元,表外业务增速由过去的逾50%降到19%。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称,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的一项常态化重点工作。
近日,银监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该《通知》对2018年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性的工作要求,明确设定评估、检查、督查和整改等环节,以评估检验质效,以检查锁定问题,以督查确保真实,以整改促进规范。
延续2017年严监管的态势,进入2018年,监管层依旧保持强硬的监管高压态势,配套政策一个接一个出台,监管层致力于将行业监管漏洞逐一补齐。银行业务合规和防控风险依然不能放松警惕。
严监管下,银行业绩正在逐渐企稳,资产质量也趋于稳定。
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发布了2017年业绩快报。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以来,上市银行的盈利和资产质量均处于改善向好阶段,目前所有披露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均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不良贷款率方面,除了浦发银行以外,其他银行均较去年年初有所下降。
从已公布的股份制银行业绩快报来看,招商银行的表现最为亮眼:2017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210.24亿元,同口径较上年同期增加113.14亿元,增幅5.40%;利润总额906.68亿元,同比增加117.05亿元,增幅14.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50亿元,同比增加80.69亿元,增幅13.00%。
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净利润增速表现更加突出。2017年,常熟银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2.67亿元,增幅21.71%,居所有已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之首。
这些已发布业绩快报的银行以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而国有大行由于三季度就受益于资产质量改善和净息差上升,业绩增速预计将有更亮眼表现。
或许受银行业监管逐步完善、行业风险有效得到控制的影响,2018年开年,银行股就表现得气势如虹,25只个股呈现全部上涨态势。截至1月25日,有6只银行股涨幅超过20%,其中建设银行涨幅最高。endprint
有分析认为,宏观经济复苏迹象显现,实体经济基本面得以修复,推动了银行资产质量趋于穩定。同时,银行业监管态势明确,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的影响已经提前消化,可谓利空出尽。银行业在更严格的监管下,虽然告别了高速增长期,但是经营管理将再次升级,实现更稳健长远的发展。
同时,整治乱象引发的行业反思和调整已经有所显现。
目前,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金融内部杠杆率持续降低,有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同业资产负债自2010年以来首次收缩,同业理财比年初净减少3.4万亿元。银行理财因增速大幅下降而少增5万多亿元,银行通过“特殊目的载体”投资少增约10万亿元。表外业务总规模增速逐月回落,总体呈现收缩态势。交叉金融产品的野蛮生长趋于停止。
随着对大资管行业的整顿,银行业这几年仰仗同业、理财、表外这三块业务扩大资产规模、谋求高收益的日子一去不返,不得不再一次考虑转型。
如果说我国银行业几十年发展的前几次转型多来自内生动力的话,这一次的转型更多是来自外部压力。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撑,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业态又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服务方式。于是,一场新的转型正在进行。
从2017年3月底开始,蚂蚁金服集团与建设银行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随后不到三个月时间,工商银行与京东金融集团签署了金融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农业银行与百度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同时揭牌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中国银行与腾讯成立金融科技实验室。四大行陆续与BATJ联姻,将传统银行转型推向新的阶段。
而且,一改国有银行业务流程长、合作效率低的刻板印象,工商银行和京东金融达成全面合作短短5个月之后,“工银小白”、“智慧贵金属店”等产品纷纷落地。合作打破了简单的导流、搭渠道的业务模式和传统业务流程,创造了一套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由此可见,传统银行对金融科技公司的芥蒂似乎早已不见,反而更迫切地寻求科技赋能金融的各种合作。
就像工商银行副行长李云泽在“工银小白”发布会上所说,工行积极与优质外部机构开展用户共享、信息互通、能力协同等合作,推进金融服务场景创新与拓展,并以更加突出网络化、线上化、移动化为主要合作方式,更加突出用户、信息等优势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实现金融服务与用户场景的无缝对接与嵌入。
说到底,银行还是想要开拓更广阔的客户市场、优化客户结构、培育有价值的客户。而传统的银行服务渠道已经不适应于年轻一代用户的需求,也没法更好地发挥新技术对金融服务的优势。
按照京东金融CEO 陈生强说法,京东金融用产品证明了金融科技能为银行创造的真正核心价值,其本质上是创造无界金融。以数字化的形态服务于用户,并打破物理时空的局限,以用户的活动、场景为中心,让线上线下双向互为入口,互为服务,实现用户、产品和场景的完美融合。
在新技术的趋势下,提高开放程度成为银行业加快转型步伐的一大策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