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格执法

2018-02-07 02:01郑礼华湖南省政府法制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司法 2018年8期
关键词:严格执法行政法治

郑礼华(湖南省政府法制研究中心主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一步强调了“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刻认识坚持严格执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严格执法的基本内涵和具体举措,切实将严格执法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

一、深刻认识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

坚持严格执法,是形成高效法治实施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严格执法”“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搞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全面依法治国,重在执行落实。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厉行法治、严格执法。只有严格执法,全面依法治国才不会变成一句空话。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为什么讲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执法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问题仍然突出,老百姓深恶痛绝,必须下大气力解决。

坚持严格执法,是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关键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关键标志,行政执法成效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最直观、最普遍、最可信的“一根标尺”。如果做不到严格执法,达不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的“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章得到严格实施,各类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和制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行政违法或不当行为明显减少,对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的目标,到2020年也就无法如期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会受到影响。

坚持严格执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二、准确把握严格执法的基本内涵和具体举措①参见郭声琨:《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7~101页;袁曙宏:《建设法治政府》,《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8页;傅政华:《奋力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人民日报》,2018年5月15日 11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要强调,严格执法也要强调,不能畸轻畸重。”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严格是执法基本要求,规范是执法行为准则,公正是执法价值取向,文明是执法职业素养。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目标,明确了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保障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准确把握严格执法的基本内涵,要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具体要通过六个方面的举措来实现。

(一)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推进执法重心向市县两级政府下移,把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调整出来的人员编制重点用于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大幅度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商务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支持有条件的领域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科学配置行政强制执行权,提高行政强制执行效率。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

(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制定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健全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告知、罚没收入管理等制度,明确听证、集体讨论决定的适用条件。完善行政执法权限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执法机关之间的权限争议,建立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三)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将执法创新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效率。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完善网上执法办案及信息查询系统。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加快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情况通报等制度,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五)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健全纪律约束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逐步推行行政执法人员平时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执法人员职务级别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规范执法辅助人员管理,明确其适用岗位、身份性质、职责权限、权利义务、聘用条件和程序等。

(六)加强行政执法保障。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的氛围。对妨碍行政机关正常工作、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责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理。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公正行使职权,不得让行政执法人员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事情。行政机关履行执法职责所需经费,由各级政府纳入本级政府预算,保证执法经费足额拨付。改善执法条件,合理安排执法装备配备、科技建设方面的投入。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严禁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三、贯彻落实严格执法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推进严格执法,关键在于动真格。只有动真格,才能见实效;只有动真格,才能树威信。严格执法,就要树立起法治的威信。让不守规矩者,尝到法治的厉害;让遵守法律者,尝到守法的甜头;让法治在人民群众中、在领导干部中赢得公信。2017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有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责成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3名负有领导责任的省级干部和15名相关责任单位的负责人被严肃问责,其中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4名责任人被撤职,此事件对环保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

推进严格执法落脚点在“严格”上,但是要做到“严格”,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具备系统思维和全局思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严格执法”,重点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执法的立场问题,杜绝执法上的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和个人以权谋私。立场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坚持严格执法,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立场上弄明白为谁执法,出发点一歪,提什么要求都没有用。执法最根本的是为人民执法。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立场的背后有认识问题也有利益问题。端正执法的立场问题,要在思想上下功夫、在惩戒上做文章。一要让执法者具备应有的职业良知。要通过培训教育,培养执法人员的职业良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良知来源于职业道德。要把强化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认识到不公不廉是最大耻辱,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版,第97页。”二要让执法者树立应有的法治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干警要把法治精神当作主心骨,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一是一、二是二,不偏不倚,不枉不纵,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当然,在当今社会中,这样做有时是要付出代价的,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一些切身利益,甚至受到种种威胁。但为了党和人民利益,该坚持的就要坚持,要相信公道自在人心。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版,第98页。”三要把纪律严起来。把各项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法律责任,以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抓“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巡视工作的作风和精神严格落实到位。让搞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提心吊胆,让执法违法、不作为、乱作为的没有容身之地。

(二)要坚持保障发展,理顺执法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纠正“严格执法阻碍经济发展”的错误认识。现在还有一些地方领导对严格执法的认识,停留在“执法就是找茬”“执法阻碍经济发展”的层面。少数地方党政负责人公开不支持严格执法,甚至阻碍严格执法。

这里涉及法的源头问题。实事求是地讲,目前不少法律制度和政策文件本身确实就存在问题,需要系统性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有的制度不切实际,规定的标准过高、程序过繁,导致违法问题普遍,执法部门只能选择性执法。例如,有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规定,方圆多少公里不得用火、不得采石,根本不考虑群众的承受力与实际可能性。不少经营者反映长期处于消防违法的状态,因为严格按照消防法的某些标准,无法拿到消防许可证。制定不切实际的制度,其实就是人为制造违法。不少基层干部想要谋发展,但是在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下,最后却不得不知难而退。因为很多项目走完所有法定程序需要大半年;一项用地审批,可能几年都批不下来;还有各种禁止性规定。

另外,存在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法治意识不强的问题。推进严格执法,要纠正领导干部尤其是关键少数在政绩观上的偏差问题。要在用人导向上,让干部真正树立起科学的政绩观,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领导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让干部认识到“抓法治也是抓发展”;在绩效考核上,杜绝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搞层层加码,应加快设计领导干部推进法治建设实绩的考核制度,强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支持和保护严格执法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充分发挥用人导向和绩效考核这两根“指挥棒”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转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真正把严格执法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要坚持科学激励,着力解决执法动力不足问题,让执法者愿意执法。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一些基层执法者拿着勉强养家糊口的工资,冒着遭到打击报复的风险,在权力、金钱、人情等各种诱惑之下执法。如果只有压力没有激励、只有阻力没有动力,他们的执法积极性永远不会高,只会出现更多的消极怠工、敷衍了事、阳奉阴违和软对抗。要坚持严格执法,必须正视执法者的合理利益需求,堵后门、开前门,对严格执法给予科学激励。

行政治理的核心在于治理官员。把政府官员的激励搞对,是政府治理的核心⑤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6页。。过去,我们主要依靠强化监督、加大惩罚力度等约束性的制度来强调严格执法,而不太重视激励性制度的建设,其实这是一个误区⑥参见杜治洲、任建明:《公正廉洁执法面临的挑战及其制度创新》,《检察日报》,2010年2月3日。。邓小平同志讲“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通过绩效考核等一系列制度设计,将严格执法的考核结果与工资、福利以及职务晋升挂钩,使严格执法者精神上受鼓励、物质上有奖励、前途上有盼头,绝不能让敢于担当的执法者流血流汗又流泪。

(四)要坚持保障科学,着力解决执法保障不足的问题,让执法无后顾之忧。严格执法是需要成本的。目前,在一些基层政府,执法经费、执法装备、执法力量、执法素质无保障。一些执法部门,领导班子里都是从乡镇退下来的年龄偏大的领导干部,总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有一些执法部门,相当比例为转业回来的退伍军人,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亟待提升;有的地方为了完成财政任务,不仅不严格执法,甚至“放水养鱼”。

推进严格执法,既要克服执法力量不足的困难,也要直面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阻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在执法无保障的情况下,对执法质量提出过高的要求并不现实。但是,既然推进严格执法,就要充分保障执法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加强执法部门的班子建设,防范和减少执法风险,真正让严格执法无后顾之忧。

(五)要坚持科技引领,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手段推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着力解决权力任性和执法腐败问题。严格执法最大的阻力之一是利益:执法对象通过利益“绑架”了有权者或者执法者;有权者或者执法者企图谋取不当利益;执法对象与执法者形成利益共同体。换言之,腐败是严格执法最大的阻力之一。

推进严格执法,要预防执法腐败。信息化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以执法信息化、阳光执法预防执法腐败。以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为抓手,建立行政执法全国一张网,实现执法的信息化和数据化,让执法信息数据不可更改或更改留痕。大力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依法公布行政执法信息,如执法权限、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执法结果、责任追究和监督电话等内容,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大力推进行政处罚决定书网上公开,进而推进所有执法文书公开。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手段,让行政权力失去暗箱操作的空间,同时,还可以将执法数据挖掘与科学立法融合起来,通过完善立法来保障执法。

推进严格执法,还要打击执法腐败。严格执行党纪国法,使执法腐败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要让执法腐败的成本,远高于其收益;让执法腐败受到查处的几率,远高于执法腐败分子的预期。

(六)要坚持重点突出,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解决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基层执法力量普遍不足,严重影响严格执法。现在行政执法80%以上集中在县一级,一个部门的几个执法人员要管理几千平方公里的几十万人,让严格执法成为了空话。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中央提出执法重心下移和推行综合执法。但是,解决执法重心下移和推行综合执法,需要编制部门提供充足的编制资源。

要鼓励地方政府在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等领域率先将各项法律制度严起来。以严格执法,来实现中央消除市场壁垒,推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部署。以严格执法来倒逼转型升级,消化过剩产能,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坚持最严制度,需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和严厉程度,严厉打击和惩处浪费和闲置土地行为。现在一些城市,土地闲置的情况比比皆是。依照国土资源部《闲置土地处置办法》,闲置土地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百分之二十征缴土地闲置费;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但是不少地方对土地闲置问题,并没有严格依法予以处理。在农村,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建房的情况也十分严重,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坚决纠正执法不到位、整改不到位问题,坚持重典治乱,铁拳铁规治污,敢于执法、勇于执法,重拳打击违法排污,惩治违法违规建设,加大惩戒力度,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衔接。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信息公开,畅通公众举报渠道,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听取公众建议。推动执法过程公开,可以邀请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环境监管执法,接受社会监督。要充分发挥严格执法对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以严格执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

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坚决执行《安全生产法》,健全预警应急机制,深入排查隐患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用严厉的处罚和严肃的责任追究推动解决“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

(七)要坚持公平公正,着力解决执法不公的问题,解决人情执法、选择执法等问题。在我国,“不患寡而患不均”,对于执法,群众是“不患严而患不公”。如果严格依照统一的程序和标准办事,严格执法就能到位,矛盾就比较少;反之,就会执行不下去,矛盾层出不穷。

推进严格执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公平公正。一方面,要求执法者严格执法标准。严格规范行政裁量权,压缩执法的裁量空间,对行政执法部门行使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行政程序,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压缩打招呼、找关系的空间。大部分执法者、领导干部也是人情社会里的“受害者”,严格的党纪、国法、程序、技术,也能为被打招呼的执法者、领导干部,提供一些好的抵制、推脱理由。要让找关系越来越难,人们慢慢适应按制度办事,而不是遇事就去求人办事。对违法和不当行使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的单位和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使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广为人知,让人民群众可以依据公开的裁量基准来监督和评议执法部门。

推进严格执法,还要净化执法环境。要坚持从严治党,为严格执法优化环境。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一十九条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向有关地方或者部门打招呼、说情,或者以其他方式对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施加影响,情节较轻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要切实把这条纪律严格落实起来,整肃执法的外部环境。此外,净化执法环境要注重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规则意识、法治意识。

(八)要坚持注重成效,着力解决执法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杜绝暴力执法、运动式执法、执法的形式主义。严格执法,“严”只是手段,达到治理效果才是目的。要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有效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作为推进严格执法的重要指导原则。坚持效果导向来推进严格执法,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严格执法,不等于暴力执法。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一提到严格执法,就认为是要采取强制措施。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什么叫执法为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在执法过程中,为执法对象着想,充分尊重执法对象的合法权利。对于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依法满足;不合法、不合理的诉求,充分解释,公开作出回应。处罚不是目的,让违法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今后少违法或不再违法才是目的。不能“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的简单粗暴执法,更不能动辄采取强制措施。

严格执法,绝不是机械执法。严格执法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如充分考虑执法事项的前因后果、处置影响,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风土习俗等等。严格执法要讲究尺度、带着温度,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积极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让人民群众在感受到法的权威的同时感受到执法的人性与善意。当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一些明显落后于改革发展的实践、与基层的实际情况明显不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时,应当充分把握灵活度,及时提请有关部门进行修改、完善或者废止。

推进严格执法,还要更新执法理念,有效服务创新发展。2017年7月3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发展与监管并重,积极探索推进,加强分类指导,创新监管模式,推进协同治理,健全法律法规,维护公平竞争,强化发展保障,充分发挥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分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创新、包容审慎,是行政执法对于新业态、新模式应当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如果沿用老办法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

推进严格执法,不求一朝一夕达到目的,但要年年都有进步,积尺寸之功,久久为功地推进。要彻底将以往那种“运动式执法”转变为“常态式执法”,改变执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形式主义印象。

(九)要坚持普遍监督,着力解决监督缺乏响应的问题,让执法者接受监督。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兴起,为人民群众监督执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今,一些政府门户网站、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都在其网站、微信平台、APP上建立了群众监督的平台,不少党委政府主动进行回应。然而,群众监督得不到回应的问题同样存在。群众监督不能及时引起重视,往往就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各级纪委的效能监察机构一直发挥着执法监督的功能,纪委部门将主要精力投入办案之后,有些地方的效能监察职能开始转移到其他部门,出现既当运动员、又当监督员的情况;有的没有相应的部门承接,出现空档。政府部门主动进行的执法个案监督,除个别省份外,一直都不活跃。推进严格执法,要创造条件便利群众监督。鼓励群众监督最好的方式就是减少群众监督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要加强包括环境信息在内的一些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信息的公开。信息公开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基础,离开了信息公开的社会监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建立和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实践表明,巡视对于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严格执法具有重要意义。将来可以充分学习或者发挥巡视巡察的工作方法,开展好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工作,或者开展法治巡视、法律实施专项巡视,将一些重点领域的执法行为纳入地方党委的巡视巡察工作中来,发挥法治督察、巡视巡察对严格执法的推动作用。推进严格执法,要求执法机关主动回应监督。在国家层面,可以总结并推广一些地方、媒体在主动接受互联网和自媒体监督的有益经验和做法,通过制度将执法部门回应和答复群众监督的义务固定下来,各级政府应当鼓励执法部门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十)要坚持严格问责,落实执法责任,做到违法必究。只有权力没有责任,或者说不去落实责任也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责任没有落实到人,违法者没有受到追究,才让一些执法者有恃无恐,滋长了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推进严格执法,就要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要按照有权必有责的要求,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追究机制,全面落实错案追究制度,确保执法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执法问题,都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追究。但是,问责也不能扩大化、泛化,不能不问情节和事实,不按照问责的要求和程序,搞长官意志,“一棒子打死”。因此,对干部在履职担当中出现的失误过失,我们还应当秉持宽容的心态,建立可操作性的容错制度,保障和鼓励执法人员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同时,进一步加强执法考评,建立健全执法评议考核指标体系,引导执法人员自觉履行法定职责,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可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每年公开因行政执法责任制而受到追究的执法者和领导干部的名单,防止这项制度成为形式主义。

猜你喜欢
严格执法行政法治
行政学人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彭卫民:严格执法,守护滨城碧海蓝天
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作用
网络商标侵权行为认定的法治完善
山东淄博:向环境管理要效益,以严格执法求改善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