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探论

2018-02-08 11:42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

韩 雷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并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总书记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并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在十九大报告中文化自信一词出现了5次,足见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文化自信思想呢?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化自信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要对其进行精当的审视,应从其生成逻辑、表现形式、实践路径和现实意义四个层面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形成对文化自信的科学认知。

一、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思想内容宏大,具有很强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这一文化自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空中楼阁或理论上的玄设,而是有着特殊的生成逻辑。

(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所关注的焦点

政治、经济和文化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基本框架。但政治和经济又都属于文化范畴,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着文化,也就是说,政治和经济相对于文化自身来说更具有显在性,人们更能通过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来感知一国的文化。其中,一国经济的发展与该国被世界的认知程度成正相关。一国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该国获得他国认知(了解)的机会也就越大,进而形成对该国文化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飞跃式发展,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更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国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平台。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2001年,中国GDP占全球的4.1%,而到了2011年,中国的GDP已经占到全球的10.4%。[1]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再一次迎来腾飞,但中国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排他”,相反,中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所释放出的诚意和善意得到了积极回应,如英国愿与中国共同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2]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也指出中国的努力“使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包容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3]尤其是十九大报告中所展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更是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本国经济提供了科学的镜鉴。孟加拉国主流英文报刊《金融时报》为此专门撰文指出,从习近平的十九大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将继续打击腐败,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国际社会中所赢得的种种赞誉正在吸引更多的关注。在此基础之上,2014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提出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 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文化合作和竞争,“把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向世界”。[5]

(二)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

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包容性的张力,能够与异域文化共处的同时,始终保持自身的特色,而不被同化。中华文化在与异域文化的互动中,不断使异域文化中国化。如佛教这一源自印度的外域文化,传入中国后,作为中华文化根基的儒家思想虽然在某一历史时期受到挑战,但儒家思想的根基却没有被撼动。反而,佛教自身却在不断的被中国化。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包容性能够使得中华文化在与外域文化的互动中取长补短,互增互益,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世纪之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救亡图存的要旨,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同马克思主义进行有机的结合,相继提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等具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式,为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引。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力度促进我国文化发展,不论是理论建构,还是现实操作上均有重大突破。

在理论建构层面,为进一步提升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中提出了“中国梦”这一凝聚万千中华儿女合力的文化命题。为增强人民群众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于2013年和2014年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现实操作层面可以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部分,前者指称的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文化项目,后者则侧重于文化与经济相结合所产生的效益。在文化事业方面,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 3117 个,全年总流通人次53036 万;群众文化机构 44423 个,全年组织各类活动 147.20 万场次;博物馆 3658 个,接待观众 71774万人次。[6]

二、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主要表现形式

文化自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国家层面来看,各国对文化自信的表现形式也是大相径庭,但也有着彼此间的共性,即突出本国的自身特色。提升一国文化自信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更加客观、科学的表现形式来体现这一自信。

(一)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价值诉求

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是提升民族合力的需要,也是提升民族合力的必然选择和价值诉求。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范围广袤,内容多样,但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至关重要。

“中国梦”的提出使得文化自信更具中国特色,使得中国的文化自信有了自身的发展平台,能够有效摒弃西方消极文化的影响,在更大范围内提升人民群众之间的认同,形成民族合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文化自信提供良好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四个方面论说了什么是文化自信以及如何进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为社会发展进行了价值规约。

(二)“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的共在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主要是通过中国自身的实践来体现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也会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彰显自身的张力。

1.“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的共在,为解决地域之间的发展问题和国际间的争端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国传统“丝路精神”与“和合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够让世界在这一实践中感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

2.“一带一路”与命运共同体的共在,为地域间的协调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前者为沿线各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良机,该计划可通过推动规模约达9000亿美元的投资,促进增长和发展——在中亚和东非,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大大维护稳定。[7]后者则强调国与国之间彼此共存的状态,能够使得国与国之间在交往之初便形成一种相濡以沫的心理共识。

3.“一带一路”与“命运共同体”所彰显的是合作理念,而非条件式契约,更不是一种有代价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镜鉴。

三、习近平加强新时代文化自信建设的实施路径

文化自信是一个科学的命题,但问题是如何使这一命题常葆生机和活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文化自信同文化的繁荣复兴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四个方面给予详细的释解,为如何促进文化自信提供了方案。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9]为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意识形态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界说。第一,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第二,“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0]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能够使得文化自信具有坚定的方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核心地位,使得中国文化在同异域文化的互动中有自己的“主心骨”。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于文化自信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种理论建构,又是一种现实的实践方案。在理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诉求之间得到融通;在现实层面对国家的发展目的、社会发展的应然状态以及作为公民价值观的树立一一作了规约。除此之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加强社会转型期的“心态治理”,因为心态治理就是一个价值领域的治理。[11]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心态变化多样,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尤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展国家更容易受到发达国家思维方式、发展理念以及文化等的影响,进而降低本国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拉美陷阱、苏联解体等世界范围内的剧变无不都与这一心态上的嬗变有关。也正因如此,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文化建设上的顶层设计达到凝心聚力的目的,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具信心。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12]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也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确切地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3]探索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以新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其发扬光大。这样才能尽显文化自信的中国底蕴。

加大力度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诚信意识,使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和执行者,因此,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对于提升自身的为民意识、做好模范带动作用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一词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化命题,它与传统意义上的硬实力(如军备和工业技术等)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侧重于一国的文化体系的优质与否,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附加值,即“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生命力、感召力。”这也不难看出,文化成为展现软实力的最佳载体。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对提升文化软实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1.坚持文化自信能够为文化软实力的建构提供宝贵的资源。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一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为文化软实力的建构输送不断的资源。

2.坚持文化自信能够使得文化软实力形成比较优势。各国文化本身就有特殊性,进而使得各国的软实力有所不同,进而在国际比较中展现出自身的优势。

3.坚持文化自信能够为文化软实力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心理指数。众所周知,文化软实力的实现有着两种机制,外部认同机制与内部认同机制。外部认同是文化软实力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内部认同是文化软实力得以实现的基础环节。在实现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内部认同起着关键性作用,其中,行为主体对本国文化的信心则是决定因素。文化自信以一种间接性的心理契约在行为主体的思维中植入一个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信任暗示,使得行为主体能够更加自觉的去认同本国文化软实力。

(二)进一步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蓬勃发展的坚实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马克思主义应同一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即刻就本国化,相反马克思主义应在与一国的传统文化互动中,才能使其本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便遵循着这一路径。坚持文化自信才能从传统文化中提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所需的“养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契合之处。在哲学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汉代王允所著《论衡》一书中同样提到“物质”一词,尽管有朴素主义之嫌,但不能否认二者在哲学观点上的契合。在政治经济学方面,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的论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规律。中国古代经济巨著《盐铁论》通过对当时社会状况下盐与铁两种商品分析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政治、经济作用。在科学社会主义层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未来的社会状况进行了科学、客观的描述,并通过详实的论证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指归。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则用大同社会对人类社会最终的发展状态进行了描述,为此康有为还著有《大同书》一书。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资源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得以蓬勃发展的坚实动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格的最佳诠释,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的对接。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共性。如《易经》中对事物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描述,如“与时消息”,此之“与时消息”便是与时俱进之意。在王安石的政论性文章中出现过“经济基础”一词,这就给人们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专有名词提供了参照。再如,传统文化中对人民的关切与唯物史观中有关人民的论述也有着诸多相近之处。众所周知,传统文化在表述上以言简意赅、用词简练著称,这无疑就为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参照。

(三)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文化作为一个外延宽泛的名词,可以同其他人化现象进行融合,形成各式样的文化样态。文化自信同样是在强调产生于中国特有文化氛围内的各种文化样态的自信,这样才能免于沦为他国的“附庸”,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梁漱溟曾指出:“其实一民族有今日结果的情景,全由他自己以往文化使然。”[14]目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得到普遍关注,这与中国5000年灿烂的文化历程休戚相关。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应展现出一种文化的自信,积极、主动的去传播本民族的文化,使本民族的文化体现出新的时代风格,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在新的发展时期,在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更应显示出独具特色的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从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再到航天精神、抗洪精神等无不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精致展现。唯有文化之自信才能为道路自信、体制自信、制度自信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提供真正的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