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心衰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2018-02-07 19:55沈素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常规护理综合护理

沈素红

【摘要】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老年心衰患者中的价值进行专业评定。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住院的老年心衰患者中,选取88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基础组44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44例实施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满意度及LVEF、LVEDD。结果:基础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55%,低于干预组的95.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基础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1.29±2.36)、(43.59±2.16)分,明显高于干预组的(41.29±2.31)、(39.47±4.1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LVEF和LVEDD分别为(53.65±2.54)%和(50.32±2.12)mm,优于基础组的(44.93±2.16)%和(55.20±3.10)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出现心衰症状的老年患者,选择实施综合护理方案,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预后效果,可推广。

【关键词】 老年心衰;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满意度; 心理状态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0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2-0106-02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患者病情发展的最后结果,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全身无力等,该疾病在我国不仅发生率比较高,而且预后较差,护理干预对于其预后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1-2]。为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老年心衰患者中的价值,本研究共入选88例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住院的老年心衰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住院的老年心衰患者中,选取88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基础组44例,年龄65~81岁,平均(73.00±1.21)岁;男24例(54.55%),女20例(45.45%);病程0.6~8年,平均(4.50±0.89)年。干预组44例,67~83岁,平均(74.10±1.03)岁;男23例(52.27%),女21例(47.73%);病程0.6~8年,平均(4.10±1.23)年,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基础组44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案:进行病理知识的灌输,将发病因素、保养方法、药物服用、药物不良反应等叙述清楚,并告知其服药注意事项。(2)干预组44例实施综合护理方案:①心理干预,大多老年心衰患者极易受病情的影响而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个体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告知患者诱发疾病的因素、治疗的措施、应注意的事项等,以拉近医患关系,通过予以放松疗法、深呼吸等,以缓解不良心理情绪[3];②锻炼护理,依照患者身体情况为其制定出个体化的运动方案,运动内容包括打太极、跳广场舞以及快步行走等,循序渐进地进行,以患者无疲劳感为宜,每周运动三次,每次运动的时间保持在半小时,其后依照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加大运动量;③饮食护理,依照患者身体情况为其制定饮食规划,确保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满足日常所需,对热量进行控制,尤其是胆固醇的摄入[4];此外,每日摄取的食盐不得超过5.0 g,重度心衰患者每日盐量不超过1 g,同时还要多进食新鲜的水果蔬菜,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④健康护理,通过发放疾病宣传手册、视频教育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老年心衰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以提升患者及家属的重视程度,进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5];⑤睡眠护理,嘱咐患者加强睡眠护理,予以睡前温水泡脚以及睡眠时倾听音乐等措施,确保其心态处于放松状态,缓慢入睡,并使其睡眠质量得到提高。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定[6]。(2)科室自主对干预服务满意调查表进行制作,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非常满意>85分,65分≤满意≤85分,不满意<65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3)临床指标:护理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基础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55%(35/44),低于干预组的95.45%(42/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LVEF、LVEDD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LVEF及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LVEF、LVEDD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的LVEF、LVEDD均优于基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在心血管科临床上,心力衰竭是多见于老年人群中较为危重的疾病,对于心脏疾病而言还是最后一道“难关”,且对于患者而言,对其的干预若不及时,不仅会对其生活质量有着不利的影响,而且还极易并发其他危重症,对于患者的生命也会形成巨大的威胁,要加以重视。笔者调查得知,目前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的致死率与致残率仍较高,心衰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仅跟治疗方式有着重要的联系,护理方式对其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要优化护理措施。endprint

综合护理方案始终强调“综合”,要求护理人员完善自身干预措施,除了能够给予患者正确、正规地用药、饮食方法指导外,该种护理模式还能够根据患者自身生理、心理及社会等特点而实施针对性、个体性的护理服务,进而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疾病,促进患者康复[7-9]。而在具体护理操作中,需加强对患者的锻炼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护理以及睡眠护理等措施,不仅能使患者形成科学的睡眠习惯、运动习惯以及饮食习惯,还能自行监测自身病情,并且认知到疾病复发征象,以防止疾病复发,除了可以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心脏组织功能状况及时改善外,还能确保其康复效果的提升,从而提升其满意度,通过改善其心理状态,确保其疾病得到缓解[10-11]。除此以外,由于老年患者大多都会担心自身疾病影响家人生活,并为子女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使其心理压力过重,所以要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在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的同时,使其内心恐惧得到及时、有效地克服,并且促使患者以良好情绪面对治疗,有助于改善其SAS及SDS评分,确保其LVEF指数以及LVEDD指数及时恢复。此次对两组老年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综合护理方案后,基础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55%(35/44),低于干预组的95.45%(42/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1.29±2.36)、(43.59±2.16)分,高于干预组的(41.29±2.31)、(39.47±4.1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LVEF及LVEDD分别为(53.65±2.54)%和(50.32±2.12)mm,优于基础组的(44.93±2.16)%和(55.20±3.10)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满足谢赫男等[12]的观点。

综上所述,对于出现心衰症状的老年患者,选择实施综合护理方案,可改善其LVEF、LVEDD,在提升满意度的基础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提升其预后效果,可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徐丽芹.探讨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7):207,123.

[2]肖万玲,易云兰.延伸护理对老年心衰病人自我管理和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5):2375-2377.

[3]江发英,黄浩.7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强护理的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5):522-524.

[4]李丽娥,朱丹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特征与舒适护理干预效果[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4):262-264.

[5]张谨超,张惠娟,李玉妹,等.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老年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降钙素原水平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1):1092-1094.

[6]刘玉芹.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188-190.

[7]左玉姣,刘厂辉,王春兰,等.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行运动康复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5):3684-3685.

[8]熊丽丽,张颖,苏增锋,等.心踝血管指数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效果中的评价与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6):1444-1446.

[9]成爱滨,周艳芬,袁晓玲,等.健康教育在护理老年心衰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4):2168-2169.

[10]张舒.对老年心衰患者进行辨证式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4):164-165.

[11]李红丹.老年心衰89例的循证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57.

[12]謝赫男,戴付勤,张雷明.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7):4499-4500.

(收稿日期:2017-05-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常规护理综合护理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