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00)
现如今,我国的汽车行业已摆脱了多年以前那种落后的局面,在这方面获得的技术专利在当今世界也可以算排的上号。一些企业在盈利的同时,也会注重履行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汽车从生产到使用再到回收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与技术研发产出[1]。现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部小车,其耗费的资源可想而知是非常巨大的。首先就是对于石油等资源的使用。本来石油作为一个非可再生能源,本身就显得弥足珍贵。汽车行业的发展更是给当今全球的石油储备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一些企业开始考虑到这个问题,预想到未来石油不再能够支持汽车的运行,便开始了对于汽车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其中,一汽集团在混合动力的研究下了很大的功夫,对于生产研发基地的建设投入巨大;另外东风汽车瞄准了“氢”这一清洁能源,大力推广它在汽车动力能源中的应用。还有一个现实就是,像如今在深圳,我们可以看到公交车都是比亚迪这一品牌,究其原因,正是比亚迪汽车企业收获到相关动力的独有技术专利,并将其运用到实践生产和日常使用中。既方便了人民群众,也降低了能源损耗与环境污染。像这些企业,都很好地体现了汽车厂商在社会责任上的勇敢承担。另外在环境保护的领域,比如奔驰和宝马等很多高档汽车制造企业都组建了一个环保车型的研发部门,以期未来生产出无污染低成本的车型。另外如丰田等厂商则另辟蹊径,选择加大对植树造林的支持力度,通过这一方式减少空气的污染,又增加了国土的绿化面积。另外像现代等企业帮助城市进行污水处理设备的迭代更新,这些做法都很好地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当然,不仅是针对环境的治理,对于人民的生活改善,许多汽车制造厂商也有很大的投入。比如当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时,像地震与泥石流等,很多汽车企业都对政府的救援与灾区修复与重建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管是救援车辆的捐赠,还是相关物资的提供,抑或是财政的支持,都表明了他们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但实际上更多的汽车厂商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需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义务。在他们看来,如果花钱去履行企业责任,会对他们的财政产生较大的负荷,甚至会影响其盈利能力。很显然这种眼光是非常短浅的,对于车企的长远发展没有一点好处。有些企业也只是愿意去做一些大众都看得见,却实际上并不用付出多少的伪公益性活动,甚至还有些车企连这个也不愿意做,只懂得从市场索取利润,从不回报。要知道一家企业的规模越大,盈利水平越高,其承担的责任就会相应地提高,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另外一些车企制造的车质量也不能够得到有效保证,比如广为人知的“大众断轴门”事件让人背上直冒冷汗,作为中国受众非常广泛的一家企业,其麾下的一些车型质量不能够得到保障,这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也丧失了社会责任的履行义务。总之,只有怀着一颗对于自己客户,对于人民群众认真负责的态度,多干好事、实事,才能满足对于车企社会责任的基本保障。
当然,现如今之所以存在这种并不开朗的局面,并不是车企一方面的原因。实际上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社会责任地主动承担也没有成为一种广泛的良好风尚。另外市场的变动也是一方面原因,比如,当市场趋于饱和而不景气时,大部分车企的销售量自然提不上去,那它又如何保证其盈利能力、如何养活企业的员工呢?无非是采取降低车辆本身的成本,这就很容易影响到其质量。最基本的质量要求都无法得到保障,何谈其他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承担呢?还有就是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还不算发达。在整个社会不够先进与文明的情况下,导致车企的企业文化不会很高,这就造成了他们责任落实的意识不够强烈。综上几个方面都会造成整个汽车制造工业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埋没。
车企的第一社会责任便是通过自身的战略发展,为整个行业提供更好的竞争平台,由此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二便是在技术方面发力,一方面增强国家在此领域的技术,在世界上得到更多的话语权,另外一方面则是提高我国的品牌形象,从而在海外获得更大的市场。其次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各个汽车企业需要调整好关系,不会发展到恶意竞争的局面。企业与企业的良好互动,不管是对于其技术的更新,还是社会影响力的提升都有着莫大的好处。其三,则是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负责任,踏踏实实做好车,做让人民放心的车。总之在这些努力下,车企需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竞争能力;二是改善整个市场的监管环境;三则是提升民族影响力,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2]。
在企业的起步时期,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较小。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稳固自身,在整个行业活下来。这就需要企业尽可能地多获取经济效益。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在合法的基础上进行。这个时期,没有高强度地支持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是可以被原谅的。此时相信当地政府会对企业进行引导与鼓励以及一些政策上的适度放宽。车企只需要抓住机遇,好好发展,便是对于整个行业、对于整个社会能提供的最大帮助了。当企业慢慢地成长起来时,其应该发展自身的核心产品,在具备一定规模时,社会责任相应变大,不单只是对于企业本身的发展,对于其员工,对于消费者也需要提供基础的保障。这就需要企业正确面对消费者所处的地位,以其为主导地位,对其负责,不会为了自身短暂的效益而做出伤害消费者的举动。最后当企业发展得较为强大时,应该利用自身在整个行业的领先地位,实现反哺。利用自身高新技术促使整个产业向好向快发展。另外除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以外,还需要承担社会公益、慈善的责任。为整个社会的进步贡献出一份力。那么如何实现上述的要求呢?这就牵涉到一个发展的战略问题。首先可以凭借媒体的传播作用,向大众和其他车企普及关于社会责任的知识,并做出表率作用,从而构建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责任体系。同时也可以多与政府进行合作,向一些利民工程进行投资,为广大人民造福,这也能够提升企业的正面形象,对于其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就是在汽车制造环节也需要达到相关国家标准。从零件的加工,到整车的拼装都需要做到公开透明,不使用劣质零件,保证材料的环境友好度。这些都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当然,如若哪个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多向国外的相关企业学习,解决自身的不足。
那么如何保证企业会按照要求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呢?首先有效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从政府和人民群众两方面入手[3]。一方面政府积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才能构建车企行业的相关标准,将其限定在有效的规则当中。另外一方面则是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监督,以消协等组织作为纽带,切实规范车企的行为。如有些车企作风非常不好,以次充好,坑害消费者,那么便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批评与宣传。这样便会降低大家被坑的可能性。这个企业将没有立足点,最终也只能消失在浪潮之中。长此以往,所有车企将会得到一个明确的信号:只有认真做好自己的产品,履行好相应的社会责任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才会得到人们的青睐。这样的话,整个行业的风气自然得到改善,到时候还会怕责任的落实不到位么?
现如今人民对于汽车制造行业的相关厂商并不满意,他们认为很多车企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义务。相比于其他行业来说,汽车制造业更是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据数据表明,汽车制造业在参与测评的十四个行业中处于极度落后的地位,这反映了人们对其的评价较低。而改变现有局面,需要政府、车企的共同努力,人民也有权利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笔者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样的局面将会被有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