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效果分析

2018-02-06 18:46刘文涛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1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刘文涛

【摘要】 目的:探究外科严重创伤及急救中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

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程序,观察组接受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严重创伤患者应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效果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外科严重创伤; 综合创伤急救模式; 抢救成功; 应用效果

Effect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Trauma Emergency Treatment Model in Severe Surgical Trauma/LIU Wentao.//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01):103-106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trauma emergency treatment model in severe trauma and emergency treatment.Method:80 cases of severe trauma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emergency procedures,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trauma care.The success rate,diagnosis time,emergency to operation time,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success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0%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77.50%,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P<0.05).The diagnosis time,emergency to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5.00%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22.50%,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trauma emergency treatment in severe trauma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reduce complications,reduce mortality,it is worthy promoting.

【Key words】 Surgical trauma; Comprehensive trauma emergency treatment model; Successful rescue; Applica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Xiantao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Xiantao 433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01.028

外科嚴重创伤特点为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猛、伤情复杂多变等,极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1]。相关研究指出,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期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是指患者入院前后的整个急救过程实施优化配置医护人员、规范急救流程、完善急救设备、优质的急救后治疗与护理等,帮助患者享受到专业、有效的急救措施,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等目的[2]。鉴于此,本文对本院外科严重创伤患者施以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80例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纳入标准:(1)均符合严重创伤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主动加入研究;(3)单一因素造成的≥2个解剖部位损伤;(4)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3]。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等;(2)送院途中死亡;(3)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发性恶性肿瘤等;(4)中途转他院治疗。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endprint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程序,内容如下:在急诊室接到“120”电话后,急诊科医生、护士立即赶赴现场,到达现场时向患者提供相应救治,如抗休克、氧气辅助支持等,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对受伤部位加以包扎,然后送至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在救护车行车途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其病情变化,待到达医院急诊后结合实际病情做相应常规辅助检查,待明确患者病情类型,将其送至相关科室进行后续治疗,针对病情危重且存在手术指征患者应及时开展相应手术治疗,待手术结束,送至监护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救措施上开展综合急救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创伤急救小组,明确成员工作职责与内容,按照急诊科为中心、多科室联合协助救治原则开展工作,加以建立绿色通道,定期组织培训,要求全体成员参加,不断学习急救相关专业知识,备好抢救药品,确保抢救设备与仪器运行完好。(2)院前急救,待到达患者身边,立即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判断出致命伤,优先处理,如胸腹部的利器、脱出的肠管等情况进行覆盖、固定,减少暴露时间,避免感染;外伤者应做简单消毒、止血、包扎等处理;同时快速建立≥2条静脉通路,提供补液、输血等治疗,补充血容量,及时纠正电解质失衡状态;观察患者呼吸状况,适当地提供辅助支持,维持有效呼吸。第一时间将患者送至急诊室,在途中尽量应用约束带,避免患者晃动,加重出血、损伤程度等,加以监测血压、体温、脉搏、意识状态等变化,第一时间对其病情变化做出评估,并将患者相关信息传给医院信息系统,以便急诊医生做好相应准备。(3)以绿色紧急救治通道送患者至急诊室,检查患者损伤部位,初步评估外伤严重程度及其对全身各个系统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根据症状、体征等表现提供相应救治,针对急救期间需要的各项检查单、申请单(血常规、CT等)均可以优先检查,明确损伤部位、范围,加以简化检查流程,缩短时间,以最快速度将各项检查结果报告单送到医生手中,必要时第一时间调动各科室临床医师,分析、探讨检查结果,以便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急救方案。如休克者,迅速清理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加以给氧;呼吸衰竭者,立即气管切开,加以呼吸机辅助支持;失血过多者,提供止血、血管扩张等药物,维持血压处于正常范围;手术治疗者,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医师实施手术治疗,无手术指征患者需要安排在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记录其病情变化,如意识状态、面色、血氧饱和度、尿量、血压等指标变化,积极治疗,待其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科室接受治疗[4-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抢救成功率、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休克、致残等)、住院时间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2~61岁;疾病类型:16例交通事故伤,11例高空坠落伤,3例爆炸伤,10例各种机械所致创伤。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3~63岁;疾病类型:15例交通事故伤,10例高空坠落伤,6例爆炸伤,9例各种机械所致创伤。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值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字2=5.165,P=0.023),见表3。

3 讨论

随着当前交通事故、工程事故的增多,外科严重创伤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均为高动能创伤、多发伤,直接造成患者机体受到严重损伤,致使组织器官机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多数患者病情相对较重,临床治疗期间常常伴随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导致临床治疗难度系数增加,影响患者预后[6-8]。随着当前我国临床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完善,外科严重创伤急救质量也随之得到进步,并且也充分体现出“黄金一小时”的重要性,即在此时间内针对严重创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治疗,便于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9-11]。

急诊医学属于交叉学科,而多数医院没有建立科学的急诊体系和配备专业人员,存在内科医生多、外科医生少、值班医生均为各个科室的医生担任等问题,导致严重创伤患者常常由急诊内科进行首诊治疗、安排住院等,造成大部分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预后相对较差,加上我国某些医院急诊科体制的不完善、分工不明确、医护人员水平低等多种原因,造成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生存率急剧降低[12-14]。

就外科严重创伤患者死亡原因而言,主要是由于伤情过重、抢救不及时所致,加之其病情复杂多变,因此,需要多学科共同相关协助,提供系统全面的治疗方案,即创伤现场-院前急救-康复等多个环节均需要严格做到快速、准确的协作救治,实现减少死亡率、提高预后等目标[15]。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是集创伤外科、专科救治、急救模式为一体的救治方法,是指危急重症者经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实施,有助于优化会诊、常规检查等环节,为患者赢取最佳救治时间,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促进机体早日恢复健康水平[16]。

杨俊等[17]以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开展时间为依据,将68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救治组(32例)、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组(36例),结果显示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组救治成功率较传统救治组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最低(P<0.05);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组的急诊抢救时间、病情初步确诊时间、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SOFA评分、IS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较传统救治组优(P<0.05);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组满意度评分、GC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有助于有效严重胸腹外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预后较好。本文以外科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提供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结果得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确诊时问、急诊至手术时问、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结果表明综合创伤急救模式较常规急救流程便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因为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具备完善其系统的急救体系,即工作人员工作职责与内容明确、急救设备运行完好、急救通道流畅等,有效保证患者入院前、入院后的救治工作的准确、衔接。在救护车达到患者发病现场后立即检查、评估伤情,加以及时急救预报系统输送信息至急诊室,提前准备好相关科室的急救人员、抢救设备等,患者安全送至急诊科接受相应的检查、致命伤优先处理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救治效果,此外,還可以促进各科室工作的协调发展,从而提升医院急救治疗质量的整体水平[18-20]。endprint

综上所述,综合创伤急救模式便于提高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救治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党,张平,王婷.急救模式下创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多发伤的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5):80.

[2]张耿杰.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89-90.

[3]李素文.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急救中的应用推广[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3772-3773.

[4]吉木伍里.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8):153-154.

[5]张霞明.严重胸腹外伤的患者实施术前急救与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7):977-978.

[6]周志胜,王院香.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6,24(2):194-195.

[7]谭震森.危机管理结合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852-2853.

[8]康振芳.浅谈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方法和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107-108.

[9]张漫漫,薛胜男,陶洁茹,等.改良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6):1061-1063.

[10]米光明,鲜安福,黄亚娟.严重创伤不同急救模式救治效果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20(2):154-155.

[11]陈荣丽.严重胸外伤60例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6):125-126.

[12]钟华,李建炜,陈劲,等.改良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7):30-33.

[13]曾景,严远森.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7):30-31.

[14]姜丽娟,崔秋霞,倪花,等.优化流程在创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84-85.

[15]徐洁.严重胸腹外伤的急救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11-812.

[16]戴领,胡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39-40.

[17]杨俊,黄和民,陈麒麟.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20):2429-2430.

[18]崔亚莉.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8):4220-4221.

[19]蔡慧娟.严重创伤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8):2801-2802.

[20]桑红琼.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5,44(4):22-24.

(收稿日期:2017-07-11)(本文編辑:周亚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