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敏华 杨 鹔
随着国家对再生资源行业的日益重视,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产业化于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6年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约 270万t,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捡和综合利用产业链已经启动建设;纯涤类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实现产业化应用;建成年利用5 万t废旧纺织品生产汽车内饰和空调外壳生产线;浙江苍南地区、无锡江阴等地已经建成了纺织废料回收基地和废旧毛纺织品的综合利用集聚区。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产业化正在到来。但与此同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标准化滞后,缺乏产品技术标准、质量分类标准和检测标准等, 尤其是废旧纺织品行业存在标准严重缺失的情况。
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产业涉及回收、分类、加工处理和销售等环节。目前我国存在回收渠道少、加工技术落后、未形成产业链、再加工品价值低、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标准体系,促进产业标准化,对于规范行业发展,加速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产业化实际是指产业走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之路,而标准化就是市场化、产业化的前提。通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使产业中的各方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指导并规范行业的全部活动,使生产模式由家庭作坊式向专业化分工合作的方式转变, 建立上下游产业链,进而产生集聚效应,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基地,达到产业化发展的目的。
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标准化可以促使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产业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通过标准化,科学地设置回收渠道、回收网点,保证产业原料供应;提高分类技术、再加工技术;开发再加工品利用渠道、加强销售管理等,形成高效的生产、协作和管理方式,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再加工品附加值,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都在废旧产品领域制定了标准,这些标准对于规范行业发展、加强管理和协调贸易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德国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有慈善回收、商业回收和生产者自愿回收,其他欧洲各国设有专门的回收箱;分拣技术有手工分拣和自动分拣两种形式:手工分拣能分拣出350多个品种。自动分拣,采用红外线、自动化控制和声控技术设备,能分拣出纯棉、纯毛和纯涤等废旧纺织品。
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等都在不断地摸索改进中。通过标准化,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技术和管理标准,使科技成果快速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从而加快行业的发展进程。
在我国,对于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社会接受程度不高,很多人把废旧纺织品当成是“黑心棉”,而灾民对捐赠的二手服装也不一定愿意接受,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有多种,缺少标准是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缺少清洁消毒方法、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法及监督管理等系列标准,因而无法说明废旧纺织品再加工制品与黑心棉的区别,无法证明产品安全卫生、性能良好、生产过程符合国家规范要求。要改变行业目前的形象,必须依靠标准化。只有在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全过程建立标准体系,才能使检测有依据,拿出有说服力的检测数据,产品才会有合格证明,工作也会更规范;才能涌现出先进,树立品牌;才能有法可依,打假治劣,从而规范市场,优化发展环境;才能告诉消费者,这个行业、这种产品在有效监管中。
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应从产品的回收利用角度考虑, 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分析, 针对产品的设计、回收、分拣、加工处理和流通等各个阶段,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技术规定与约束要求,从而指导规范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活动。
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建设,以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系统分析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技术活动范围、经济利益分析、管理要求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力求做到完整配套, 充分体现体系的整体性。另外, 这些标准之间存在着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应协调一致, 互相配套, 构成一个完整、全面、一体和均衡的标准体系。
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产业基础标准和综合管理方面的标准应包括术语、分类、检验检测方法、回收利用综合评价和回收利用产业管理等方面的标准。
制定部分基础和管理标准时,可以参照相关国外先进标准。国外开展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时间较早,标准比较先进。如英国于2005 年生效的《废弃物分类条例》,要求按照废弃物编码向废弃物生产、运输、处理部门发放经营许可证,同时确保废弃物生产、运输、处理部门在废弃物的存放、处理、保存和丢弃的合法性、合理性、安全和卫生。
为了使产品在“生命”后期能被回收利用,产品在生产时不能采用影响回收利用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为此应推荐可用的工艺规范,制定材料回收利用率的评价和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等标准。规定不能采用的工艺方法、不能使用的物质及其限量;规范配件、装饰物的使用;明确材料的回收利用价值和可以采用的材料组成;规定在产品上标记回收信息等。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阶段应规定回收网点、回收渠道的设置及回收流程等要求;制定回收设备、回收物品运输储存和回收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标准;也可以规定捐赠产品的质量条件。
废旧纺织品来源广,种类多,需建立广泛的回收网点和渠道。可根据不同的来源或不同种类,采用分类回收的方法,规定回收方法和回收流程,提高回收利用率。
捐赠产品的质量要求应包括清洁卫生、外观、包装和检测等方面。
废旧纺织品的分拣阶段应制定分拣流程与分拣质量控制、回收率评价及对分拣企业的管理等标准。
废旧纺织品种类繁多,纤维成分组成复杂,来源广泛,污染程度、损伤程度不一。必须将它们细致地区分开来,以便合理分配其用途,使它们的价值得到尽可能地利用。故此必须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分类标准,规范分拣流程,控制分拣质量。对分拣企业要进行质量考核,进行严格管理,避免资源浪费。
目前,废旧纺织的回收主要有三种方法:物理回收、化学回收和能量回收。对不同的再加工方法,应分别制定再加工处理工艺技术、设备、环境要求、生产管理及对加工过程的评价等标准。
对于利用物理法回收材料的生产方式,应当规定清洁、消毒等方法,对金属辅料的处理进行规范,防止粉尘等污染环境,同时尽可能降低回收利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针对利用化学法回收材料生产方式,应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使其符合环保规定,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对于用能量法回收材料的,应对回收方法进行规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能量,减少焚烧时产生有害物质。
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应对最终填埋或焚烧等处置方式进行规范,以减少环境污染。
GB/T 32479—2016《再加工纤维基本安全技术要求》是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领域唯一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规范了再加工纤维及制品的安全性能,它不是产品标准,没有包含使用性能。故,建议分别制定再加工纤维、纱线、面料及各类制品的产品标准,还应规定再加工制品标签表示方法,包括再加工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由于再加工纤维及其制品存在纤维短、纤维细度偏差大、强力小、易脱毛等缺点,制定标准时应重点关注。废旧纺织品再加工制品不同于普通的新纺织品,应规定在标签上注明再加工产品。应规定再加工制品纤维含量表示方法,因其成分的不可控制,它无法满足现行的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标准要求。
针对可直接使用的用于流通或捐赠的二手服装,应规定清洗、消毒方法,制定产品技术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规范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包装、标识及运输储存等内容,以确保二次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应针对旧货销售制定相应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管理规定。
根据《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2017—2018年)》中指出的“发展壮大团体标准……优化标准供给结构,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的要求,对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废旧纺织品加工利用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等产品技术标准,建议采用团体标准或者企业标准的形式制定,便于随技术进步而及时更新。
废旧服装的二次使用,是资源和价值最大化的利用方式。欧洲各国废旧纺织品的主要利用途径是作为二手服装销售和捐赠,其利用量超过总利用量的50%以上。我国基本没有二手服装销售市场,故建议国家应尽快加强旧衣物流通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培育发展我国旧衣物流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