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使命

2018-02-07 10:38丁晓强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总书记

丁晓强 赵 静

(1.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闵行 200241;2.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杨浦 200092)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同时,也提出了要担负起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进步的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命题。新的文化使命的命题,贯穿于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的全部内容,是这些论述的核心精神。新的文化使命提出的逻辑基础是什么?如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新的文化使命的目标是什么?这是需要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文化自信:新的文化使命的认识基础

新的文化使命的提出,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了文化自信问题。2016年7月1日,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文化自信”,形成了“四个自信”,并且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1]。这一表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内涵及其作用与价值的新思考。

第一,从几千年历史文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文化的基础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1-2]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显然,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停留在静态的、片断的状态中看待文化,而是将其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进行思考。文化总是与人类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交融。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本质属性,人通过实践与自然界发生联系,自然界在经过人的实践改造之后,就“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成为“人化的自然界”[2-1]。人类正是通过能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自身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从历史发展的维度上讲,文化是人类历史与生俱来的,一种文化的形成,归根到底是其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创造的产物。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中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积淀物,本身构成了中国国情和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中国现实的社会存在。而作为人的精神的创造物及其表现形态的道路、理论、制度等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生长在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土壤中,以深厚的中华文化为滋养。

文化传统是影响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4-1]所以,他提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4-2]

第二,从人的精神力量的内涵把握文化的内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化的系列论述中,多次提到“民族血脉”“文化基因”“精神基因”等概念,深刻说明了一个民族能够薪火相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文化基因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思维方式或价值观的总和,它是反映某种文化基本特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说:“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5]“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4-3]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长河中没有中断过。纵观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每当中华民族历经劫难之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都能焕发出最深沉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迎难而上、浴火重生。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革命文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自强不息的品质,同时在革命实践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无穷的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1-3]

第三,从人的解放与发展的角度揭示文化的根本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这一唯物史观出发,围绕实践的人民主体性问题和人民是根本性力量来阐释文化的持久力量。文化是一定群体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活动的产物,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思想创新只有汲取文化营养,建立在一定群体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获得一定社会历史实践根基,并得到一定的社会认同,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文化观念,一代一代传递和继承下去,发挥它们持久的力量。正如哲学家冯契的哲学命题,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把理论转化为现实力量。也就是说,当一种思想和理论成为人们的思维习惯,处事和生活方式,成为文化的内在认同,才能真正成为现实力量。

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发展,现实力量的彰显也是人的力量的彰显。马克思曾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2]“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他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6]只有让文化融入道路、理论、制度之中,内化为人的素质,转化为人们自觉行动的过程,才能发挥其更持久的力量。人民群众在推动实践发展的现实创造中,又不断推动道路、理论、制度的新发展。所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1-4]。

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文明发展、人的精神力量积淀和人的主体实践三个方面把握文化内涵,把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结合起来,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文化自信,正是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经验以及由此内化为民族意识并成为现实实践内在精神动力的文化的认知和自觉,是对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化及其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蓬勃生命力的强烈信心。所以,增强文化自信,是新的文化使命提出的认识基础和逻辑起点。

二、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和进步:新的文化使命的行动方针

如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要求,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7-1]。同时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1]的文化发展方针,将三个坚持贯穿于文化发展过程之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这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魂,以时代问题为导向是内在动力。

第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也就是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的,要弄清楚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对我们民族生命力的确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基和命脉,“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掉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5]。在今天,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体现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底气和定力。有着5000年历史的中华文化,历经浴火重生,正逢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将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世界文明作出新的伟大贡献。

第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文化创造。文化不是静止的、封闭的,而是发展的、开放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必须随着时代的变革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近代以来,中华文化曾经陷入困境,中西文化论争伴随着中国近代以来思想文化发展的整个进程,如何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关键性问题。正如瞿秋白所说,“无民族性无世界,无动的民族性更无世界”[9]。马克思主义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从进入中国开始即引发了中国近代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重大变革,它与中国文化结合,赋予中国文化以新的性质,使中国文化在近代以来社会的激烈变革中,得到了更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10]

必须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作为理论,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在更新中国文化的同时,又具有了中国的形式和中国的气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所以,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地位,是坚定中华文化立场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在不断推动实践创造中不断实现文化的创造。

第三,以时代问题为导向推动文化进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性发展。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现实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它不仅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创造性转化,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1]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问题意识,针对新时代文化发展中的问题与态势进行了部署。根据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化以及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因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7-1]。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这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集中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5]。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联系起来,让中华民族追求崇高道德境界的传统薪火相传。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造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作品,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要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文化创造,在解答时代问题的实践中追求文化进步,这是新的文化使命的行动方针。

三、开辟2 12 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新的文化使命的崇高目标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就要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而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1-6],这是新的文化使命的崇高目标。

第一,努力增强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发展放在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上,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繁荣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7]。“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8]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不仅需要建设经济强国,同时也离不开中国精神的凝聚,中国价值的认同以及中国力量的彰显。

要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重新阐述了浙江精神,提出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在上海工作时对上海精神作了补充,形成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聪明睿智、大气谦和”。他系统地概括了各个时期的革命精神,例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关于中国精神,他认为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4]两个方面。2018年3月,他指出中国精神有四方面基本内容,这就是“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这些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魄、强国之魂,直接支撑着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要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1-9]。他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其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10];其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11];再次要用各种文化形式,生动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靠机制保障,用法规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

要致力于凝聚中国力量。“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4-4],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13亿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只有将先进的精神和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内在追求和道德准则,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做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才能以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积极彰显中华文化的世界性意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7-2]为人类谋求和平与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文化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1-3]他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解决当代世界的问题提供启示。他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12]所以,“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5]。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国文化的建设对世界的价值和贡献。他说:“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成功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感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客观看待当代中国价值观念。”[1-12]他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13]

第三,努力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国文化的创造与创新,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推向21世纪需要中国文化的涵养。所以,新的文化使命还意味着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要“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4]。

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创造中,特别重视对社会历史的实证研究。1879至1882年间,晚年的马克思又留下数百万字的《古代社会史笔记》和《历史学笔记》,以进一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对东方社会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尤其是《古代社会史笔记》,其内容包括除欧洲以外的广大亚非拉地区,具有较浓厚的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色彩,因此又被称为《人类学笔记》或《民族学笔记》。他曾经明确地反对“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15-1],指出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理论“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15-2]。东方社会的社会规律问题只能根据这些国家历史文明的发展特点作出判断。马克思在笔记上十分重视东方各国土地制度及其演变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反对用西欧模式说明和概括一切。他晚年对欧洲以外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各古老社会形态的研究,对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以及东方革命与西方革命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认为是对马克思思考的一种延续和重要解答,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社会中的革命实践得到了丰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展。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16],这就要研究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现实,这就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有机结合,使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形式、中国气派。

20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针对新的时代主题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现成结论是不够了,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发展的实践中探索。所以,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具体化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中国的新实践创新发展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系统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17]。他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1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需要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形式,更需要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内涵,还需要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对人类进步的贡献。这也意味着中国文化建设,走出了近代以来只是对于西方文化的刺激作出被动反应的历史阶段,具有了主体创造精神,更具有全球视野与世界胸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又一次有机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的实践中得到发展,使得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元素,使得原来以西方文化为主要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更具有了世界普遍性。

新的文化使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命题,突出了文化理论、精神和价值在变革社会历史实践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力量。其包含的第一层使命就是要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供主体力量,其包含的第二层使命则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伟大实践中推动文化自身的创造、发展和进步。文化使命与历史使命,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中,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命题,贯穿于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的全部内容,是这些论述的核心精神。

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也是新的文化使命的崇高目标。理论本身是一个文化形态,规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向21世纪,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