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公民人生中都会与社会保险有多次交集:参保缴费、转移接续、待遇申领……社会保险与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公民既是社会保险的参与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进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这就需要改革和创新社保服务方式,克服社保供给服务中的难点,打通社保供给服务中的“堵点”和“痛点”。
让每一位社保参与者满意是社保人不懈的追求。衡量社保服务的好坏优劣,有诸多标准,法律的、道德的,个人的、集体的,明文的、惯例的……但归根结底,让每一位社保参与者都满意应当成为促进社保服务改革和创新的永恒动力。
让每一位社保参与者满意,意味着社保的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方式符合一般社会人的认知标准。这不仅应当成为现行社保服务要不要改进的标准,也是衡量社保服务变革后好不好的标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客观条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殊环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为参保者提供的经办服务模式或方式可能不同,但让每一位社保参与者都满意却是全体社保工作者不变的初心。正如人社部社保中心主任贾怀斌所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作风建设的核心要求。经办工作是践行党的宗旨、服务人民群众的主战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带着满腔的热情和诚挚的感情,用高度自觉的行动、精熟的业务能力、点点滴滴的服务行为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