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爽 王艳明 张德兴 孙奇 田庆玲
脑震荡是由于头部遭受外伤所致后产生短暂性昏迷的一种疾病,发病时长一般在30 min内,随即清醒。患者清醒后多数伴有头痛﹑恶心﹑头晕﹑乏力﹑呕吐﹑近事遗忘等症状,经保守治疗后通常能够痊愈[1-2]。因此,本次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92例脑震荡引起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其中,研究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19~62岁,平均(38.45±10.32)岁;头痛时长3~17 d,平均(9.47±2.35)d。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0~62岁,平均(38.69±10.41)岁;头痛时长3~16 d,平均(9.12±2.26)d。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即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并给予精神安慰,同时根据病情状况适当予以营养神经﹑脱水等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血府逐瘀汤治疗,汤剂配方为:桃仁12 g;生地黄﹑当归﹑牛膝﹑红花各9 g;枳壳﹑赤芍各6 g;川芎﹑桔梗各5 g;柴胡﹑甘草各3 g。随症加减:早期者加琥珀末(冲)6 g﹑参三七3 g;头痛严重者加白芷﹑荆芥﹑天麻各10 g;心悸失眠或多梦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各15 g,远志﹑茯神各10 g;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2 g,代赭石﹑旋复花﹑苏梗各10 g;急躁易怒者加龙骨30 g,淡豆豉10 g。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取汁300 ml,每次150 ml,早晚加热后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疗效评定标准[3]:患者体征﹑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检查恢复正常为治愈;患者体征与临床症状有改善,且相关检查基本正常为好转;患者未达到上述要求为未愈。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由(±s)表示,计数资料由(%)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治愈24例,好转15例,未愈7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4.78%(39/46);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1例,未愈15例,总治疗有效率为67.39%(31/4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随访1年,研究组出现1例复发,复发率为2.17%(1/46),对照组出现8例复发,复发率为17.39%(8/46),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随访1年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表明血府逐瘀汤运用于脑震荡引起头痛治疗中可降低患者头部疼痛感,临床疗效比常规西医治疗更胜一筹。原因分析为:脑震荡属于一种较为轻微的颅脑损伤,当患者头部受伤之后,若脑实质未受损,仅有脑气受到干扰,多在短暂昏迷后自行苏醒[4]。中医认为[5-6],脑部为机体重要部位,属奇恒之府,内藏精气,以统全身,喜静而厌扰乱。一旦患者头部遭受外力打击,轻则干扰脑气,重则损伤脑髓,使得气血滞于清窍。研究表明[7-8],脑震荡头痛主要是由于经脉收到瘀血阻滞,导致气血循环受阻。因此,治疗原则应以通窍活血﹑调理气机﹑化瘀止痛为主。在本研究中,血府逐瘀汤由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方中桃仁润燥行滞;红花止痛化瘀﹑引血下行;赤芍﹑川芎活血通经;生地黄清热生津﹑养血益阴;柴胡升达清阳﹑疏肝解郁;桔梗﹑当归宽胸行气,与柴胡同用,可使气血循环﹑理气行滞;甘草具有调和诸药之效。诸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加减合用,可相互发挥,通过益气补脑﹑疏肝解郁﹑引血下行,达到化瘀﹑活血﹑行气之效果。
综上所述,脑震荡引起头痛症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止痛效果良好,临床疗效比常规西医治疗更胜一筹。
[1] 王德海,李薛莹. 温胆汤治疗脑震荡后遗症[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31):93-94.
[2] 岳春芝. 针灸联合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0):3386-3388.
[3] 陈曦,沈维增. 通络止痛汤治疗头痛70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6):114-115.
[4] 熊涛. 活血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头痛的疗效分析[J]. 光明中医,2016,31(17):2526-2527.
[5] 吴越. 血府逐瘀汤治疗脑震荡引起头痛疗效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2):37-38.
[6] 杨驰. 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轻中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6):103-104.
[7] 王晓曼,申丹,杨卫彬. 血府逐瘀汤临证应用举隅[J]. 山东中医杂志,2017,37(11):981-983.
[8] 郭建辉,赖应庭.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J]. 福建中医药,2017,62(6):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