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2018-02-06 07:47夏婷王欢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脊髓损伤尿路感染心理护理

夏婷 王欢

【摘要】 目的:分析团体心理护理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心理护理组,各75例。常规组为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抑郁、焦虑水平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自行排尿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6.00%,高于常规组的7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23、4.347,字2=10.185,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残余尿量低于常规组,膀胱容量及自行排尿频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低于常规组的1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78、9.041、9.759,字2=9.759,P<0.05)。结论:团体心理护理能减轻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病患的焦虑与抑郁程度,使其掌握更多疾病知识,增强保健意识,促进病情好转。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尿路感染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1-0127-0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在临床较为常见,人体神经环路受损后,可导致逼尿肌无力,并产生反射亢进,从而引起神经源性膀胱,诱发排尿功能障碍[1-2]。若未及时治疗,则可导致膀胱充盈膨胀,继而出现黏膜水肿、充血等表现,引发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严重情况下,危及患者生命[3-4]。大部分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不良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等,心理情绪对病情影响较大,悲观状态不仅不利于病程改善,反而可加重病情[5]。常规护理仅重视患者生理、生活上的护理干预,忽略了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效果欠佳。鉴于此,笔者所在医院选取150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病患纳入研究,探讨团体心理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SCI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符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中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检查、症状体征证实[6];可自主排尿,不过残余尿量超过100 ml或出现尿失禁、尿潴留等症状;与医院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合并严重感染;肺、脑、心等重要脏器损害;有尿道、膀胱手术史;不愿纳入研究。随机将所选病例分成常规组及心理护理组,每组75例。常规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男43例,女32例,年龄23~62岁,平均(34.29±6.22)岁,病程1~5 d,平均(3.13±0.32)d;受伤原因:车祸伤41例,坠落伤32例,其他2例。心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团体心理护理,男41例,女34例,年龄21~63岁,平均(34.56±5.83)岁,病程1~6 d,平均(3.76±0.13)d;受伤原因:车祸伤40例,坠落伤32例,其他3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饮食及膀胱功能训练。(1)在用药方面,告知其治疗期间注意事项,按时、按量输液。(2)在饮食方面,患者不能忌食辛辣、冷、酸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流食,如玉米粥、竹叶粥、大麦粥等,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A,摄入新鲜蔬果;为患者制定饮水计划,并督导其执行。(3)在膀胱功能训练方面,患者接受膀胱训练前,医护人员需对残余尿量进行测定,明确导尿频次,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100 ml以上,残余尿量≤300 ml,则导尿4~6次/d;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200 ml以上,残余尿量≤200 ml,则导尿4次/d;残余尿量≤100 ml或为膀胱容量20%以下时,可停止间歇导尿,并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训练计划,如诱导排尿,意念排尿等[7]。(4)间歇导尿时,一旦遇到障碍,需适度拔出尿管(约3 cm),而后缓缓插入。如果拔管时遇到阻力,考虑可能与尿道痉挛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暂停5~10 min,然后撤除导尿管。在尿管插入过程中,确保动作轻柔,一旦用力过度,便可导致尿道黏膜受损。当出现尿管拔除失败、血尿等不良事件时,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处理。

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护理,护理过程均为团体参与。(1)拉近医患、护患距离。同批次患者入院后,为了消除医患间陌生感,护士需向其介绍医院环境以及主治医师、主要护理人员,告知住院注意事项,并组织患者相互交流,了解病患需求,从语言沟通过程中观察其心理状态微妙变化。(2)重建认知。当了解患者存在恐惧、焦虑等情绪后,护士要用语言、肢体动作予以安抚,告知患者SCI后神经源性膀胱为常见疾病,大部分病患通过配合治疗,病情控制良好,并邀请治疗成功病例现身说法,使所有患者对疾病树立新的认知,增强治疗信心。(3)发泄郁闷情绪。部分患者因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未取得预期效果,开始产生焦躁、担忧等不良心态。针对这种情况,护士要及时解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告知其保持良好心态有利于病症缓解,并指导患者排泄心中不良情绪,如听音乐、诉说、玩游戏、看电视、读报等,转移注意力。(4)健康教育。鼓励患者与病友加强交流,相互诉说自己的感受与需求,通过开展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使其对疾病知识更了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1.3 观察指标

1.3.1 焦虑、抑郁评估 分别利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临界值为50分,超过50分视为焦虑、抑郁[8]。

1.3.2 疾病知识掌握效果 利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内容包括心理状态与疾病关系、神经源性膀胱危害等,共计100分,优:≥80分;良60-80分;差:<60分。endprint

1.3.3 症状改善指标 包括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自行排尿频率,由护理人员记录。

1.3.4 并发症 观察患者肾积水、尿路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经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心理护理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心理护理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6.00%,常规组为78.67%,心理护理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病情改善指标对比

干预前两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自行排尿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残余尿量明显下降,自行排尿频率、膀胱容量增高,且心理护理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心理护理组出现并发症2例,其中肾积水1例,尿路感染1例,发生率为2.67%;常规组出现并发症8例,其中尿路感染5例,肾积水3例,发生率为10.67%。心理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危害性大,对患者膀胱功能有不良影响,医院对其予以治疗同时,还需观察患者心理状态有无变化,是否产生不良情绪,并实施心理护理。团体心理护理是指组织多名病友共同参与心理疏导的一种方法,在护理过程中,病友间可相互了解病情、需求,并相互开导,缓解不良情绪[9-10]。除此之外,在这种心理模式中,护理人员无需一对一护理,工作量大大减少[11]。

团体心理护理需从患者入院即刻开始,当入院时,由护士向其讲述相关注意事项,鼓励患者间加强交流,针对存在焦虑、担忧、恐惧等不良心态的病患,护士需组织患者参与集体活动,如看电视、听音乐等,使注意力转移,并定期发放健康手册、组织讲座,使患者了解更多与疾病相关知识[12-13]。

本研究显示,心理护理组予以团体心理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高达96.00%,残余尿量显著下降,膀胱容量提升,自主排尿次数增加,均优于常规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2.67%,低于常规组(10.67%)。

综上,团体心理护理能缓解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疾病知识掌握效果,进一步改善病症,并发症少,值得臨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崔颖,郭宝.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550-551.

[2]巨宝兰,杨艳平,苑永超,等.延伸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训练自我管理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138-139.

[3]卞美娟,蒋菊芳,范丹丹.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抑郁脊髓损伤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7):47-50.

[4]庞灵,郭惠玲,刘花,等.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综合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6,31(8):94-95.

[5]沈雅萍,金剑,王爱娟,等.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48-51.

[6]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李建军,周红俊,等.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6版,2006)[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4(1):693-698.

[7]郑彩娥,李秀云.康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8]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9]李霞,刘一苇,张莉莉,等.延续护理模式对神经源性膀胱早期行间歇导尿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8):3427-3429.

[10]王雪琼,朱世琼,艾艳,等.延续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2):1480-1484.

[11]杜艳会,赵庆华,刘玲,等.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住院健康教育路径的制订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5,30(12):88-91.

[12]夏英华,王希柱,周郁秋,等.团体心理训练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0):1496-1498.

[13]李金红,尹利,安凤荣.团体心理游戏护理方案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12):2435-2437.

(收稿日期:2017-09-22)endprint

猜你喜欢
脊髓损伤尿路感染心理护理
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