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轶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人的身体素质,由很多方面组成,其中包含灵敏度、速度、柔韧性以及力量等等。同样,身体素质的好坏,也和这些方面相关。这些细节表现在人们正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同样,体育活动也会体现细节。人体素质的好与坏,和父母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这只是一方面,遗传是先天的,后天的身体养成也有一定的关系。后天的因素大概有:日常饮食习惯、日常饮食种类、日常运动情况、锻炼情况等等。其中不是说运动,就可以改善身体素质。要通过正确的运动方式、运动量,来进行身体素质的提高。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都会伴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这两者的身体素质变化速度,是可以理解为同步进行的,没有快慢之说。但是绝大多数的男生身体素质,要比女生偏好一些。7~12周岁的年龄段,身体素质的变化是比较突出且明显的。13~15周岁年龄段的身体素质基本会趋于稳定。根据身体素质所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难看出,之前城乡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会有较大的不同,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基本保持一致。
目前,我国青少年视力问题,已经成为家长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样,视力问题,也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一种表现。全世界已经把视力问题所带来的病症现象称之为“现代文明病”[1]。一些高度近视的父母,会把近视不同程度的遗传给孩子。其他导致青少年近视的因素,还有很多。像是不卫生用眼、日常学习工作坐姿不正确、长时间观察近距离实物、没有适当缓解眼部疲劳、长时间阅读较密集的文字、视线范围光线太强或者太弱等等,都会影响视力,包括日常学习压力、学习量,也会导致青少年视力受影响。当前教育压力,日渐增长,据往期数据显示,每年的青少年近视比例和人次,都在逐年提高。其中中小学近视增长幅度是最大的,中学生排名第二。可见,青少年视力问题将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引起更多部门和人员的关注,从而得到缓解和改变。
肥胖的标准,是根据年龄、身高、性别、体重而测出的比例,从而和同样条件下健康的身体数据所对比,得出的是否肥胖的结论。根据肥胖程度,也会有不同的分类。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肥胖症的现象也逐渐增多。伴随着肥胖的日益影响,会给身体本身带来其他的影响。肥胖带来的并发症,在成人后会发展成高血压、肥胖症,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2]。严重者,甚至有冠心病和糖尿病。所以在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就该引起家长注意。做好身体健康预防: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规划生活学习时间。通过一些体检数据表明,女生的肥胖率这几年是有所缓和且下降的,但是男生的肥胖率增长较为严重且问题突出。根据不同的性别,对美的定义的不同,从而也会导致男女肥胖比例不一。但是不管如何,还应该保证身体健康成长。前文提及的饮食问题,暴饮暴食、油炸食品等等,会对肥胖的产生,增加概率。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在当下国家迅猛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将是多么的重要。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不单单是学校问题,家庭问题,更有可能引起各个层级和领域的高度关注。健康层面、教育层面、国家发展层面,等等,缺一不可,都要关注。且必须要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改善策略,从而杜绝此类问题和现象的发生。
从目前我国各校教育体制层面进行剖析,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倡导教育理论的改变。之前是应试教育,现在要改成素质教育。尽管已经提出新的教学理念,但是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教育习惯、教育背景已经养成,很难短期内从根本上按照此教育理论进行下去。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里程碑上历程如此,这种转变,在学校层级、家长层级,都很关注青少年成绩、升学等问题,因此很难改变,是现状也是当前各方各面所无法改变的一些情况。就目前学习课程安排,很多地区的体育课程、户外运动课程等都被陆续取消或者其他课程占用,用来补课、上补习班等等。
从教育因素来看,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我国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真正把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列入课程计划的是国家教委、卫生部1990年共同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从国家层面对青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提出了特殊保障,增进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2001年,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7年,“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随着国家及各省市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文件的不断颁布,学校也越来越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培养,学校的运动场馆及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体育教学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3]。
从家庭环境因素来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初的环节,家庭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轨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家庭对于体育价值的认知息息相关,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体育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城市的不断深入,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逐渐呈现小型化、核心化的新型家庭模式,教育理念也随着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更多的是体现在物质生活和家庭环境的创造上,而忽略了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温室的花朵们”怕苦怕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体力劳动家长都舍不得让孩子做,大包大揽地代劳了,甚至连最基本的体育活动都怕累到孩子。很多家长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觉得体育运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徒劳无功,不如去培养一些艺术特长更有价值。正是家庭的这种错误的体育观念干预和阻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致使青少年的体质越来越差。家长一味加强智力教育和投资,而忽略了对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即使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但是也很难坚持到终点线。我们经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锻炼才是提高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全社会各阶层要齐心协力,切实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逐渐形成健康、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让体育健身真正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当中,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