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人”要求与“两山”理论实践

2018-02-07 08:24肖剑忠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基层群众

□ 肖剑忠

2006年5月2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联系点——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与村里干部、党员座谈时明确提出,农村干部和党员要争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值得关注的是,在习近平先后五次赴淳安调研考察期间,每次都语重心长、不厌其烦地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指示,包括要求淳安县坚持既要金山银水又要青山绿水、抓生态立县、在生态建设上当好示范、保护千岛湖水资源、发展旅游、发展“四叶经济”(竹叶、茶叶、药材、桑叶)等。习近平在淳安及省内其他地区多次调研考察的经历和指示,经过理论升华形成了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两山理论”。习近平在同样的时空分别就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需要我们深入探析“四种人”要求与“两山”理论实践之间的深刻内在关联。

一、必须把握“四种人”要求与“两山”理论实践的内在关联

习近平在淳安县下姜村提出的“四种人”要求是着眼于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其“两山”理论实践是着眼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要实践领域——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大致说来,前者着眼于主体,后者着眼于客体。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要创造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带领。“四种人”要求和“两山”理论实践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统一于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伟大实践,两者还有着多方面的相同性。

其一,它们共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深谙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掌握运用辩证思维。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四种人”要求和“两山”理论都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四种人”要求中,既有对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又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既有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要求,又有对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要求。在“两山”理论实践中,既有对经济建设的要求,又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既关照现实,更着眼长远。在一定意义上,“四种人”要求和“两山”理论都表明了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都是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研究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成果。

其二,它们共同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发展道路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对国外发展经验的借鉴,提出了“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四种人”要求和“两山”理论都渗透着和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四种人”要求突出反映和强调的是协调和共享理念;“两山”理论突出反映和强调的则是绿色、协调理念。也正是因为“四种人”要求和“两山”理论契合和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因而,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四种人”要求和“两山”理论都有其实践价值,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其三,它们共同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评判者。“四种人”要求和“两山”理论都体现了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执政理念和群众立场,都注重发挥群众主动性、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方面反映了习近平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坚持,另一方面也是习近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改革和建设的成功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二、必须按照“两山”理论实践的要求努力当好“四种人”

在我国已经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必须按照“两山”理论实践的要求当好“四种人”。

1.坚持绿色发展,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2018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这自然要求农村党员干部选择污染小、能源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产业。这样的产业会因地区环境、经济基础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这10多年来淳安县下姜村党员和村民逐渐退出了养猪和砍伐树木等生态成本高、附加值低的产业,重点发展竹子加工、蚕桑、茶叶等传统特色产业,以及葡萄、草莓和水蜜桃等现代高效农业,2011年以来更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等现代服务业[注]笔者调研笔录,2017年4月19日。;国内不少地区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业,这同样是绿色产业;有条件和有资源的农村地区也还可以发展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乡村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等等。其次要求农村党员干部提高致富本领。即便农村党员干部选择了绿色产业,其自身也有个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致富本领的问题。进入新的产业意味着面临新的未知世界和经验空白,这一问题必须也只能通过学习才能解决。特别是对于一些信息闭塞、居民年龄结构老化、居民文化水平偏低的地方来说,当地农村党员干部开拓新领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使用新工具的迫切性更强。例如,电子商务可以极大扩展销售半径、迅速实现供需对接,其对农村绿色产品销售、乡村旅游、民宿等产业发展助力效果显著,故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必须学习掌握互联网技术,成为电子商务行家,让互联网+助推绿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再次要求先富的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在走绿色发展之路过程中,同样需要农村党员干部带领其他群众共同迈向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要通过分享成功经验、共享技术平台、一对一传授、提供种苗甚至借给启动资金等方式,帮助本地其他群众共同致富。最后要求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支持本地绿色产业发展。发展绿色产业有时不仅要求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喝“头口水”,而且要求他们带头“让让步”“吃吃亏”“冒冒险”以配合和支持。像淳安县下姜村的党员干部为了支持本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为了给其他不敢冒险的村民“趟趟河”,都是带头流转土地[注]笔者调研笔录,2017年4月19日。。正是因为看到党员干部带头探索,当地村民才打消顾虑纷纷跟上,如今全村共流转土地310多亩,有力地推动了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2.树立文明新风,引领社会风尚。长期以来,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农村党员干部树立文明新风提出了诸多普遍性要求,例如远离黄赌毒、不搞铺张浪费、讲究卫生等。2018年1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既在宏观上提出“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要求,又在微观上提出“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等具体要求。农村党员干部要当好“四种人”,除了践行这些普遍性要求,还必须根据时代需要和生活环境需要,践行一些新的特殊性要求,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真正树立文明新风,有效引领社会风尚。这些因为“两山”理论实践而提出的特殊性要求和文明新风,涵盖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主要包括:(1)使用清洁能源。这些清洁能源包括煤气、天然气和沼气等。像淳安县下姜村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指导和帮助下,广建沼气池,普遍使用沼气这一清洁能源。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应大力推广天然气这一既清洁又便宜的能源。不管如何,都应尽量拒绝使用和加快淘汰使用烟煤和柴火等污染重、能耗大的传统能源,以免污染乡村环境。(2)禁止野外用火。农村党员干部应带头做到并教育引导亲友邻居文明祭奠、文明上坟,禁止野外用火,禁止焚烧稻草和麦秆等,以防引发火灾,污染空气,破坏生态。(3)减少烟花鞭炮燃放。考虑到近年雾霾严重、空气质量恶化污染的实际,农村党员干部应带头同时教育引导亲友邻居遵守地方政府的烟花鞭炮管理规定,尽量减少烟花鞭炮燃放,以免加重空气污染和环境恶化。(4)分类处理垃圾。鉴于城乡各地垃圾种类越来越多、垃圾增长越来越快、垃圾污染越来越重的严峻形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应转变老观念、克服老习惯,改变原先的垃圾随手扔、垃圾混着装、塑料垃圾随地焚烧的做法,养成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包装、分类处置的新习惯。(5)建设美丽庭院。农村党员干部应积极配合支持清洁村庄(社区)创建和美丽庭院建设,通过多植树多种花多打扫,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和污秽,扮靓家园,同时指导和帮助亲友和邻居美化庭院。(6)圈养畜禽。农村地区至今仍有许多村民养鸡鸭鹅等家禽和养猪狗牛等家畜。农民群众饲养畜禽固然有其生产生活的需要,但也应避免污染环境。故而,农村党员干部应自觉做到圈养畜禽,自觉做到定时定点拴绳遛狗,同时教育引导好周边邻居和自己亲友养成圈养畜禽的文明习惯,不当环境的污染者和破坏者。

3.注重人与自然和谐,营造宜居环境。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农村党员干部要当好“和谐引领人”,不仅要带头做到孝老敬亲、和睦邻里、公正办事、团结党员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基层组织权威,促进基层社会的家庭内部、邻里之间、党群干群之间等各种人际和谐,而且要在“两山”理论指导下,在“两山”生动实践中,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要点有:(1)注重居住环境的科学规划。一方面,基层党委政府及村级组织必须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布局,合理安排村庄的各种功能空间,科学建设村庄的人文生态,使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农村党员、干部必须带头遵守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而不能对自己网开一面、谋求特殊待遇。(2)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每一位农村党员干部在生产生活中都应带头做到并教育引导亲友邻居不滥伐林木、不滥施农药化肥、不毁坏花草植被、不滥捕鱼虾、不破坏水系、不污染水源、不随意倾倒有毒有害垃圾,等等,营造一个看得见绿水青山、听得见鸟叫蛙鸣、引得出诗情画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4.满足群众物质和生态需求,增加群众获得感。“两山”理论实践强调了人的物质需求和生态需求的均衡和统一,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这就启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为了当好“群众贴心人”,必须同时注重和满足群众的物质需求和生态需求,不断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支持度。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民众的物质需求强于生态需求,然而,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泛,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不断觉醒、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态需求越来越强,有时甚至超过了物质需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向往同样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种形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必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聆听群众的呼声,顺应群众对物质和生态的同等强烈需求,关注群众在生态方面的美好生活向往,将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作为事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具体的利益问题,积极向上表达诉求、传递呼声,尽快使之纳入村级组织或上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在发展绿色产业、退出污染产业、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推广清洁能源、开展厕所革命、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加大投入、采取举措、积极作为、带头示范,最终实现让群众舒心、让群众满意、让群众支持的目标。

三、必须按照“四种人”要求大力培养农村党员干部

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力量,是基层党委政府干事创业的主体力量。在我国已经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培养掌握“两山”理论、推进“两山”实践、符合“四种人”要求的农村党员干部。

1.放宽视野、严格标准,选好农村党员干部。培养农村党员干部首先要把好准入关。受社会精英大多往上层流动、往城市流动的社会流动规律影响,农村地区的精英存量较少,能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的好苗子较少。有鉴于此,选好基层党员干部要放宽视野、严格标准,从返乡年轻大学生、大学生村官、年轻务工创业者等群体中选择那些视野较开阔、文化水平较高、观念较解放、创业致富能力较强、爱乡之情较深的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提拔为干部。比较而言,这些源自基层的社会精英更能带领群众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更能在获取经济效益过程中兼顾生态效益。像高效生态农业和现代民宿经济,如果不是视野开阔、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组织创业、引领发展,往往难度很大、阻力很大、成功系数很低。另外,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特别强调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和严格政治标准发展党员。这一要求落实到农村选拔干部和发展党员的实践中,就是必须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政治关口,必须通过广泛的个别谈话、深入的实地调查、多方面的听取意见乃至必要的网上调查等手段,选准干部、育好党员,防止那些功利心重、总想以权谋私、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根本利益、毁祖宗田、砍祖宗树、吃子孙饭的动机不纯分子混入党内、当上干部。

2.瞄准短板、突出实践,育好农村党员干部。培养农村党员干部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基于知识更新的迅速性、能力本领恐慌现象的经常性、知识能力需求的全面性,不仅农村老党员老干部需要加强教育,新党员新干部同样需要加强教育培训;不仅需要加强创业致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的教育培训,还要加强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培训。具体言之,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党员干部往往存在现代农业科技、互联网技术、现代企业经营艺术、现代管理方法、现代文明习惯、环保意识等方面的知识、观念、能力的不足,因而必须通过选派科技指导员、开展点单式基层宣讲等举措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开展培训,以补齐他们的短板;年纪较轻、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党员干部则往往存在坚定党性、熟悉民俗、熟悉方言、跟群众拉家常、对群众做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欠缺,因而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以补齐他们的短板。此外,总体而言,农村干部党员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较缺,这一短板同样必须通过教育培训以补足。无论是针对哪一类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哪一类的教育培训,都必须突出实践性,亦即必须做到注重为实践而培训,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例如,有一技之长、先富起来的党员干部可以一对一地指导帮助缺乏一技之长、没有富起来的其他党员干部;善做群众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也可以领着不熟悉群众情况、不善做群众工作的新党员新干部,逐一登门拜访和互相介绍;遇上居民纠纷,老党员老干部也可以带着新党员新干部亲临现场、一同参与;可以邀请实战经验丰富的网商为那些不懂电子商务的农村党员干部集中教学,通过现场演示和手把手地指导,以尽快为农村干部和党员插上电子商务的技术翅膀。可以肯定,通过越来越多类似的“现场教学”、实践训练、亲身体验,新党员新干部必能很快成长为素质全面过硬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

3.遵守制度、强化监督,管好农村党员干部。管理和监督是培养党员干部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对于以始终保持先进性为追求的党员和手中掌握大小不等权力的干部来说,这种管理和监督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管党治党不力、全党政治生态恶化,城乡基层也出现了不少“小官巨贪”现象,农村干部党员中涉黑涉恶者也非个案,农村党员干部违规占地办厂、违法施工、违法排污的案例新闻舆论节目多有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和向基层延伸,多种针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制度越来越完善,基层党员干部管理和监督的制度漏洞越来越少。因而,在当今形势下,要管好基层党员干部,最根本的就是严格遵守和不折不扣执行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和修订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重要党内制度,强化党内监督,尤其是党内的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领导对下属、党内的纪委、组织部等专职部门对其他部门党组织的监督。联系到基层实际,尤其要重视用好以下四种监督武器:其一是巡察制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正式明确了巡察制度,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当推动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使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我国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得以建立。近两年的实践表明,巡察制度在强化对基层干部管理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方面成效十分显著,因而,必须坚持好这一制度,用好这一制度利器。其二是环保督察制度。从2016年开始,随着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建立,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央环保督察组实现了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首轮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查处了许多环保违法案件,追究了不少领导干部的责任,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制度绩效世所公认。如今随着环保督察制度的常态化,随着环保督察工作的向下延伸,这一制度必将为我国农村干部和党员践行“两山”理论、为我国农村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三是谈心谈话制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国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都把这一制度纳入其中,作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这一制度要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其他普通党员经常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不仅肯定成绩、给予鼓励,更要板起脸孔批评、指出问题缺点、剖析问题根源、提出改正方向和改进办法,以便能及时地对基层党员干部扯扯袖子、提提领子,使得他们坚持“三严三实”,既干净又干事,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其四是组织生活会制度。这一制度不仅要求基层党组织每年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会,更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真刀真枪交锋、毫无保留揭露、大胆坦荡解剖,使得全体党员干部有过则改、无则加勉。上述数种制度武器如果能经常用且用得好,则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必能时时受到组织和党内其他同志的监督,而不逾矩不违纪不犯法。如此,基层党员干部也就必然始终成为发展有思路、致富有本领、品行有嘉德的群众贴心人。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基层群众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党员干部新书架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