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坚决贯彻中央精神,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结合省情,持续大胆探索创新,加快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的省份,形成了“放管服”改革的浙江样本。所谓“放”,就是要以权力的科学配置和标准化定义为核心;所谓“管”,就是要以责任清单和信用约束为路径;所谓“服”,就是要以数据共享和集成服务为主线。就性质而言,三者都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场新革命,都是打造现代政府的必然选择。
一个大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多跑一次”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性改革,我们要用“最多跑一次”改革去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项全局性工作。两个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创新,协同治理是关键;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成为政府工作面临的新考验。三个优化——职能优化、结构优化和运作优化。四个关系——分工与协作,规则与灵活,人力与技术,科学与操作。各个部门推进“最多跑一次”必须把握好这四个关系。
“最多跑一次”的实践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政务服务。改革要真正落地必须建立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上;在事前服务上做到清晰明白,意图易懂,真正为民服务;提高家门口政务服务水平,实现“点餐式”服务,让一个终端实现多项服务,避免百姓多跑腿。另外,充分利用邮政网点,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这也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新途径。
合法性维度、最优性维度和重点性维度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本遵循、作为空间和实践面相。前者以约束公权力、保障私权利为核心考量要素,中者以提高政府效能为核心考量要素,后者以是否能取得突破性成效为核心考量要素,三者共同构成了法治政府建设背景下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三维结构。
一是要权力下放,服务基层。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事项的决策权交由基层政府,赋予基层政府更多自主权。放管结合,上级政府着重监管,确保基层用权到位、服务到人。二是要建立基层政府与决策部门间有效的改革反馈路径。建立专门的“基层反馈通道”或“基层共话改革”机制,让基层声音参与到改革当中,促进政府更有针对性的改革。
“最多跑一次”改革倒逼政府部门从服务、制度、环境等方面优化供给,倒逼政府部门从各自为政转变为协同作战,变部门化政府为整体化政府,倒逼政府进行流程再造乃至转变职能,不断推进更大的“放”,更好的“管”,更优的“服”。“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连串事件,它不是政府一家的事,需要各基层组织等多元力量予以协同。
“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愧为因服务于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而由党委、政府自行发起的一场自我革命。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走的是地方先行先试的路径,但它受到了中央的关注,得到了中央的支持。下一步,中央可以一方面整合以浙江“最多跑一次”等为代表的地方改革创新举措,形成工作意见深化“放管服”改革,另一方面根据浙江改革中遇到的与中央政府部门规章之间的矛盾问题,帮助协调相关部委,助力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深化,并使改革经验得到复制、推广。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我省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直面政府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毅然决然地向政府治理体系的纠葛之处开刀,试图通过政府改革的“减法”“除法”换取市场与社会活力的“加法”“乘法”。
“最多跑一次”改革现在已经全面启动,但真正要提高政府效率还需要很多配套改革,包括服务清单清晰、政务信息公开、基层政府服务能力提升、考核监督体系完善等等,假如配套改革不能协同推进、不跟上,会制约“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及成效放大。
推进“最多跑一次”打通“最后一公里”,政府权力清单要瘦身,责任清单要强身。也就是说,我们要重新界定我们现有、以往权力边界的问题。换言之,我们要形成问责机制和权力机制的平衡,要研究如何正确、科学地放权,以及科学授权的问题。
“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的经验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总结、深化,如省委、省政府统一制定并部署详实改革工作方案,有先期开展“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作为基础,充分尊重源于群众心声的首创精神并动态吸取新建议,企业界、学界、媒体等多方协力参与推进等。
“最多跑一次”是一个理念创新。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先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再考虑机构设置合理性问题,最后考虑技术流程。而现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恰恰是倒过来的,从技术流程做起,推动政府职能关系有所调整,然后触动更深层次的改革。政府改革不只考虑如何彰显政府部门的权威,以及怎样更便于政府管理,转而开始考虑行政流程上怎么方便企业、老百姓办事。实际上就是在行政流程上建立一种倒逼机制,考虑怎么样去实现流程最短化、效率最高化,理清政府部门之间、政府内部之间的关系。
每一次改革都得益于前一次改革打下的基础,都是对前一次改革的深化。“最多跑一次”,在原先放权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标准、一个明确的导向,并且一鼓作气强势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