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与新时代国家安全维护研究*

2018-02-06 12:41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枫桥经验安全观枫桥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但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方位的中国,所面对的国际环境依旧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同时也面临着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早在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就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强调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枫桥经验”的产生,最初源起于维护国内安全的需要,包括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的需要。可以说,“枫桥经验”源自于国保对敌斗争,丰富于社区综合治理,创新于政法工作实践。新时代赋予“枫桥经验”新的内涵,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

“枫桥经验”系上世纪60年代初期诸暨枫桥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所创造形成的经验,后经毛泽东同志批示在全国得到推广而闻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的重要指示,为“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枫桥经验”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和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样板。55年来,“枫桥经验”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进步,并经历了多个创新发展阶段,从最初的对敌斗争经验发展为市场经济建立时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再发展为新时代的平安中国建设经验,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一)“枫桥经验”:从对敌斗争经验发展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1963年,在对“四类分子”进行教育改造的过程中产生了“捕人少,矛盾不上交,依靠群众,以说理斗争的形式把绝大多数‘四类分子’就地改造成新人”的“枫桥经验”。尽管“文革”期间在全国推广学习“枫桥经验”的热情受到较大影响,但“枫桥经验”仍然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将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重心”上来,并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枫桥经验”也从之前的对敌斗争逐步转移到维护社会治安上。枫桥的干部群众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在继承“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就地解决矛盾做法的基础上,对“枫桥经验”进行发展完善,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典型的依靠群众管治安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并赋予“枫桥经验”新的内涵,即“党政动手,依靠群众,立足预防,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二)“枫桥经验”: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发展为平安中国建设经验。2002年以来,中国开启了“平安建设”的新局面。2004年5月,中共浙江省委通过了《关于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明确了“平安浙江”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并强调要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为建设“平安浙江”的总抓手。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2017年,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建设平安中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枫桥经验”迎来新的转型和创新发展机遇,并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创新发展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经验。笔者将平安中国建设的“枫桥经验”分为新世纪初期的“枫桥经验”和新时代“枫桥经验”两个时期,以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为分界线。

1.新世纪初期平安中国建设的“枫桥经验”。2004年以来,浙江全面加大平安建设,并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为建设“平安浙江”的总抓手,相信依靠群众,加强基层基础,就地解决问题,减少消极因素,实现平安和谐。2009年6月,浙江省委召开全省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化基层平安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全面推进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化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枫桥的干部群众则结合“平安浙江”建设的决策部署,提出“平安枫桥”建设,并将抽象的“平安建设”具体化为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矿山、平安路段的“八创建”活动,丰富了“枫桥经验”的内容。在“平安浙江”建设的过程中,浙江省广大干部群众,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了“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管理联抓”的新机制,开创了“靠发展富裕群众减少矛盾、靠自治相信群众解决矛盾、靠制度依靠群众预防矛盾、靠真情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新做法,创造了“立足基层组织,整合力量资源,就地化解矛盾,保障民生民安”的新经验,形成了“党政动手、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减少矛盾、促进和谐”的新局面。新世纪初期“枫桥经验”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党政动手,相信依靠群众,依法治理,预防、减少矛盾,保障民生民安”。

2.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枫桥经验”。2017年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无论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还是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要求的实现,都离不开平安中国建设,因为“平安”就是社会正义能得以伸张,社会公平能得以体现,社会矛盾能得以化解,社会冲突能得以调适,社会富裕能得以保障,社会和美能得以实现。[1]党的十九大以来,枫桥镇主动适应时代新变化,不断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真正实现了由管理到治理、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平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17年,枫桥全镇治安、刑事警情同比下降60%以上,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均达到98.5%以上,“人心和善、乡村和美、社会和谐”的局面得以呈现,并形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内涵,即“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2]

总之,“枫桥经验”诞生55年来,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枫桥经验”的内涵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之中,笔者认为,“党政动手,依靠群众,矛盾不上交,依法共治理,平安不出事,服务保民生”更能概括出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内涵的全面性和时代特色。

二、“枫桥经验”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枫桥经验”不仅是社会“治安策”,也是国家“安全观”,其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安全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枫桥经验”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无论“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如何演变,都与国家安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枫桥经验”诞生的初衷在于维护新中国国家安全。通过“枫桥经验”的发展历程可知,“枫桥经验”是20世纪60年代在全国普遍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时代产物。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日益严峻。就国际形势而言,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并逐步恶化,1962年苏联策划并促成“伊塔事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继续封锁打压,并怂恿台湾反攻大陆;中印边境发生军事冲突等。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奉行“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安全。就国内形势而言,新中国刚刚经历三年经济困难期,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迫切需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人口流动频繁,流窜犯罪突出,国内反动残余势力与国际反华敌对势力遥相呼应,扰乱社会秩序,阻挠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造“四类分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保卫新中国国家安全,成为当时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枫桥经验”诞生于对“四类分子”进行教育改造的过程之中,其初衷就是通过对地、富、反、坏“四类分子”进行教育改造,进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保卫新中国国家安全。

(二)“枫桥经验”与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心要义相统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已成为新时代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和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同时,“枫桥经验”与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心要义有着内在一致性。

1.“枫桥经验”与总体国家安全观根本统一于政治安全。政治安全事关我们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守住政治安全的防线,以保障国家政治安全为根本。“枫桥经验”源于国内安全保卫的对敌斗争。国内安全保卫的核心要义就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其根本目的就是保卫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保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3]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枫桥经验’为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4]“枫桥经验”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方面有着根本的一致性。

2.“枫桥经验”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共同的“人本思想”根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而人民的安全是高于一切的安全,是国家安全最核心的部分,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髓所在。历史经验表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民安全感越强,国家安全就越有依靠;反之,人民离安全越远、越缺乏安全感,国家安全就越脆弱、越容易被打破。“枫桥经验”的产生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富含“以人为本”的思想。“枫桥经验”创立时期重在教育人、改造人,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工作方针;发展时期重在挽救人、转化人,坚持“不推一把拉一把,不帮一时帮一世”的工作方针;新世纪新时期重在调动人、发展人,坚持“发展经济富裕人,推进民主进程解放人,注意文化建设提高人”的工作方针。这些工作方针都体现了“枫桥经验”保护人民安全的理念。“枫桥经验”自诞生以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展群众,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始终是“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这也是“枫桥经验”55年来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所在。“枫桥经验”与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有着共同的“人本”根源。

3.“枫桥经验”和总体国家安全观都以经济安全发展为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基础。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经济互动日益增多,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一定意义上而言,维护国家安全就是为了发展经济,保障经济安全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的需要)的资料。”[5]这些需要就是最初的经济表现形式。“枫桥经验”正是这样一种体察需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基层好经验,其创建完善与效用的发挥有赖于丰厚的物质基础。[6]进入21世纪以来,枫桥镇抓住经济发展机遇,掀起发展热潮,形成了以衬衫、轻纺为特色的区块经济,被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乡镇的典型”。枫桥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收入增多了,同时,产业集聚做大后,与农民争地、争水、争电的矛盾也迎刃而解了,这就是“靠发展富裕群众减少矛盾”的“枫桥经验”典型。“枫桥经验”的完善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现都离不开经济安全发展的基础。

4.“枫桥经验”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维护社会安全方面有着天然一致性。社会安全包括防范、消除、控制直接威胁社会公共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治安、刑事、暴力恐怖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等,其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枫桥经验”则是“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准则,通过注重实效的综合管理,有效达成矛盾化解与社会稳定的枫桥式样板。”[7]改革开放后,“枫桥经验”就从对敌斗争的经验转变为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的经验,并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枫桥经验”强调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切实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一时期,枫桥干部群众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方法,创造出一系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枫桥新经验”,包括率先在全省成立综治中心,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和“四位一体”信息管理平台,形成人民大调解工作体系,创立“四前工作法”①“‘四先四早’工作机制”②“‘三上三下’民主议决事制度”③“网络枫桥经验”,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联动、横向整合的“全科网格”社会治理体系等。“枫桥经验”与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有着天然的一致性。

(三)“枫桥经验”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共同服务于“平安中国”建设。“平安中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平安中国”主要是指社会治安良好;广义的平安中国则是指中国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免受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威胁和挑战。有学者曾指出,中国一方面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冲击及融入世界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另一方面要应对国内社会转型带来的不稳定性与脆弱性,“平安中国”的价值诉求应该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新方略。[8]平安中国建设就是要在中国打造出经济建设欣欣向荣、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共产党执政安全得到有效保护的良好局面。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也是指引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理念,其“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内涵对促进平安中国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平安中国建设的核心是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的能力。“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样板,在新时代坚持提升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并以“平安浙江”建设为载体,着力解决、妥善处理社会领域出现的各类风险,创造了“立足基层组织,整合力量资源,就地化解矛盾,保障民生民安”的新做法,形成了深化平安建设、维护和谐稳定、推动科学发展的新经验。“枫桥经验”已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的一大法宝。“枫桥经验”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服务平安中国建设层面具有内在统一性。

三、“枫桥经验”对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借鉴

基层稳则国家安。“‘枫桥经验’是中国基层开展‘安全治理’的有效典型。”[9]在“枫桥经验”55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好的工作机制。这对新时代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0]

(一)坚持党委领导,突出政府责任,重视国家安全顶层设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政府是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是行使国家主权的机关,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枫桥经验”产生于一个小镇,跨越半个多世纪,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和持久生命力,其直接原因就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1963年毛泽东同志“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的指示使“枫桥经验”得以在全国推广;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枫桥经验”的精心培育和积极推广对“枫桥经验”创新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的指示使“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是“枫桥经验”的根本保证。维护国家安全,同样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一个国土面积达960多万平方公里和领海300多万平方公里、同时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国家安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科技、资源、国域、网络信息、国民等多个领域。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必须有一个由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真正能够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政党,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要坚持党委领导,突出政府责任,加强维护国家安全的顶层设计,全力推进国家安全的实现。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全民参与维护国家安全。“枫桥经验”来自基层,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人民性是“枫桥经验”的根本属性。“枫桥经验”从创立初期的教育人、改造人,到发展时期的挽救人、转化人,再到新时代调动人、发展人,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为了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精髓,也是“枫桥经验”提供的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启示。国家安全与每一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动员全民参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11]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12]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维护国家安全最可靠的力量源泉。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历史证明,国家安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和支持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不竭动力。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最大限度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凝聚民心、士气、智慧和力量,打造全民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多元共治,重视共商共建,以“小治安”推动“大安全”。半个多世纪走来,“枫桥经验”经历了从重“维稳”到重“维权”的转变,从重“信访”到重“信法”的转变,从重“治安”到重“平安”的转变,其核心转变则体现为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以及自治、法治、德治的相结合。治理不同于管理,治理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视非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的参与。治理的主体具有多元性,不仅包括公共权力机构,还包括社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个人;治理的理念具有柔性,强调合作、自治、服务;治理手段具有非单向性和非强制性,重视市场、法律、文化、习俗等复合式手段方法。据调查,诸暨市建立了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目前共有社会组织2236家,其中枫桥镇有覆盖各个阶层、各类人群的社会组织近50个,涵盖了治安巡逻、矛盾化解、网格化管理、心理服务、特殊人群帮扶等各个方面。同时,当地政府正在积极探索以政府采购、定向委托等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以推动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实质性作用。[13]“枫桥经验”作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和基层开展“安全治理”的有效典型,其“多元共治、共商共建”的做法对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有重要借鉴意义。

尽管维护国家安全不同于基层社会治理,但维护国家安全也是全民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告诉我们,维护国家安全不能单靠政府。政府是主体,发挥主要作用,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必须动员各种力量共同维护国家安全。新时代,国家安全面临内外多种威胁,需要坚持多元共治,重视共商共建。首先,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除了政府、军队等公共权力机构外,还要重视发挥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国家安全事关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当前,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在维护中国海外利益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需要人人作出贡献。无论是政府等公共权力机构还是非政府组织或民众,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都要充分认识到国家安全的实现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有所有社会单元都将自己视为国家安全的责任人,并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共商共建,积极依法有为地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时,国家安全才会得到有效保障。再次,“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具体路径。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维护国家安全也要重视从小的矛盾、治安事件抓起,“小治安”“大平安”会推动“大安全”的实现。要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及时化解风险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利用网络平台和大数据技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提供优质服务;共同致力于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提升,助推国家安全的实现。

(四)坚持与时俱进,注重改革创新,以新理念新方略维护国家安全。“枫桥经验”是一个发展的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枫桥经验”从最初的对敌斗争的经验,发展到保持社会稳定的经验,再发展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经验,又发展到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经验,与时俱进地创立了许多有效的工作机制、体系、平台、模式,其内容不断深化,并被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坚持与时俱进,注重改革创新”鲜明特征,对维护国家安全有重要启发。首先,国家安全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容和核心要义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发生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国家安全的内容和核心要义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次,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结合国内外局势的具体变化,对原来维护国家安全的模式、方略进行改革创新,使其符合当下需要。再次,要以新的理念指引新时代国家安全的维护。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统筹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突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的时代需求。

四、结语

2018年是纪念“枫桥经验”的特殊年份,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201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同志在浙江调研时指出,毛泽东思想催生了“枫桥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是实事求是的经验,是与时俱进的经验,是不断拓展的经验,是逐渐深化的经验,是以人为本的经验,是不断变革创新的经验。“枫桥经验”从诞生之初就与维护国家安全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内涵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为了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精髓和“坚持与时俱进,注重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及“坚持多元共治,重视共商共建”的做法对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启发作用。

注释:

①“四前”工作法: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

②“四先四早”工作机制: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问题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

③“三上三下”民主议事决策机制:“一上一下”为收集议题,村两委会从群众中收集议题,并通过上门下访征求意见;“二上二下”为酝酿方案,通过召开民主恳谈会,对方案进行深入讨论,进一步完善;“三上三下”为审议决策,方案提交党员会议审议,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组织实施。

猜你喜欢
枫桥经验安全观枫桥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枫桥夜泊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创新枫桥警务模式
———记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枫桥夜泊
新常态下社会矛盾的多元解决机制的重塑
“政经分开”的“枫桥探索”
基于“枫桥经验”的新时期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