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日报社,新疆 哈密 839000)
画龙重在点睛,好的新闻标题就是一篇新闻的点睛之笔,不仅能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兴趣,还能给新闻本身增色,令主题更加鲜明,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如何制作出鲜明生动又引人入胜的新闻标题呢?这是需要我们新闻从业者终身学习的一门功课。笔者认为,制作新闻标题固然需要深厚的基本功和厚积薄发的灵感,对于接触新闻行业不久的从业者来说,不妨从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中借鉴学习新闻标题制作的技巧。以下就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报纸读者已进入“读题时代”,即通过阅读新闻标题快速获取资讯。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稿件的高度浓缩,因此新闻标题务必言简意赅,切忌字数多,过长。笔者认为,新闻标题最好不要超过13个字,一般来说,10个字左右最为适宜。如果标题过长不利于读者阅读,不便于读者从标题中提取新闻信息,对读者的吸引力就会相应减弱。从排版的角度看,标题过长往往会导致版面的视觉效果下降。
要制作一个精练的标题,就要保证在准确把握新闻要义的前提下,舍弃一些不必要的叙述,把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要素“拎”出来作为标题的主题,如果认为需要加入一些吸引读者的细节叙述,可以再制作一个副题或引题。
例如,笔者在编辑2018年6月1日《哈密日报》2版的一篇消息稿时,多次更改消息标题,越改越短,越改越精练。这则消息主要讲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访惠聚”工作队驻哈密市伊州区乌拉台乡乌拉台村工作队的同志,带着自己的孩子与乌拉台村少数民族农牧民的孩子“结对认亲”,共同欢庆“六一”儿童节的事。当时,全区范围内各单位的党员干部与当地各族村民广泛开展“结对认亲”活动是一个大背景,对少年儿童来说,“六一”儿童节的联谊活动以“结对认亲”为主题具有民族团结的意义,其次,作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的孩子来说,他们对父母驻村工作的辛苦有所了解和理解,并愿意以父母为榜样,是值得提倡的。记者原稿的标题是《乌拉台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的孩子和当地村民的孩子结亲》。笔者认为,这样的标题太长,且平铺直叙,毫无新意。第一次笔者将其改为“‘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带孩子来结亲”,尽管字数少了,但觉得不准确,也缺乏亮点。第二次笔者又将其改为“工作队给村里的孩子带来新朋友”,感觉有了亮点,但仍然不够准确,没有突出“新朋友”的特殊身份。最后一次笔者认真修改了消息正文,发现消息正文中有一个孩子接受了采访,但主要是谈过“六一”儿童节的感受,没有提到他爸爸的驻村工作,笔者立即联系记者,补充采访后,将被采访对象的语言整理修改为:“我爸爸在离家100多公里的乌拉台村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我觉得爸爸的工作很辛苦但很光荣,今天我跟爸爸一起来到他驻村的地方,和这里的小朋友结亲,我们一起过‘六一’。”这样一来,笔者以小孩的视角,将这则消息的标题主题改为“我在爸爸驻村的地方结亲”,再加一个副题“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过‘六一’”,这样一来,就感觉标题既精练又准确,也有了亮点。
所谓“接地气”就是要鲜活生动。好的新闻标题除了自身的新闻价值外,总是运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力图口语化表达,贴近读者的感受,使之产生共鸣。
制作“接地气”的标题有多种方式,从句式上说,可以运用疑问句、感叹句、引语等句式,从用词上说,可以借用方言民谚或修辞手法,让标题更生动。
例如,2018年1月21日《北京晚报》一篇消息标题“雪啊雪,你好意思让北京人一次次白白仰望星空吗?”,就是运用疑问句式,表达北京人的盼雪之情;同样是写雪的,2018年1月29日《华商报》的消息标题“为何昨日一城寒冬半城雪,难道我们不在一个西安?”,也是运用疑问句式,表达西安人盼望大雪天气转晴的心情。这样的标题就很“接地气”,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又如,《人民日报》2017年的获奖好标题“主席同志,请您检阅!”,短短八个字,掷地有声,展现了我军昂扬自信的风貌。再如《新文化报》的标题“姚主席这次看你的了!”,只看标题,可能想不到正文来自于新华社通稿《姚明当选篮协主席》。上述两个标题就是运用了引语,表达朴素真挚的感情,深受读者喜爱。
再如,笔者在2017年4月25日《哈密日报》制作的一则通讯标题“新疆巴郎有个河南娘”,标题中运用了当地少数民族对青年男子的爱称“巴郎”和汉语中对母亲的俗称“娘”,文中讲述了河南援疆女教师无私帮助新疆维吾尔族贫困学生的故事,这样的标题对体现新闻价值产生了良好作用。
笔者认为,标题的语言口语化才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果新闻标题中用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那它就是一个失败的标题,因为读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好的新闻标题要保证小学没毕业的邻家大婶也能看得懂,才能谈得上“接地气”。
运用修辞手法能够更有效地使标题“接地气”。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不仅让标题生动形象,还能让标题如同一件艺术品,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在使用修辞手法制作标题的同时,必须保证恰如其分。比如2018年6月6日《哈密日报》2版一则通讯的标题“伊吾出了个‘刘玛瑙’”,正文中讲的是一个爱好去戈壁滩捡拾玛瑙,并且收藏、加工玛瑙的刘姓老人,这个标题就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将老人的名字用“玛瑙”代替,既生动活泼,又突出了主题,为新闻本身增色不少。
再如,2017年2月8日《人民日报》上的一则标题“修建一座桥,远比砌一堵墙要好”,引用正文中针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冲击,墨西哥学者的观点,表明媒体的观点。这则标题也运用了修辞手法。其中“桥”和“墙”用得妙,有对比,又分别有暗喻,“桥”代表的是沟通,是合作,而“墙”代表的是隔离,是排斥。
网络热词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它具有新颖、趣味、流行性等特征。作为传统媒体,报纸的新闻标题如能巧妙运用网络热词,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读者感到亲切、轻松,无形中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比如,2017年3月13日《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别让孩子们‘压力山大’”,“压力山大”就是网络热词,用这种诙谐的语气表达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大,提出为学生减负的建议,易于被读者接受和产生认同感。
再如,笔者在2017年3月10日《哈密日报》编辑的一则图片新闻,图片描述了哈密市某社区居民纷纷在一幅题写“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书法作品上摁指印,标题最终定为“我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点赞”。“点赞”就是一个网络用语,表达居民对国家民族团结政策的认可和赞同,同时他们伸出大拇指摁指印的样子就像在点赞,一语双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运用网络热词也要有所取舍,读者容易接受诸如“给力”“点赞”“吐槽”这样的网络热词,但对于“老司机”“撩妹”这样的热词就可能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反感,因此在使用网络热词时切忌选择有偏见、贬损等不正确价值取向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