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挺
摘要:新课标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提出要求,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益的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即人口、城市、工农业区、交通、环境等几个方面,都属于人文地理范畴,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笔者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经验,从高中地理教学的问题导学角度出发,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设计;方法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三维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创设教学问题的过程即是问题导学。问题导学方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总结为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地理教学知识具有时空范围广的特性,从时间上来说具有动态性特征,从内容来说具有丰富性特征,因此,地理教学的难度较大。问题导学方法的运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问题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用媒体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
社会科学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信息更新速度快、标题形式新颖,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增多,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已经很难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因此,对于怎样运用学生对于社会媒体信息的需求来提高地理学科的有趣性和新颖性成为广大地理教师工作者深思的问题。[1]其实教学素材就在平常生活中,只要教师合理筛选信息并加以利用,就能使社会信息为地理教学服务。如高中学生们普遍关注的卫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亲子嘉宾们每一站都会到达不同的地方,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地理风光,如陕北榆林的窑洞、云南的吊脚楼、福建南靖的土楼等,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此讲解地理环境对于聚落的影响。为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上述三种房屋结构以及当地的地理风貌进行高度再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时,教师应在恰当时机提出问题,如:上述三种建筑都处于我国哪些地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都受哪些地理因素的影响?你们还知道那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通过与电视节目内容的联系结合,教师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诗歌俗语等进行知识渗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的诗歌发展历史悠久绵长,而地理教学中对于诗歌的巧妙运用会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回味无穷。我国许多古代的诗歌、谚语中都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将它们运用到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精神,还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就可以利用诗歌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下列诗歌反映了哪些地理现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等。
三、倡导课堂教学生活化,引起学生共鸣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近度越高,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积极性和接纳度就越高。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倡导教育教学要与学生省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实际需要相契合。[2]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经历,引起学生的共鸣。举例来说,“主要交通方式的比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设置一些问题,如:你使用过最快捷的交通方式是什么?你觉得与你平时先乘坐的交通工具相比较,它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你家里使用的天然气运输自俄罗斯,那么你认为运输途中使用的是那种为交通工具?如果你的美国好友想来中国旅游,你如何为他设计旅行方案?
四、通过角色扮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角色扮演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在于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进行想象力的激发以及学习思维的培养。如“工业区位因素”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不同工业种类的经营者进行扮演,如煤矿老板、化工厂老板、服装厂老板等,使学生切实站在经营者角度去考虑环境、资源、交通等不同的区位因素,教师以提问的形式让“经营者们”作答,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五、充分挖掘地图信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地理信息的传递和承载工具,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突出了地理教学的直观性。结合地图信息进行地理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对地理教材中抽象知识的清晰转化,为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如对“季风水田农业”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亚洲地形分布图、亚洲人口分布图进行思考,设置问题如下:“为什么东亚、南亚、东南亚是世界水稻种植的主要区域?”学生这时候就可以结合上述分布图对问题进行对角度综合分析。
六、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十分重要,问题导学是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中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要注意对问题选择的合理性和有趣性,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单莉.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王玉珍.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的优化[J].延边教育学报,2015(3).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第三中学 719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