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犯教育矫正模式的效能评价与未来构建
——以浙江省女子监狱为样本

2018-08-22 03:31周晓虹浙江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
中国司法 2018年8期
关键词:监区分值矫正

周晓虹(浙江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

近年来,我国女监在传统的教育改造工作实践基础上,引进现代教育矫正理念和手段,创设了颇具特色的教育矫正方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如何形成相对统一的工作模式,确保教育矫正实践成果的有效运用,是新形势下亟待研究的课题。结合长期跟踪调查的浙江女监教育矫正效能情况,在浙江女监的十大课题实验区域(入监监区、出监监区、老病残犯监区、经济犯监区、短型犯监区、综合类监区、特色思想教育监区、特色职业技术教育监区、特色文化建设监区、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监区)对监狱实施的包括入监教育、出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个别教育、社会帮教、监区文化建设等九大教育矫正模式,开展了为时两年的专项调研。调研采用问卷法、评议法、个别谈话法、个案法、考试法、实验法、分析法等七种方法,结合心理测验的技术手段,对教育矫正效能开展评估,对取得的大量调研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形成了“七法合成评估”研究机制。本课题调研从理论假设出发,设计出标准化、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调查样本,然后经过规范的抽样、调查实施、数据整理和分类统计,对浙江女监现行的九大教育矫正模式进行量化分析。

一、量化评估:女犯教育矫正模式效能之数据展示

本课题开展的“七法合成评估”在浙江女监的400名民警和2500名女犯中进行,2015年至2016年共对14573人次(其中无记名12059人次)的女犯开展问卷, 2134人次的女犯开展访谈,完成各类表式20000余份,查阅各类测试记录2800余份、开展各类数据运算13000余次。“七法合成评估”的量化分值即教育矫正模式效能评价,主要来源于民警、女犯的评价(取该项目评价的平均值),通过对量化评价分值等数据(详见以下表1至表9)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浙江女监近年来特色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个别教育和监区文化建设在“总体效果”的评估中分值均高于90,位居九大教育矫正模式之前三。也就是说在整个女犯教育矫正模式中,该三种模式对于浙江女监女犯教育矫正效能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女犯入监教育矫正模式

表1 女犯入监教育矫正模式调研评估量化表(“/”处为无测评项目,其他分值越高,认可度越高)

(二)女犯出监教育矫正模式

表2 女犯出监教育矫正模式调研评估量化表(“/”处为无测评项目,其他分值越高,认可度越高)

(三)女犯心理健康教育矫正模式

表3 女犯心理健康教育矫正模式调研评估量化表(“/”处为无测评项目,其他分值越高,认可度越高)

(四)女犯思想政治教育矫正模式

表4 女犯思想政治教育矫正模式调研评估量化表(“/”处为无测评项目,其他分值越高,认可度越高)

(五)女犯文化教育矫正模式

表5 女犯文化教育矫正模式调研评估量化表(“/”处为无测评项目,其他分值越高,认可度越高)

(六)女犯职业技术教育矫正模式

表6 女犯职业技术教育矫正模式调研评估量化表(“/”处为无测评项目,其他分值越高,认可度越高)

(七)女犯个别教育矫正模式

表7 女犯个别教育矫正模式调研评估量化表(“/”处为无测评项目,其他分值越高,认可度越高)

(八)女犯社会帮教教育矫正模式

表8 女犯社会帮教教育矫正模式调研评估量化表(“/”处为无测评项目,其他分值越高,认可度越高)

(九)监区文化建设教育矫正模式

表9 女犯监区文化建设教育矫正模式调研评估量化表(“/”处为无测评项,其他分值越高认可度越高)

二、向度探视:女犯教育矫正效能提升与个体矫正因素间关系之规律擘析

在“七法合成评估”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从获取的证据数据以及教育矫正模式与效能评估的相关关系中,窥探擘析女犯教育矫正效能提升与个体矫正因素间关系,在此,从女犯个体的密切性向度、心因性向度和观念性向度上得到了相关的规律。

(一)从密切性向度看——与女犯犯罪行为关系最密切的不良个体因素的矫正快于其他个体因素

在对女犯九大教育矫正模式评估的实证研究中,本课题组确立了价值观、法制观、道德、认知、情感、自控力等六项共性标准,同时根据不同群体的女犯确立了分类标准(详见表10):一是对经济类(含盗窃)女犯采用利欲型女犯教育矫正效能标准,分别为利己贪婪性消除度、好逸恶劳消除度、侥幸心理消除度、劳动技能熟练度等四项评估指数;二是对性欲型女犯采用性道德观念、性自控力、性变态矫正程度等三项评估指数;三是对暴力型女犯采用攻击性改变程度、粗暴性格改变程度、自控能力水平等三项评估指数;四是对抢劫女犯同时采用利欲型和暴力型罪犯教育矫正效能的评估指数;五是对毒品女犯采用对犯罪危害认识程度、利己贪婪性消除程度、侥幸心理消除程度、毒瘾控制力水平等四项评估指数;六是其她类女犯采用共性标准的评估指数。“七法合成评估”的权重分别为:问卷法(18%)、评议法(12%)、个别谈话法(12%)、个案法(10%)、考试法(8%)、实验法(20%)、分析法(20%)。研究对象为服刑三年以上的女犯。

课题组把共性标准的评估指数和所有分类标准的评估指数合在一起进行实证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共性标准的评估指数平均值为79%,分类评估指数对应相关群体的女犯的平均值均超过共性的平均值(见表10),分类评估指数与相关群体不对应的,均低于共性平均值。实证研究表明,越是与女犯犯罪行为关系密切的因素,矫正效能提升就愈快。因此,在实施九大教育矫正模式的过程中,按照分类找准与女犯犯罪关系最密切的不良个性因素,找准主攻方向,对症下药,将能较快提升教育矫正效能。这对于改进女犯教育矫正方式、强化分类教育内容等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表10 女犯密切性向度教育矫正效能评估指数表(指数越高,教育矫正效能越明显)

(二)从心因性向度看——女犯认知水平的矫正快于情感水平,情感水平的矫正快于自控力水平

实证研究表明,浙江女监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三项重点措施符合女犯心理矫治的规律:一是女犯定期心理评估。科学的心理评估建立在科学的检测上,女监除了采用COPA、症状自评量表、MMPI、16PF等常规性检测之外,重点对不稳定群体的女犯进行细化的心理评估,如:不稳定群体的女犯个性化社会心理缺陷及其个别差异的诊断手段,长期心理矫治效果的检验手段,长期矫正状况的综合评定手段等,通过多种手段的有机结合、相互印证,构成具体细化的不稳定群体女犯个案心理评估专档。同时,建立不稳定群体的女犯基础性评估(新犯入监评估)、跟踪性评估(女犯中期评估)、矫治性评估(顽危犯评估)、预测性评估(刑释人员重新犯罪评估)工作机制。二是女犯常态化心理矫治。女监结合推进女犯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明确不稳定群体女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流程与工作责任。同时,着力解决咨询主体的自愿性与矫治强制性的矛盾,防止不稳定群体的女犯由于自身认识偏差导致不能主动前来咨询的情况;着力解决咨询的自由性与监规约束性的矛盾,防止不稳定群体的女犯因为手续的烦琐而不来咨询的情况;着力解决咨询主体与管教主体的矛盾,防止不稳定群体的女犯由于管教与被管教的关系担心受到控制而不愿咨询的情况。三是女犯心理危机的及时干预。建立专项的心理危机干预督导机制,在干预信息检测、干预定性界定、干预形式分类、干预后期跟踪上下功夫,通过心理咨询室预约或定期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创新会谈法、测验法、个案法等方式,着力解决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女犯心理矫治问题。目前,正借鉴国外的成功管理模式,探讨签约专业心理辅导机构和发掘志愿者资源的途径,借助社会的专业知识和力量,定期为不稳定群体的女犯开展心理疏导和咨询。从“七法合成评估”(以实验法、个案法、分析法为主导,辅之以其它方法)实证研究结果看,在女犯心理过程因素中,认知水平的矫正效能提升最快,情感水平次之,自控力水平较慢,女犯心理过程因素矫正效能提升的顺序是:知、情、意(见表13)。为此,在女犯心理健康教育矫正模式中,要从认知过程入手,转变女犯的思想认识,提高识别能力。

表11 2016年浙江省女监入监女犯scl-90各因子均分与中国常模的比较

表12 2016年浙江省女监刑释前女犯scl-90各因子均分与中国常模的比较

表13 女犯心因性向度教育矫正效能分值表(分值越高,教育矫正效能越好)

(三)从观念性向度看——法制观的矫正快于道德观,道德观的矫正快于世界观

从近两年浙江女监的收押女犯看,入监时没有真正认罪悔罪的女犯占比为77%。经过女犯入监后的跟踪调查分析,这类女犯入监后具体表现为(详见表14):反社会心理(仇视心理、强者无罪论、罪因客观论、补偿恶念)占比35%;功利性改造(行为上具有投机性、隐蔽性、欺骗性)占比21%;超现实的物质享受(不顾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攀比消费、比阔气、比排场)占比14%;追求精神享受(寻求感官刺激和心理感应)占比15%;扭曲价值观(有偿改造的思想蔓延、竞争手段滥用、互监意识减弱)占比9%;其它占比6 %。浙江女监针对女犯不懂法、不守法、法律意识淡薄等情况,开展法律常识教育,组织学习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法律知识,了解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理解违法犯罪的含义及其法律责任,认识自己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守法。组织学习民法通则、物权法、继承法、婚姻法、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知识,使女犯了解依法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懂得利用法律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从“七法合成评估”(以问卷法、评议法、个别谈话法、分析法为主导,辅之以其它方法)实证研究结果看,在思想观念中,对女犯的教育矫正先从法制教育抓起,促使女犯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联系自己犯罪实际,明白什么是犯罪,认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承认犯罪事实,做到认罪悔罪,是女犯教育矫正的一个“捷径”。当然,从教育矫正的总体效果看,还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女犯科学认识世界,明确人生目的,反思人生教训,端正人生态度,提高道德水平。“七法合成评估”实证研究中,教育矫正女犯观念性向度的评估数据(见表15),在以上方面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表14 (2015年至2016年)浙江女子监狱女犯入监后具体表现分析表

表15 女犯观念性向度教育矫正效能分值表(分值越高,教育矫正效能越好)

在研究中课题组也发现,量化方法的缺陷在于难以获得深入的信息,对具体的过程及深层次动机容易忽略,同时也不适用于对唯一发生的现象进行因果性分析①黄志坚:《量化研究的科学性与质量管理》,《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第5期。。为此,随着课题调研的推进,课题组即时强化个别谈话法、个案法、实验法、分析法等方法的功能,通过对有长期实践经验的民警进行深度访谈法或参与观察教育改造的具体过程等,获得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内容。研究发现,世界各国采用的“新古典刑事惩罚模式”“医疗康复模式”“保安模式”和“社区援助模式”“罪犯自治模式”等等,都不是独立支撑女犯教育矫正领域的“灵丹妙药”,否则无法解释重新犯罪依然呈现上升趋势的现象。同样,我国监狱对女犯的教育矫正,也不能对各类模式的运用有非此即彼的思维。美国生物学家罗宾·贝克认为:“尽管长期的演化使我们的身体利用脑部来操控行为,但演化的目的主要还是在激活我们的身体,而非意识。②[美]罗宾·贝克:《精子战争》,李沛沂、章蓓蕾译,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女性个体人格的先天生理因素是人类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多样性的结果和表现,其构成了人格中无法用社会因素复制的独特性,而且也是最为稳定、最难以改变的部分。

三、循势而为:女犯教育矫正模式之未来构建

结合浙江女监近年来教育矫正效能的分析,课题组在不同类型个案的深层分析中,进一步探索了九大教育矫正模式的功能定位。通过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综合分析,我们从不同侧面、不同方法相互补充和印证,并将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启示加以整理,对女犯教育矫正实践及未来模式构建产生思考。

(一)教育矫正模式的综合运用与分类强化

未来教育矫正模式的构建上,我们研究的结论是:第一,必须坚持教育矫正模式的综合运用。第二,在综合运用教育矫正模式的同时,也要注重分类强化。

那么,对不同类别的女犯如何强化入监教育、出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个别教育、社会帮教、监区文化建设九大教育矫正模式的教育功能呢?从本次实证研究中我们得到以下结论:一是经济类女犯的教育矫正模式的结构设置(4:4:7:16:10:17:25:5:12)中,要着重增加个别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矫正模式的份量。二是性欲类女犯的教育矫正模式结构的设置(4:4:22:10:13:9:12:11:15)中,要着重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监区文化建设、文化教育等份量。三是暴力型女犯教育矫正模式结构的设置(4:4:8:13:15:12:26:8:10)中,要着重增加个别教育、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份量。四是抢劫类女犯教育矫正模式结构的设置(4:4:12:14:9:8:29:9:1)中,要着重增加个别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份量。五是对毒品类女犯教育矫正模式结构的设置(4:4:18:7:11:13:20:13:10)中,要着重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个别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份量。

同时,我们也在“七法合成评估”的研究中发现,虽然浙江女监近几年的特色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个别教育和监区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从未来要进一步满足女犯教育矫正整体需求,提高女犯教育矫正科学性的视角看,仍需在这三方面“增重”,以提高女犯教育矫正的整体效能。

(二)女犯教育矫正的共性规律与特性把握

浙江女监在教育矫正女犯的实践中注重把握三个方面的特性,为未来模式的构建积累了经验:一是情感教育对女犯的特殊影响。浙江女监近年来注重女犯情感教育,如根据女犯情感上心思细腻、表达含蓄等特点,建立了“警官信箱”制度,在各监区监舍大厅为该监区每一名民警设立以名字命名的“警官信箱”,在女犯日常教育中,鼓励女犯选择向自己信任的警官诉说自己的“心事”表达自己的“期望”等,民警接到信件后根据信件内容采取复信、谈话等举措,对女犯的“情感需求”作出及时的回应与矫正,受到了女犯的好评。二是柔性执法对女犯的独特作用。将柔性执法贯穿于女犯教育矫正的全过程。柔性执法区别于机械执法,有其深刻的价值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对女犯的教育矫正不受合理的限制和约束。浙江女监倡导的柔性执法既不是人情化执法也不是软弱执法,而是把依法执法的原则性与人文关怀的灵活性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制度层面。如监狱在执法工作流程层面,充分考虑到女犯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建立病犯自带保健品、日用品的审批制度,建立未成年女犯“结对帮教”制度等等。三是亲情进女监对女犯的特定涵义。亲情对实现女犯情绪矫正和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女监积极探索亲情帮教制度,创造亲情帮教机会,改进女犯会见其亲属的方式方法。每年开展“同在蓝天下”母子团聚会、春节团聚会、“家属开放日”等暖心活动,会见管理上建立了“特殊女犯会见前家属沟通”制度、“家属通报会”制度等。

(三)循证矫正的机理作用和路径选择

“七法合成评估”的实证研究,本质上是循证矫正的重要研究方法。循证矫正,关键要解决好“证”和“循”两大问题。解决“证”的问题,就是要大力开展高质量的矫正研究,为循证矫正提供可供遵循的实证。通过研究制定良好的实践指南、原则、标准或手册,为循证矫正提供可供遵循的最佳证据。同时,根据已有的矫正研究成果,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建立功能完善的证据数据库,为开展循证矫正提供方便高效的证据检索和查询服务。这次“七法合成评估”的实证研究,为解决“证”的问题创设了可行性的方法。即将合成评估的工作常态化、系统化,不断完善全监教育改造工作流程、案例、成果的基础信息库。具体而言,就是将女监九大教育矫正模式实施过程中,定期用“七法”评估进行检验,形成各阶段和全过程的教育矫正效能评估,为指导下一步的教育矫正工作提供量化依据。

当今时代,如何能够更快更准地掌握瞬息万变的情况,并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寻找出规律,仍需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实施“七法合成评估”实证研究,必须具备系统的思维。在研究时,要认真估计问题的代表性,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正确判断问题的性质,善于运用系统的观点、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历史、分析现状和预测趋势。

猜你喜欢
监区分值矫正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提升监狱基层监区领导执法管理能力初探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走进艾滋病监区
“监区”体验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