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的师资队伍培养路径研究

2018-02-08 15:50邱小樱
镇江高专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双师师资队伍

邱小樱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与旅游学院,江苏 镇江 212028)

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出台以来,现代学徒制成为职业教育的新热点。各高职院校为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正在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各地政府也积极鼓励高职院校的这一探索。以江苏省为例,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无锡市、常州市科教城正式获批入选全国首批17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地区。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6〕26号)要求组织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申报工作。经评审,遴选出26家单位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健全江苏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体系,带动全省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的普遍开展。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齐头并进,急需旅游管理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相对缺乏,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与现实脱节,探索现代学徒制实践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培养路径已经迫在眉睫。

1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1]。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要、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2]。

2 现代学徒制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师资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职业教育水平的高低,科学合理的职教师资培养体制,可以保证职业教育水平的高质量[3]。现代学徒制作为在高职院校中逐步实施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2.1 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资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中提到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是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同时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的中级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专业资格考评员资格)者[4]。目前高职院校中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他们往往拥有某些行业特许的初级资格证书或专业资格考评员资格,应该称为“双师素质”教师。他们熟知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但在实践技能方面有所欠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也很难进行深入辅导。实施现代学徒制后,教师先向企业师傅学艺,并与学生同岗训练。通过企业实践,教师能迅速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掌握企业的生产流程及技术,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很好地转化为教学项目,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2.2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2014年10月10日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司长魏洪涛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旅游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中表示:我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每年本科、专科、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毕业生近37万人,但全国旅游业每年新增就业约50万人,旅游企业人才存在着13万人的缺口。世界旅游组织也曾提出“高质量的旅游服务、高素质的员工、高质量的旅游”的口号。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急需数量足够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5]。现代学徒制注重师徒间的技能传授,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目的就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学生在企业一线参加实践,真实面对职业环境,按企业的标准进行学习和工作,通过师傅的指点,把所学技能在企业中不断实践,反复练习并巩固,自觉培养和提升职业能力。

2.3 提高学校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水平

目前,企业“招工难”“用工荒”,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客观存在,提升学校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刻不容缓。现代学徒制的办学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学校应根据企业或行业要求,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这种校企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把行业的需求和教学内容结合、企业生产和教学过程对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3 现代学徒制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

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教师以“双师素质”为主,教师持教师资格证和行业认可的从业资格证书,并不真正具备行业或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和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笔者在对江苏省旅游高职院校58位专任教师调研中发现,具有行业许可的中级技术职称证书的教师仅10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占17.2%,“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这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与企业的生产实际脱节。

3.2 师资结构不合理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场所不再局限在课堂和实训室,而是要走向企业。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不仅是专职教师的责任,也是企业师傅的责任。现代学徒制需要比例协调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还停留在松散的校外实习阶段,缺乏深层的融合。很多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派遣优秀的技术人才来学校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很多兼职教师在企业的工作任务繁重,不能全身心扑在学校教学上,兼职教师的数量也严重不足,师资比例不协调。由于高校录用教师的学历要求较高,大多数教师已达到硕士研究生学历,理论素养较高,但因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无法把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在教学上,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水平较低,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影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3 师资队伍不稳定

专任教师往往身兼多职,教学工作之外还要承担许多学校事务,例如班主任工作、科研工作、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等工作,很难长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大部分兼职教师的收入与在企业中相比差距很大,企业中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另外,高职院校生源不断下滑,教学难度不断加大,很多专任教师的付出与获得不成比例,教学频于应付,没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4 现代学徒制下师资队伍的培养路径

师强则学生强,实施现代学徒制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关键。现代学徒制需要既有教学经验又熟悉岗位技能的师傅。目前,只有通过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的优势互补才能满足现代学徒制对师傅的要求。《意见》中提出,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要共同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2]。

4.1 建立顺畅的校企合作机制

企业师傅、徒弟(学生)和学校教师是现代学徒制的三个主体,教师是校企合作中联系学校与企业、师傅与徒弟的纽带。真正发挥好教师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对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对教师和企业师傅围绕现代学徒制的建设共同学习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学校应出台教师到企业锻炼的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建立教师到企业锻炼的科学评价制度,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发挥好教师的纽带作用,使之常态化。

1) 学校出台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政策。目前,随着生源的减少,部分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大幅缩减,教师的课时也在减少,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机会增加。高职院校应出台政策,积极鼓励教师脱产到企业锻炼,把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计算为工作量。

2) 学校建立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科学评价制度。教师到企业锻炼结束后应有一个周期性的评价考核机制检验其效果。一个周期性的评价考核机制不应局限于教师下企业锻炼结束时,而应延长至下企业锻炼后实施的一轮或几轮教学周期。评价考核的主体应是本校教师、企业专家和行业协会共同组成的评价团队。评价考核的内容既包括教师在企业的表现和所学技能,也包括学生在现代学徒制下的学习效果。评价考核的对象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

4.2 打造校企联合的“双导师”队伍

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确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专任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企业最新生产技术不了解,教授学生的知识过时,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企业兼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他们由于工作繁忙经常不能系统地完成教学工作,很难将技术革新、实践操作高质量地传授给学生。只有通过校企联手,一方面打造专任教师成为具有技术特长的师傅,另一方面打造企业技术人员成为具有教师专业素质的师傅,建成校企联合的“双导师”队伍,使专任教师职业化,兼职教师专业化,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 实施“优秀教师进企业”计划,选拔校内优秀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更新理论知识结构,学校应鼓励校内优秀专任教师到企业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社会。专任教师做好企业与学校的桥梁,使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更深入。开展教师与学生同岗锻炼,既能及时处理学生在实习中的各种问题,又使教师以学生实习的标准跟着企业师傅学习。教师在帮助学生顺利实习的同时,也提升自身技能。教师深入企业锻炼,能及时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进而根据企业生产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将课程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删减和补充,以课程改革的形成推行现代学徒制,使其获得可持续发展。

2) 实施“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加强企业兼职教师的培训。学校和企业应长期实施“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聘请企业有特长的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进入课堂,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承担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实现专兼结合。既帮助校内专任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企业要重视兼职教师,真正解决好企业师傅到学校的后顾之忧,利用优惠政策和经济报酬保障兼职教师在学校和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培训资源在兼职教师开课前对其进行有关教学的基础性培训,上课过程中定期为兼职教师举办培训和沙龙活动,使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广泛交流,学习教学管理经验。企业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工作,与专任教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等。

4.3 获得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及经费的支持

西方国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现代学徒制,使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生产力形成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关系,被视作是其二战后实现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6]。

西方国家的现代学徒制为我们推广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参考,要借助国家顶层设计排除实施中的障碍,营造良好的氛围。国家在经过充分调研,听取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意见后,制定有关现代学徒制的政策与法规,鼓励行业和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建设,确保现代学徒制的法律地位,并从法律角度明确企业和学校、学生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保障企业和学校的利益。为提高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政府可以给予企业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的优惠,使企业在参与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收益,进而长期投入运行。此外,政府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广泛宣传,加大试点力度,鼓励职业院校、企业和学生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高公众对现代学徒制的认可度。

[1] 李传伟,董先,姜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5,28(2):53-57.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 2014-08-27)[2017-08-27].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s7055/201408/t20140827_174583.html.

[3] 刘晓萍.德国职教师资之重:“师傅”培养制度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12.

[4]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EB/OL].( 2004-04-27)[2017-08-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0404/t200404 27_110099.html.

[5] 杨载田,屈中正.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4):56-59.

[6] 牛晓燕.德国职教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4.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双师师资队伍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专任教师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