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红霞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发布,教学方式的不断推进,“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得到深化,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正在被遗弃,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被运用在各个课堂上。兴趣做为了知识的敲门砖,改进学习方式,增加学习动力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的突破口。
关键字:小学数学;方式;改革;实践
一、让兴趣做为知识的敲门砖
(一)、教学中,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它就会促使学生主动去学。小学的教育毕竟是学生一生学习的开端,学生免不了有一种学习的惰性,这会对学习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教学中,加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与生活相结合,边玩边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小学生在学生未知的知识前,有一种自然的恐惧,学习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所以在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后,还要教会他们灵活的运用知识,学以致用一直都是教育的目的。小学数学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接触到的生活层次,引导学生自觉的运用知识,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乐趣,来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学生只有深深的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才会慢慢的喜欢数学。
二、改进学习方式,增加学习动力
(一)运用观察、尝试、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活跃课堂教学
教师在小学课堂上不知如何与学生互动学习时,习惯一讲到底,只有有问题时才让学生偶尔发言,其弊端是明显的,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老师讲的辛苦,学生学得也累。只有让学生通过主体性活动,如:观察、尝试、小组讨论,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当中,课堂才能活跃起来,如果学生不做、不想、不参与,老师也不会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掌握知识的程度。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呈现数学知识的多样化
数学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题材宜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方式方法的呈现上,应具有新颖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要把教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强加给学生,也不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和表达时间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多种思维途径,让学生求异求新,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数学知识,发现和探究数学规律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就可以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游戏活动。活动开前,我让每个学生准备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面值的人民币共10元,让学生来认识这些人民币。在活动中:每个学生购买的商品中必须有文具、食品等等。用同样的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好,买后进行评比。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说出买了哪几个商品,每样商品买多少钱。通过活动,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还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学会进行换算,而且深深的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周围,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数学中的有关概念、定义、公式、法则等都体现数学的某种规律,让学生经历和认识这些概念、定义、公式、法则的形成过程,能有效地强化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时,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超市的购物小票,请他们解释一下小票上的数据。由于他们经常接触,因此对“单位、数量、总价”比较熟悉,根本不需要教师再苦口婆心地去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已经是轻松自如了。
四、教学中学习材料体现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的“再创造”
(一)要使学生在选择材料上有一定的自由度
例如,在教学“小数减法”一课时,可给学生提供一些物品标价的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数据列出竖式进行计算。
(二)要活用课本中的学习材料
现在课本上的例题大都是一些条件充足、问题明确的标准题。可在实际生活中,问题并不像课本中的例题那样,条件和问题都十分明确,一一对应,而是需要自己去收集数据,选择条件。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课本中的例题进行适当的改造,成为“问题解决”形式的题目。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形象化,可以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可以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逐渐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等活动,可以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体会数学的探索过程,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认识过程且也成为一个交往过程和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剑萍,向晶.论数学教学中新方法的应用[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4):73-74.
[2]賈红瑜,冀盈.小学数学改革的必然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6,(1):67-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