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多旭
云南新创新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
(1) 公路平面交叉的具体形式是将工程造价、用地条件、交通管理方式、交通量、等级以及功能等因素作为依据来展开确定的,因此需要优先确保主要交通流以及主要公路的畅通,尽可能的缩小冲突区范围并且减少冲突点,并且对冲突区的具体形式展开分隔以及分散。
(2) 在对公路平面交叉的位置展开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公路网规划、现状、地物以及地形等因素,尽可能地选择在视野相对比较广阔并且地形非常平坦的位置,同时需要尽可能地保证交叉范围足够通视。
(3) 公路平面交叉范围内的那些相交公路的线形技术指标需要可以符合停车视距提出的要求。如果条件存在一定的限制,不能符合停车视距提出的要求,则可以将停车视距减少30%,但是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进行限速标志牌的放置。
(4) 在对公路平面交叉展开设计时需要和交通管理标志,方式,信号设施以及标线等内容充分结合,统筹布置。
(5) 公路平面交叉的实际间距需要尽可能的足够大。
(6) 在平面交叉范围内的相交公路路段适合进行直线的采用,如果选择的是曲线,则需要选择不进行超高设置的圆曲线半径。纵面应力需要尽可能的平缓,并且对交叉处立面的最小曲线半径值进行设置。
(7) 在进行公路平面交叉设计工作时,需要将实际测量的交通量当成最为基本的依据。设计时选择的交通量应该是小时制交通量,除了需要对交通量进行收集之外,同时还需要对交通事故的原因、程度数据等现有交叉的实际情况展开调查。
在平面交叉设计时需要始终坚守“安全至上,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某省区内陆网项目和二级以上公路选择渠化式的平面交叉设计,同其他等级的公路选择非渠化式的平面交叉设计。借助平面交叉设计来让交叉区域内可以形成一个具备有互通性、有机的、新的路网,从而促进公路的更好建设,更加方便人民的出行。因为区内路网项目很多时候会受到投资限制,在进行路线布设工作时主要是依靠对旧路进行利用,具体的路线大致沿着旧路进行布线,再加上受到地形的限制,很大一部分的平面交叉位置会在反高超以及曲线路段,交叉角度非常小,这样便会给平面交叉设计的工作人员提出了相比较之前更好的要求,本文以某二级公路平面设计作为例子,对平面交叉情况展开阐述。
被交道路实际上是省道二级公路,路面的宽度是18m,属于四车道,在被交道路的左侧是一座石山,右侧是加油站。受到地物以及路线的限制,并且对交通建设交叉口的工程造价以及地形条件等因素展开综合性考虑,主线的设计时速是60km/h,所以该平面交叉的右转车道需要按照时速30km/h的速度展开设计,其中直行公路优先设计,该公路是四车道,车道的宽度是3.75m,在右转车道的内侧路面需要选用三心圆复曲线,因为被交道路的左侧是石山,因此选用90m的半径,而道路右侧会受到来自加油站的地物限制,所以在右转弯选择30m的半径,同时在被交道路上进行绿化分隔岛的设置,其中在岛内需要进行草皮的铺设,并且由分隔岛来复杂对车流行径进行指定,从而有效避免干扰行车路线以及相互侵占车道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确保行车安全。
被交道路在类别上属于县道三级公路,公路的宽度是7.5m,在道路的左侧是水渠,水田,右侧是房屋,如果平面交叉的交角比较小则将非常不利于交通运转,将现场的调查情况作为依据,该公路平面交叉路口位置的通视条件比较好,该道路的交通量也比较小,并且会受到地物以及路线的限制,对交叉口的工程造价以及地形条件等因素展开综合性考虑,主线设计的时速是60km/h,因此该公路平面交叉选择30km/h时速展开设计,该公路为双车道,每条车道的实际宽度是3.5m,右转弯车道需要选择三心圆复曲线作为内侧路面边缘,在交叉口进行交通导流岛的设置,并且在岛内进行标线的绘制,在行车道上进行标线的绘制,同时在三路进入到平面交叉范围内进行减速让行,停车让行以及限速标志的设置,从而使车辆在公路交叉口可以形成分道转弯,从而确保行车安全[1]。
被交道路在类型上属于外乡村道路,需要对该公路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交通量等因素展开综合性考虑,可以选择非渠化式的公路平面交叉方式,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群众生活以及生产的需要,并且对交叉给投资以及公路通行能力带来的影响进行考虑,通常情况下选择将现有道路作为基础坡对转角展开铺设处理的方式。如果在原有道路上进行平面交叉设置存在有安全隐患则需要对被交道路展开改移处理,在坡度超过3%的被交道路和二级路相接处进行不小于3m的候车平台的设置,将视距进行改善,使行车安全性获得提升。转弯车道内测路边缘半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展开具体选择[2]。
二级公路属于全开放式的公路,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比较大的横向干扰,现阶段我国在对二级路上进行改建时,路口存在的交通标志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并不能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与此同时非常多的交叉口标志牌并不能起到警示作用,甚至有可能导致司机的行车警惕性遭到降低,因此,在对公路进行改建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一下几点内容。
(1) 在交通流量相对比较大的路口进行指路标志牌的设置,而在小路口并不需要进行标志牌的设置,仅仅只是设置反光路口标注就足够,从而让驾驶员可以将出口的具体位置进行确定。
(2) 如果被交道路的原本路面结构是硬化路面时,需要在被交道路的右侧进行减速标线的设置[3]。
(3) 在已经通车的被交道路的右侧进行停车让行标志牌的设置。
公路平面交叉在实际施工中,各个平面交叉的路基宽度、纵面设计、平面设计以及位置设置都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公路平面交叉需要注意应会让原有的旧路展开平顺连接,各处横坡以及标高需要和相交公路或者是主线的转弯曲线以及平面需要的超高相协调,从而确保交叉口范围内的路容足够美观,路面以及路基排水足够顺畅[4]。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素。
(1) 公路平面交叉口进行排水设施的设置时需要注意应和主线、圩镇排水设施展开顺接,从而使排水设置可以起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避免排水设施给附近居民带来的影响。
(2) 将原地面的临时排水设施工作做好,在路基两侧进行临时排水沟的挖掘,从而使地下水位得到降低,并且和永久排水设施有效结合。需要注意排除的雨水不能流入耕地以及农田,有效避免路基冲刷以及水沟淤积现象的发生[5]。
(3) 需要将洞沟地段以及压鱼塘内清淤彻底清理干净。
(4) 在展开路基填筑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断面展开分层填筑以及分层压实,需要注意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能高于30cm,填筑工作进行到最后一层时需要保证压实度不能比10cm低。
(5) 路基填筑工作需要选择水平分层方法展开施工,如果原地面是水平的,则需要从最底处展开分层填筑工作,每填筑一层,需要对其进行压实并且保证压实检验合格之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
(6) 如果路基填筑工作是分成不同的作业段来展开施工,那么在两路段的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展开填筑时,则需要先对地段进行填筑,然后按照1∶1的比例展开坡度分层。如果两个地段是展开同时填筑工作,则需要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具体的搭接长度不能比2m小。
(7) 需要严格按照压实标准来展开压实工作,为了保证压实足够均匀,则需要给予压实顺序一定的重视,并且对土的含水量展开经常性的检查[6]。
综上所述,我国公路建设在不断推进,公路交叉口是非常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的一个地方,因此需要人们给予公路平面交叉设计工作一定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公路平面交叉展开科学并且合理的设计,从而有效提升行车安全性,为人们更好的出行提供方便。
[1] 叶西.分析公路平面交叉安全性的优化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12):92.
[2] 陈岭雄.湖南省普通公路平面交叉渠化设计探讨[J].公路与汽运,2015(5) :46-50.
[3] 杨俊晖,张智楠.公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
[4] 张智楠,杨俊晖.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3(13).
[5] 吕畅,梁雪姣.关于二级公路平面交叉的优化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13(7) :249-250.
[6] 陈姗.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与评价[D].西安:长安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