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元刚
(河南中医药大学宣传部、新闻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哲学思想为基础和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作为中医理论传统医学经典奠基之作,充分揭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思维和认知方法,其构建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模式至今仍被传统医药学广泛运用和西方医学借鉴。《黄帝内经》于2010年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充分证明了中医对世界医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笔者对2007年—2017年公开发表并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论文数据库中的论文进行了关键词为“黄帝内经”的标准检索,搜索出10,146篇关于《黄帝内经》综合研究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期刊均配有英译的期刊目录和论文摘要,对中医学术思想的外向国际传播产生着重要影响。然而,部分重要的中医专有名词术语的英译并不完全符合中医英语英译国际标准化(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STTCM)。笔者以《黄帝内经》书名英译为例,从中摘录了九种具有代表性的《黄帝内经》书名英译译本:“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 Yellow Emperor's Inner Canon”“The Canon of Medicine”“Orthodox classics of Huangdi”“Huangdi Neijing”“Neijing”“Huang Di Nei Jing”“Nei Jing”“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拟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论证等研究方法对书名英译进行定向对比探究,以促进中医英语专业术语的英译国际标准化的发展。
“黄帝”在中医药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黄帝内经》就是假托“黄帝”之名成书。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对“黄帝”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有把他看作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也有把他看作真实的历史个人。据《史记》记载:“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如把“黄帝”作为人名的认识角度,直译为“Yellow Emperor”易让不懂中国历史、医史的外国人将“Yellow Emperor”误解为“某位黄种人皇帝”,或“某位黄色皇帝”。从文化的角度看,黄色除了具有相同的颜色词概念外,在不同的文化中蕴含和反映的文化思想、民族特征也有差异。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帝王的专用色,是中国人的崇尚色,让人联想的是王权与高贵。而在英美文化的基督教中,黄色却是背叛耶稣的犹大(Judas)衣服的颜色。黄色象征着胆怯、卑鄙、靠不住、嫉妒,被视为庸俗低劣的下等色。如yellow belly(可鄙的胆小鬼),yellow-livered(胆小的),yellow dog(野狗,杂种狗,卑鄙的人),yellow looks(可怕的脸色,诧异的眼神)。由此可见,“Yellow Emperor”的译法在很大程度上触犯了英美国的语言禁忌,会让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读者产生消极的联想,故通过音译“黄帝”的方式能有效地回避和弱化英语语言忌讳。《中医英语翻译技巧问难》“探源明流篇第三十三——黄帝尊号及其翻译”中也认为直译版本“Yellow Emperor”存有不妥之处。因为翻译不仅仅要从译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要从读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1]。
“orthodox”有“传统”“正统”“正统信仰的,信仰正宗教义的”多层意思。从西方文化联想中,“orthodox”更偏向“of or relating to the Orthodox Church of the East”,如:Orthodox church(东正教会)[2]。因此,可以看出“orthodox”是偏文化宗教类词,指某宗教的教义。如按照“Orthodox classics of Huangdi”的书名英译译本,易让宗教观念强的外国读者误以为《黄帝内经》和中国的某种宗教经典有关,这既妨碍了外国读者从书名中直观感受《黄帝内经》的医学特征,也与《黄帝内经》的医学著作性质不符。
《黄帝内经》书名中“内”在英文中也有“inner”和“internal”两种对应版本。“inner”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被释义为“on the inside(内部的)”;“inner thoughts are ones that you feel strongly but do not always show to other people(想法未表达出来的,隐藏的,内心的)”。“internal” 释义为“inside your body(体内的)”;“inside something rather than outside(内部的,里面的)”[2]。 《黄帝内经》书名中“内”字的多重理解,也极大地影响着书名英译译本的阐释。第一重理解认为,“内”与“外”是相对的。如《汉书·艺文志》所载书目,医经七家中就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 《扁鹊内经》 《扁鹊外经》 《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等,说明书名分内外,并无深意。正如《医籍考》所说:“犹《易》内外卦及《春秋》内外传,《庄子》内外篇,《韩非子》内外储说,以次第名焉者,不必有深意。”因此,用“inner”和“internal”对应《黄帝内经》中的“内”都过于直译。第二重理解认为《黄帝内经》是讲内在人体规律和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向内求,所以叫“内经”。内求,首先是内观、内视,往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因此,内求提供了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像现代医学那样靠仪器、靠化验、靠解剖来内求。中医的内求,靠的是内观、体悟、直觉。故用“inner”和“internal”对应《黄帝内经》中的“内”都可说通。第三重理解认为医经分内外,是理论与临床,或理论的纯、驳而分的。例如《四库提要辨证》就认为纯者为内经,驳者为外经。近代《中医学概论》则谓《内经》是讲述医学基本知识的,《外经》是讲述医疗技术的。若按此理,可作为医学专用词的“internal”显然比“inner”更合适。因此,通过众多译本对比分析,“internal”比“inner”能更大程度地体现和反映《黄帝内经》中“内”的多重内涵理解与研究。
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classic”被释义为:“a book,play,or other work of art that is regarded as being a very fine example of its type and having lasting importance(经典作品;杰作,名著)”;“canon”释义为:“an established law of the Christian Church(基督教) 教规”;“a generally accepted standard of behavior or thought(伦理或思想行为上的)规范,准则,标准”;“an official list of writings that are recognized as being truly the work of a certain writer or as being part of a larger collection of writings”[2]。“经”在汉语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经验、终结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二是指宣扬宗教教义的著作“经”,有经典的意思。《黄帝内经》中“经”的内涵很明显指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医书名中的“经”应是指本书是医学的规范,也是医者们必须学习和遵循的。因此,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书名中“经”的英译中,“classic”比“Canon”适宜。
中医学术语具有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正是这些语言突出了中医的医理和特色。所以,很多中国中医文化特色词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无法准确表达原文的内涵,故采用音译的翻译方式不仅能避免外国读者的理解偏差,更能突显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译语话语权。因此,《黄帝内经》作为中医文化特色词,英译时也可采用音译的方式进行。据文献记载,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李绍连在《炎帝和黄帝谈论》一文中运用现代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得出:黄帝不是一个具体人的姓氏,而应该是部落首领的称谓,是后人给予他们部落首领冠上的神圣称号。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直到近代其首领世代都袭用一个称号。例如,西藏两个宗教领袖历来都称“达赖”“班禅”,只是有时为了区别才在称号上加上第几世[3]。按照1982年联合国批准、在全世界推广使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和专有名词的相关规定,称号“达赖”和“班禅”正确的英译是“Dalai”和“Panchen”,而不是“Da Lai”和“Pan Chen”。同理,“黄帝”按照相关规定也应译为“Huangdi”,而不是“Huang Di”。《黄帝内经》按照音译应为“Huangdi Neijing”或“Neijing”,而不是“Huang Di Nei Jing”或“Nei Jing”。此外,基于美国维基技术的全球性多语言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Huangdi Neijing”已列为英语官网中的正式词条。
在美国维基百科中“The Canon of Medicine”指的是一部伊斯兰医学巨著—《医典》,它是1025年由哲学家、医学家、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和欧洲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伊本·西拿(拉丁文名字为阿维森纳)著成的,《医典》融古希腊医学、印度医学、中国医学、阿拉伯医学与哲学于一体[4]。而《黄帝内经》无论在影响力和成书时间上都优于和早于《医典》,因此,“The Canon of Medicine”的英文版本很容易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将其与伊斯兰《医典》混为一团,不能客观地体现中国医著《黄帝内经》的世界医学地位和影响。
综上所述,将《黄帝内经》译为“Huangdi Neijing(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5],既能体现其医学内涵和中医文化价值,又符合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规范,是比较符合中医英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