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建省总工会办公室
福建省泉州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增强“三性”、去除“四化”、强化基层、着力创新这一总目标,突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推进工会改革。
一是优化领导机构。提高基层一线人员在各级工会代表大会、委员会、常委会和领导班子中的比例,工会代表大会代表中一线人员比例达75%,市总工会领导班子中一线职工委员和常委比例分别达到35%、15%,12个县级工会委员会中一线职工比例达到35%以上;市总工会领导班子实行专兼挂相结合,增强工会班子的群众性。二是完善组织架构。整合职能,突出服务农民工、服务联系引导社会组织职能,强化指导职工群众参与经济建设、劳动竞赛和安全生产职能,新增指导用人单位组建工会、职工入会职能。三是创新管理机制。推动部室负责人交流轮岗,打破机关和事业单位用人壁垒,选拔任用一批年轻干部;完善职业工会工作者招录、晋升、退出机制,理顺产业工会与地方工会关系,明确产业下辖基层工会隶属关系。
一是建设“网上工会”,转变服务方式。打造工会党建、会员管理、网上办公、网上服务、权益维护、工会新闻、惠工服务、技术创新、素质提升、大数据分析10大基础平台,构建覆盖市、县、乡、企四级工会和一线会员的五级联动服务网络。二是建设“全媒体中心”,转变宣传方式。提升“一刊一网一微一端”管理运营水平,依托工会网上平台,创新开展“最可信赖娘家人”网上投票等活动,加强与职工的线上线下互动,提升工会宣传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三是设立资产管理公司,转变资产管理运营方式。运用项目化、市场化手段,做好市总工会及下属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运作,实现工会资产产权明晰、保值增值。
一是建立联系服务基层职工长效机制。推行市总工会领导干部“挂钩联系责任制”,每名处级干部协同分管部室挂钩联系若干县级工会、企业工会和一线职工;牵头开展劳动关系三方四部门联合接访活动,市县两级工会领导每月到工业园区为职工群众答疑解惑、化解矛盾;完善工会经费对下补助机制,推动将市总工会本级经费支出的70%以上用于对下补助。二是推进工会工作项目供给侧改革。做精医疗互助、金秋助学、帮扶维权等工会传统品牌,创建“大病补助”“临时救助”制度,扩大帮扶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落实精准帮扶;做大做强农民工创业扶助、“泉州工匠”、“法律维权一体化”等具有泉州特色的品牌工作;创新开展“四点半课后服务”“缘在工会”“心灵驿站”“环卫工爱心服务”等活动,满足职工群众子女寄托、婚恋交友、心理疏导等新需求;加快职工服务中心(站)转型升级步伐,实行星级评定、动态管理;大胆革除不符合形势发展和职工需求、没有影响力的工作项目。三是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党组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廉政谈话制度,从严从实抓好主体责任检查整改工作;全面完成对200多家市直基层工会经费“1+X”专项督查,推动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