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日报社,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地处新闻资源并不丰富的祖国西部边陲却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克拉玛依日报》,曾引来全国媒体同行惊异的目光。许多人询问我们有何诀窍,实际哪有什么诀窍,如果说有的话,就是:地市党报能不能办好,办报方略是关键;办报方略定得好不好,实践效果是例证。《克拉玛依日报》创刊于改革开放后的2005年2月1日,至今才走过14年的风雨历程。14年来,《克拉玛依日报》践行本土化、精品化,持续出特刊、办活动,主动变思路、促融合,以“做新闻事业的主力军,做文化产业的生力军”为己任,媒体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稳步提升,在探索地市党报办报方略的道路上探索出自己的一条路径。
报社的独特作用与价值,就在于具有舆论引导能力,而舆论引导能力是要以有规模、有价值的本地新闻为重要依托的。因此,克拉玛依日报人把本土化作为办报的根本,把不断增强舆论引导能力作为自身发展的中心工作。
以《克拉玛依日报》为例,日报创刊时每期16个版,随后扩大至每期24个版,黄金期经常出32个版。如果以5年的平均数来看,日报每期至少有10个版以上的本地新闻和本地作者稿件。以每个版平均三千字计算,每期日报本地新闻、本地作者稿件在3万字左右。
14年来,日报以规模庞大的本地新闻,详细记录了克拉玛依城市、克拉玛依油田的历史,帮助市民清晰、准确、全面地了解了城市与油田的发展与进步,获取了和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的各类有效信息;日报刊发的数量众多的本地作者的文艺作品、社会评论、学术论文,构筑了克拉玛依人的精神家园。
克拉玛依日报人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把日报办成一张都市化、群众化的党报,自觉地以国内办得好的城市日报为学习对象、对比尺度,以狠抓单篇作品的质量来保障报纸的整体质量。
首先是深入学习,给全体编采人员购置历年的《中国新闻奖作品选》,要求人人认真研习精品。其次是建立制度,要求各编采部门每年必须做出一定数量的精品新闻。再次是反复实践,引导编采人员按照获奖新闻标准,不断定题、不断创作、不断修改,把“精益求精”作为制作精品新闻的根本要求。
经过多年来的捶打和磨练,日报制作精品新闻的能力大幅提升。从全疆范围来看,日报2014年一年就有4件作品获得新疆新闻奖一等奖。从全国范围来看,日报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都有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2014年一年,日报就有两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
杂志化的主题式特刊是日报最具独创性的产品,它围绕重大问题、重大活动进行集中式、大规模的报道,以精美的铜版纸或轻涂纸印刷,装订成杂志样式作为报纸其中一叠随正报发行。
日报创刊第一年,就推出了96个版的主题式特刊《克拉玛依,五十岁的青春油田》,受到热烈欢迎。此后,这类特刊的推出就成为常态。近14年来,日报共推出了《克拉玛依演义》《生命线》《油田家族》《第一代》《天山南北观大潮》《丰碑——庆祝克拉玛依油田60华诞》《喜欢克拉玛依的66个理由》等52本主题式特刊,总版数达3518个。如果以每个版面三千字计,那么,这些特刊相当于总字数超过一千万字的关于克拉玛依的系列专著,汇成了一部活生生的克拉玛依历史。
主题式特刊在舆论引导中所起的作用,决不是单篇的新闻所能比拟的。主题式特刊的制作,也极大地延长了新闻的寿命,把报纸由易碎品变成了收藏品、珍藏品,而这些特刊也成为构筑本土文化的独特厚重的文化产品。
克拉玛依日报人坚定地认为,日报不仅是党委、政府、全市人民的耳目、喉舌,而且是党委、政府、全市人民的参谋、助手;日报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者、记录者,而且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创造者。秉持这样的理念,举办文化活动、经贸活动就成了日报顺理成章的行为。
多年来,日报自觉运用自己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举办了汽车文化节、品牌汽车展、准噶尔大讲堂、本土英华——本市文学艺术家作品系列品评会、春之声诗歌朗诵大赛、新年音乐会、马头琴专场音乐会、婚庆商品博览会、时尚名品博览会、北疆区域商品博览会、家装博览会、双十一购物节、群星跨年演唱会、中秋庙会等文化经贸活动,目的就是要直接参与、促进我市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一场场文化经贸盛宴给略显冷清的克拉玛依带来了阵阵喝彩声、喧哗声、欢笑声。他们像一场场春雨,坚持不懈地滋润着克拉玛依处于萌芽状态的本土文化与文化产业。
在这些活动中,汽车文化节被中国节庆委员会和人民网联合评为全国最受百姓喜爱的节庆活动之一。
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以及对全市的重大活动进行宣传造势,是市委机关报的职责,是市委机关报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的主要工作。克拉玛依日报人经过探索与实践,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系统的宣传造势模式。
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迅速全面解读、隆重鸣锣开道、高端访谈造势、专栏跟进追踪、持续解疑释惑、坚持年度备忘、适时总结回顾、自觉外向取经。这一模式的运用,在日报对城市转型战略实施的宣传造势中得到了全面、完美的体现。
到目前为止,城市转型战略的实施已给克拉玛依带来了显著变化,克拉玛依的产业结构已发生了明显的改观,城市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一座现代化的高品质城市已经魅力初显,不少市民对这一战略的态度已由当初的不解、冷眼旁观转变为由衷的认同、积极的参与。这一成就的取得,可以说与日报主动地、自觉地、巧妙地、持续地提供的舆论保障是分不开的。
多年来,克拉玛依市的所有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举办期间,克拉玛依日报社所属媒体都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在很多重大活动的举办过程中,基本上今天开幕,第二天日报就会推出十个以上版面的报道进行立体展示,这样快的速度、这样大的规模,让很多外地来宾感到十分惊讶。近年来日报对信息化国际论坛、石油石化装备展、中巴经济走廊论坛、全国教育研讨会等重大活动的报道都是如此。
随着新闻传播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媒体行业与时俱进的发展,日报人以党性原则为准绳、以新闻专业主义为路径,紧跟新闻业改革的步伐,工作目标从力求办好一张报纸,变为办好报纸、网站、微信、APP、手机报等媒体集群。
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日报人围绕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履行好“五大重任”,即媒体集群化、报道专业化、经营公司化、业务融合化、薪酬绩效化。
媒体集群化,就是要在新的媒介生态中,努力办好纸质媒体,努力办好有发展潜力的新媒体,形成新老俱全、品种多样、有机组合的媒体集群。报道专业化,就是无论办纸质媒体还是互联网媒体,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专业主义精神。经营公司化,就是像追求报道专业化一样,要努力追求经营创收工作的专业化。业务融合化,就是要努力使报纸业务与新媒体业务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是要努力使新闻业务与经营业务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薪酬绩效化,就是要建立健全适应不断增强舆论引导能力需要的内部激励机制,尽最大可能激发团队的生机与活力。
媒体融合的思路与理念决定着媒体融合的进度与效果。在坚定履行“五大重任”的进程中,报社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共生共融的路上越走越近。
近5年来,在人口基数少的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日报》发行量最多达到3.2万份,在全市有效发行范围内人均10人拥有一份报纸,已连续在中国传媒大会上荣获金长城传媒奖。克拉玛依网日均点击率最多曾长期保持在100万次左右,2014年荣获全国地方网站最具影响力品牌奖。克拉玛依日报微信平台2016年在第六届互联网品牌大奖评选中荣获“全国最佳微信公众号”称号,平台关注人数长年保持在8.5万人以上。“嗨克拉玛依”客户端在2017年上半年中国西北地区媒体APP总下载量排行榜中位居第16名、全新疆排第4名。这些成绩,都说明日报人不仅只是能把各种媒体办起来,而且能把各种媒体办好、运营好。
按照以上的办报方略和具体举措,克拉玛依日报人14年来始终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总结,朝着创造“六个一流”的目标(即:在全自治区、西北地区乃至更大的区域创造一流的融合媒体集群,一流的舆论引导能力,一流的传媒经营能力,一流的传媒运营团队,一流的现代传媒品牌,并由前述五个一流组成一流的区域传媒集团)努力奋进。新时代,我们会更加努力,谱写更加辉煌的时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