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阳
基础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教育中,结合小学生随性、自然的年龄段特点,教育工作的重心在于帮助其逐渐养成“感情融合”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感情融合能力,首先要促进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产生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认同感。每個孩子只有在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对班级、学校组织的德育和教学活动表现出最大的热忱。
孩子们走进校门,都带着不同的角色,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促进形成多元化班级的归属感,然后将这份认同逐步扩大。每个孩子对班级的认同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初级认同是本能上的,相同的年龄和相似的经历,使孩子们自然形成了亲切感,因共同成长而产生了同窗友谊;但这种认同只是浅层次的认同,并不能长久保持。
中级认同是情感上的,如学生们对班级乃至年级、学校所产生的热爱、荣誉感,对老师的信赖、亲近等——这种认同更多地是在校园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因个体差异而逐渐显现的;
高级认同是理智上的,往往表现为部分学生出于对理想的追求而采取有效的行动,并感染其他同学,引领班集体的发展。
不同层次的认同有时候会发生内在矛盾——本能与情感的认同不一定吻合,比如性格不同的两人成了同桌,有些事情上一致对外,课桌上却又画着“三八线”;情感与理智的认同矛盾随着年龄增长则更加明显,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既想玩又明白应该好好学习,两种认同的交织使得班级成绩分布会呈现复杂却有规律的变化。从以上三个层次也可看出,感情的认同是学生形成班级归属感的纽带,而由于本能的不可抗和理性发展的不充分使得小学生的这两层次认同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准确把握。
感情的建立可能来源于校园生活中某次触动,但主要还是来自长期的耳濡目染。需要注意的是,感情认同在班级中也会发生反作用,如说脏话、不遵守纪律等行为都是籍“好伙伴”之间的认同而传播的不良风气,小孩子互相模仿不良行为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大敌,是情感融洽却偏离正确引导而发生负作用的例证。教师要让孩子们得到多方面的鼓励来促成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因学生个体差异而形成暂时成绩差异,这往往会形成潜在的学生地位不平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提出一时的分数高低不能说明什么,防止因此伤害孩子们的信心;教师宜着重从学生的品格、毅志、态度等方面给予正面鼓励,重塑学的信心,并在班级中树立起互帮互助的典型,引导小学生建立高尚情怀。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情融合,并对班级产生浓厚的归属、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