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至“四五”计划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思考*

2018-02-06 16:50牛玉峰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五年计划计划领导

牛玉峰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11121)

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和实施五年计(规)划的历史是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是五年计(规)划的根本方向,五年计(规)划是中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已经领导制定和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计(规)划。其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制定和实施了“一五”至“四五”计划,全力推进了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全面而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五年计(规)划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1]在承上启下的“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的今天,认真研究新中国建立后的前四个五年计划的历史,对于深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全面客观的评价“一五”至“四五”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反对五年计(规)划宣传和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与实施未来的中长期规划,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巨大成就与历史经验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新中国建立时间不长,而且国内国际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在万事开头难的情况下,“一五”计划竟然取得了巨大成就,成功的主要经验是什么?这一问题值得我们进行认真深入地思考与总结。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制定的。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到1956年就提前一年实现。1956年全国基本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农业和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将几亿农民和手工业者引向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在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通过五年计划建设,建成了一大批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及国防工业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以东北为中心的一批现代工业基地,为全国工业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过去连一个铁钉都不能生产的落后的农业国,竟然一下子建立了一大批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矿山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及生产特种钢等新的工业部门。建成了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鹰厦铁路和青藏、康藏、新藏公路,交通运输有明显增长。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7.8%。其中,农业总产值537亿元,增长24.8%,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56.9%下降至43.3%;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至56.7%,超过了农业总产值而居于主导地位;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24.5%,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30.3%,5年中全国农民的收入增加30%。[2]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国家经济总量比以往有较大地增长,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大步迈进。“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途。为后面的五年计划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经验及问题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它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还有什么应该总结的问题呢?

第一,党的集中统一的坚强领导。党的坚强领导是“一五”计划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面对当时国内国际形势异常复杂的严峻形势,在财力、物力、人才资源等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幕。为了加强国家经济的计划性,提出“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和集中的领导,以便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情况,确保各个经济环节之间的配合。”[3]为了加强党中央的领导,从1952年下半年起,决定将各中央局的书记调回中央,同时加强中央现有各部、委、办的组织及其工作。还从地方抽调5000多名干部到中央各部门工作。抽调了县处级及以上的干部到国营工业部门工作,在实践中培养成为领导骨干力量。“一五”期间,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同。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充分发挥了党中央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切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形成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良好局面和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第二,党的高度重视与精心策划。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既没有经验又缺乏资料和人才等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为了领导制定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想尽办法,集思广益。专门成立了由周恩来负责的五年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陈云为组长的编制五年计划纲要8人工作小组。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整个过程来看,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极为慎重,做了充分的准备。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走群众路线,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学习,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多次修订,精心编制,历时4年,数易其稿,在一边实施、一边修改和一边补充完善的情况下,最终制定出了基本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制定形成了规范的程序和良好的制度安排,即计划制定过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由中央财委计划局、国家计委、五年计划纲要8人工作小组负责编制,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决策结构,由国务院提请,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准、公布实施。由此成为一个非常宝贵的成功经验。

第三,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为了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保证“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党中央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例如,在陈云主持下,对各项比例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强调既要避免冒险主义、又要防止保守主义;针对1956年经济建设中反复出现的急躁冒进的问题,根据周恩来、陈云的建议,党中央及时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在周恩来、陈云等坚持下实施了正确的措施,尽管毛泽东对反冒进有不同的看法,但仍服从多数人的意见,急躁冒进的势头被遏制,为“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和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创造了条件;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为八大决议所采纳。党中央按照“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方针调整经济关系,取得初步进展;关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要求“把人民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保证国家建设的前提下,适当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五年计划规定的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指标和措施,必须尽可能地保证实现,使我国各族人民群众真正体验到国家建设的必要和对每个人的切身利害关系,从而更加积极地创造性地参加国家建设。”[4]在“一五”计划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又不依赖外援的原则,为苏联援助的重点厂矿选调了3000多名领导干部,还非常重视加强工人、技术人员的培养,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苏联援助项目中承担了很大的设计工作量和机械设备安装量。并于1956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立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方针。

第四,全国人民的积极参与、共同奋斗。党在全国广泛、深入地开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宣传教育及“一五”计划的政治动员活动,要求全体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五年计划而奋斗。党中央领导带头,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给全党和全国人民作出榜样,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工作热情,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于“一五”计划建设。工人阶级奋战在工业化建设的前列,展开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广大农民以努力增加农业生产、供应各种农副产品以及加入工人队伍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工业建设;广大知识分子与工人一道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科技工作者大显身手。以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批在海外的科学家以及欧美留学生毅然回国,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

第五,苏联的大力支持与援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李富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自去苏联进行了访问考察;“一五”计划草案请斯大林等苏联的领导以及专家们指导;请苏联专家帮助我们设计方案和制定计划。“一五”期间,苏联向我国提供贷款,派来技术专家,还从各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这些成为“一五”计划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但是,“一五”期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的总结和深入地思考。一是社会主义改造“由于‘要求过急、转变过快、工作过于粗糙、形式过于单一’,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5]二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某些方面、某些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不尽适当,在计划指标的年度之间的安排上也有不够衔接的地方”。[6]三是“我们搞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工农业的配合、生产与基建的关系等等”。[7]另外,在1956年经济建设中反复出现的急躁冒进的问题,虽然在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领导的一再坚持下得到了遏制。但是,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成为后来五年计(规)划实施中一直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二、“二五”至“四五”计划的巨大成就与历史经验和教训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国内外形势发生新的变化的特殊情况下,从1958年到1975年继续领导制定和实施了“二五”“三五”和“四五”三个五年计划,尽管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但还是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其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更值得我们进行认真探究。

(一)“二五”至“四五”计划的巨大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提前完成,极大地鼓舞了党和人民的士气,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还在“一五”计划进行时,党中央就已开始着手“二五”计划。从1958年到1975年,其中除了1963年至1965年作为过渡的3年调整外,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接连领导制定和实施了“二五”“三五”和“四五”三个五年计划。尽管先后受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影响,但还是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第一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制度基础的确立以及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国防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工业体系的建立与工业建设获得质的发展。在“一五”计划的基础上,经过“二五”“三五”和“四五”三个五年计划,新建和扩建了一批涉及汽车、飞机、机械、船舰、冶金、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学和国防等领域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兴建了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等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建成了战略后方基地和科研基地,极大地增强了国防力量,改变了我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局面,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繁荣。工业总产值从1957年的704亿元上升至1976年的3158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获得较快增长。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我国工业有了质的发展,地位日益明显,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使我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第六大工业国。

二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全国除西藏外,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有了铁路,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和成昆、湘黔、焦枝、贵昆、太焦、襄渝等铁路干线,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交通运输业有显著发展;建成了从大庆到秦皇岛、秦皇岛到北京、临邑到南京等多条输油管道;建成了1700多公里的中同轴1800路载波通信干线,以及连接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微波通信干线,还在北京、上海建成了卫星地面接收站。

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粮食生产基本保持了稳定增长。“四五”初期全国农村开展的兴修水利、改造农田的基本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其中,农田水利和排灌机械的发展,使我国农业灾害防御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四五’计划时期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上了一个大台阶,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8]从1957年到1976年,粮食总产量由19505万吨增加到28631万吨,农业总产值由537亿元增加到1378亿元。

四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运载火箭,成功爆炸了氢弹,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和地下核试验,核潜艇建成并试航成功,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和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技研究方面的显著成就,打破了国际上的核垄断和核威慑,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战略防御能力。还在世界上首先成功培育了具有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成功提取到了青蒿素;我国自行研制成功了卫星地面站和小同轴300路载波机、彩色电视发射设备、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等。

五是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1956年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后,党中央提出必须培养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能够独立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个部门技术问题的专家,培养出各个方面的科学家和专家。在“二五”计划时期,为了适应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还制定了从工人、农民骨干中培养亟需人才和关于军队转业干部、留学生回国和派遣留学人员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成千上万的各类专门人才在实践中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三五”“四五”计划实施中,研究队伍的技术梯队得到了发展,建立了一支又红又专、特别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队伍。为改革开放以后的科技事业发展培养了骨干力量,积累了宝贵经验。

六是培育了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精神。党领导实施“二五”计划时期,正值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一个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年代,在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在毛泽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思想指引下,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培育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展现了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在各行各业涌现了无数的先进模范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烙下了深刻的记忆,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淀了巨大的正能量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凝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二五”“三五”和“四五”计划的实施,克服了困难、抵制了干扰,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这个成就来之不易,试想如果当时五年计划遭到中断,或者没有取得什么成就,那么对于今天的历史会有何影响?

(二)“二五”至“四五”计划历史经验与教训

相对于“一五”计划来说,“二五”“三五”“四五”计划哪些变了?哪些没变?哪些应该变?哪些不应该变?其有何历史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地深入地分析探究。

1.从“不变”来看历史的经验

一是五年计划还在坚持。尽管当时的国内外背景和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但在特殊困难的条件下,“二五”至“四五”计划仍在连续实施(其中1963年至1965年3年的调整,作为今后发展的过渡阶段,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创造条件),没有放弃,没有中断,而且基本完成,在“一五”基础上继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五年计划的延续,由此成为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优良传统、必由之路、一大法宝。始终坚持实施五年计划,这本身就是一条基本经验,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点的具体体现。

二是党的领导还在坚持。虽然受到了“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但是党还在,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存在,党在曲折的探索实践中仍然领导着五年计划。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应该肯定,总的是好的,基本上是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的。这中间有过曲折,犯过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即使“文化大革命”,“在十年中间,也还有健康的方面。”[9]“没有党的领导,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提倡不起来;没有党的领导,真正又红又专、特别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队伍也建立不起来。”[10]没有党的领导,工农业和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基础建立不起来,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就建立不起来。

三是战略目标没有变。“一五”计划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在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1975年1月召开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又重新郑重提出。“二五”至“四五”计划虽然由于党的指导思想的变化,最初设计与后来制定和实施的计划发生了变化。但是,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第一步目标、即在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目标没有变。

四是党的优良传统还在坚持。“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二五”至“四五”计划之所以能够顽强地坚持实施、并基本上得以完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一党的优良传统的坚持。党虽然在指导思想、路线上发生了严重的失误,但是在此期间还是制定和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例如,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毛泽东在会上反复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会后带头掀起了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2年1月至2月召开了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就近几年工作的失误作了自我批评;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根据党中央的建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及两步走的发展战略;1973年,中共中央两次修改“四五”计划所确定的高指标,逐步调整了以“备战”为中心的战略方针;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新郑重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及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干部和科技人员的培养方针政策等等。党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断地纠正探索中的失误,毛泽东处于错误思想与正确思想的交织斗争中,多次对于自己已经认识到的失误进行自我批评,并曾试图加以纠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林彪、江青集团的破坏活动。特别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等一批老一代革命家的艰苦努力下,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抵制了“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干扰,使五年计划在“动乱”中顽强地坚持实施并基本上得以完成。

五是群众基础还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对“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失误和错误所造成的严重困难,没有动摇在党的领导下纠正失误、战胜困难、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没有改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国家强盛、人民富裕仍是共同的愿望,仍然保持着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那股精神,坚持在各行各业努力工作。

六是和平外交方针没有变。在国际上始终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为我国外交的根本目的,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开展积极的外交工作,打破了苏联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包围和威胁,突破了西方对我国的封锁禁运局面,维护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与稳定,为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2.从“变化”来看历史的教训

一是国内外背景条件及判断思维发生了变化。“二五”至“四五”计划时期国外形势的变化,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发生了波兰、匈牙利事件,帝国主义借机掀起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另一方面是苏联从“一五”对我国的支持、援助转变为战争威胁。中国面对更多更大的外部压力和挑战。从国内形势来看,前期是“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和人民群众迸发出来极大热情,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后期是国内出现了阶级斗争新动向和党内出现理论认识上的分歧。面对国内外及党内形势的重大变化,毛泽东等作出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先后发动和领导了“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制定和实施“二五”至“四五”计划,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二是党的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的心态及情绪发生了变化。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后,广大人民群众急于改变经济落后面貌,高昂的干劲和斗志,加上国际形势变化的压力和激化的情绪,求快求胜的信心也过度膨胀。严重影响了领导人的心态,不仅要影响自己对于国情、世情的正确判断,而且还会产生辐射作用,又影响到全党全国人民,甚至相互影响,推波助澜。在“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特殊的情况下,三个五年计划被纳入了政治运动的轨道,过度的政治动员大大刺激了其现实欲望,难以正确把握及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严重地影响了发展的正常秩序。

三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一五”计划取得成功的最宝贵的历史经验,就是党的坚强领导的根本保证作用。但是,在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党内的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尚未制度化、法律化的情况下,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党的正确领导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特殊历史时期实施的三个五年计划必然受到了严重影响。

四是党的路线和指导方针发生了变化。在“二五”计划编制的前期,按照党的八大关于“二五”计划的建议,比较合理地规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将计划放在了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1957年召开的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则批评了反冒进,实际上改变了八大确认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批评反冒进的背景下提出的总路线,在其宣传及贯彻于经济工作时,实际上片面地突出一个“快”字,因而改变了按照八大建议指导思想制定“二五”计划的初衷,伴随着“大跃进”运动不断地改变原定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急躁冒进,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高速度,严重脱离了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三五”计划的制定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起初党中央总结和吸取了在领导“二五”计划中的国民经济发展失衡的教训,将指导方针由过去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改变为以大力发展农业、基本解决人民的吃穿用的温饱问题、适当加强国防建设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但是,随着我国周边紧张形势的不断加剧,当1964年8月美国制造了越南北部湾事件时,根据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三五”计划的战略方针由“解决人民的吃穿用”改变为立足于战争、积极备战,将国防建设放在了第一位。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的“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到党的九大上被正式确定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备战,促进国民经济的新飞跃”成为“四五”计划的战略指导方针,指导了“四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正是由于党的路线和指导方针发生的变化,致使“二五”至“四五”三个五年计划偏离了正确轨道。

五是良好做法和制度安排没有坚持。“一五”时期形成了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的一套良好做法和制度安排。但是经过“一五”证明的非常宝贵的成功经验和传统,由于受到“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在制定和实施“二五”至“四五”计划中并没有得到坚持,甚至没有遵循“五四”宪法第27条关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国民经济计划”的规定,“二五”至“四五”计划没有经由全国人大批准,正式文件始终未能颁布。

三、几点思考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五年计(规)划的历史,特别是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制定和实施“一五”至“四五”计划所取得的成就、积累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引发一些思考。

第一,必须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一五”期间的成功经验来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形成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制度。正是由于坚持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了党中央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和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终于战胜了没有经验和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等一系列困难,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从“二五”至“四五”期间失误的教训来看,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恰恰是在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的情况下,“党领导一切”逐渐演变为“党管一切”,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逐渐变成了“个人专断”,犯了发动和领导“大跃进”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致使在特殊历史时期实施的三个五年计划受到了严重影响。正是由于吸取了“一五”的成功经验和“二五”至“四五”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领导制定和实施的历次五年计(规)划中,一再强调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强调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11]也正是由于吸取了包括“一五”至“四五”计划在内的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党的十九大确定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12]

第二,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从实施五年计划以来,关于经济建设发展快与慢的问题一直成为我们党不断考虑和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曾经指出,经济建设“到底是快好还是慢好?现在看来,能快还是快点好。但是快也是有条件的,受客观规律限制的。”[13]“要又稳又快,稳妥才能快。”[14]“我们的问题就是搞得太猛了。这是人的方面的毛病。这个经验总结是很重要的。”[15]但是这一问题我们一直没有解决好,多次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有着非常深刻的经验教训。正是基于我们党长期领导制定和实施的五年计(规)划的实践总结,习近平明确提出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16]解决了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坚持稳中求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稳中求进,稳扎稳打、持续递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坚定有力地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三,正确的必须坚持,不反复,不折腾。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制定和实施“一五”至“四五”计划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许多好的思想、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比如,“一五”计划制定中形成了规范的程序和良好的制度安排。邓小平强调指出,“规章制度是必要的,做任何事情没有一个规矩是不行的。”[17]党的八大确定了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又如,周恩来明确提出,拟定国家计划,要“做好综合平衡,力求使国家计划指标符合实际,并且适当留有余地,保持必要的后备。”[18]邓小平曾指出,制定计划的“根本方法就是调查研究、实事求是。”[19]“搞建设不能凭热脑筋,要充分照顾到客观规律。这一两年,毛主席总讲要冷热结合。要承认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处罚。我们在这方面的意识不够,这方面的教训,我们应该足够吸取。”[20]然而,“一五”计划制定中所形成的、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规范程序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没有坚持;党的八大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没有坚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一些好的思想、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未能很好地坚持,已有的教训也没有认真汲取,或者反反复复,走了一条曲折发展的路。因此,党领导制定和实施五年计“规”划,正确的必须坚持,错误的要修正,教训要认真汲取,不反复,不折腾。这是非常重要的历史经验。

第四,必须正确评价“二五”至“四五”计划。从党领导制定和实施“二五”至“四五”计划的历史来看,既存在严重的失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对于“二五”至“四五”计划不够重视,对其评价不公正,往往将“二五”至“四五”计划与“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相提并论、混为一谈,主要是提出问题、总结教训,甚至夸大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所犯的错误,有人还提出从1957至1976年的整个20年都是在极“左”错误统治之下;而对“二五”至“四五”计划在我国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制度基础的确立,对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及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贡献,没有给予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有人甚至否定这一时期的成就,进而企图否定毛泽东、否定党的历史。因此,介绍和研究“二五”至“四五”计划绝不能脱离中国共产党历史这一大背景,必须与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整个历史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提出的警示:“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21]我们一定要深刻吸取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防止犯颠覆性错误。

第五,必须不忘“一五”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前行。在中国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以何为目标?毛泽东在1955年10月29日邀集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座谈时曾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我们还是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22]同年11月7日周恩来在主持国务院第20次会议上也指出,“我们的目的是提高生产,共同富裕”。[23]由此可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制定和实施全国一盘棋的五年计划,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这就是党为什么要领导制定和实施的五年计划的“初心”,就是党制定五年计划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植于人民大众的中国共产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体现全国人民价值取向的、符合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五年计(规)划成为我们党践行其宗旨的重大举措。从党领导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的历史来看,毛泽东当年领导开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初心,就明确了“走向更富更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从“一五”到“四五”计划,一路走过来,虽然历经坎坷,但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全面的基础,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及教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告诫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并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24]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党的几代领导人的不断实践和接力探索,共同富裕的目标越来越明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只要我们不忘“一五”初心,牢记使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五年规划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猜你喜欢
五年计划计划领导
我国产业技术政策综述
暑假计划
制订未来“五年计划” 万达打造全球传媒娱乐巨头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从五年计划发展历程看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作用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