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分析了技工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其次,分析了企业培训管理工作中的学生的学习管理和生活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分析了两者的异同。得出结论是管理是重中之重,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着管理对象的素质,管理得当会让技工教育和职工培训机构成为企业和社会的人才摇篮。
【关键词】 技工教育;职工培训;管理工作
一、技工教育的管理工作
1、学生管理工作
技工教育主要以中学生为管理对象,他们思想单纯,基础性知识较为扎实,需要班主任工作实行人性化教育引导去达到教育目标。对于个别特殊学生,要因材施教,及时与家长沟通,花时间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用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影响和感化他。如若达不到管理标准,则必须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特事特办。2009年,笔者所带的供电班一位男同学频繁请假,各种理由似乎很充足,电话联系家长后,发现都是假的。但是这个孩子到底去了哪里,真实理由到底是什么,直觉告诉笔者,第一他特别需要假;第二,他非常不愉快,心根本就不在学校。必须创造一个机会影响他。第二天课间操后,主动找到他和其他几位同学给老师帮个小忙,完了后让他留下,聊到了他的家庭情况,以及他目前的处境。之后,再“帮忙”几次,一步步深入了解才得知,孩子的思想负担很重,心结很多。本来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由于母亲上当受骗,家庭破裂,孩子心灵伤害很大。近期之所以频繁请假,是因为他恋爱了,恋爱的对象是相邻大学里的一位单亲家庭女孩,女孩最近又遇到了新的追求者,他忧心忡忡,极力挽留,甚至于向我求救。目前绝对不能切断他与女孩的联系,出主意让他放长线钓大鱼,目光要长远,欲擒故纵,要想让人家看得上他,自己就必须要有闪光点。只有好好学习,提高自己,争取在毕业的时候,凭自己的才华,找到一份好工作,到时候女朋友自然回对他另眼相看。这样的建议孩子比较赞同,学习比从前更加努力了。
2、学生教学管理问题
技工学校的教学管理,偏向于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初中毕业实行三年制教育,高中毕业实行两年制教育。目前,许多技工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师资力量薄弱,知识结构与企业及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技校老师的知识库存仅限于其原来掌握的课本知识,缺乏所在行业的国际国内前沿知识信息。(2)教学方式盲目升级,“电灌”现象较为普遍。(3)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技校生毕业后择业困难,基本上都被企业或者用人单位所淘汰。笔者在技工学校带班十多年,所带专业都算得上是行业内比较热门的“供用电技术”和“电气工程及控制”等。按常理来讲,这些专业都是市场需求多的就业工种,但是学生就业干不长久,基本上就业后到岗不到三个月都被企业所淘汰。原因在于学艺不精或所学非所用。要改变现状必须做到:(1)管理者充分深入实践,扎实做好市场需求调研。(2)提升师资力量,根据市场需求,集中培训师资力量,甚至于引进一些掌握前沿知识信息的科研人员和行业内诸如“大国工匠”类专业技术人才。(3)构建相应的实验室和其他教学环境,再先进的理论知识如果得不到实践的检验,都是空谈。(4)深入市场,牵手行业内业绩领先的合作企业,解决学生实习所需环境,为就业合作做铺垫,学生所掌握技术与企业发展需要相吻合。(5)宏观管理严重滞后。技工学校的机构设置规定:部门不同,岗位分工不同。长期以来,招生办公室只负责招生,在生源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招生只图数量而忽略了生源的质量;教师,只负责讲课,至于学生到底对专业知识能够掌握多少,教师也无能为力;学生科的教职员工只负责学生的纪律管理;教务科的管理,往往只是教师的课时统计以及每学期两次的考试组织;就业办公室负责把每年的毕业生推出校门。各个部门相互獨立,流水作业,表面上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实际上正是因为相互独立而忽略了教育质量。从理论上讲,技工教育各个部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从目前来看,多数学校只做到了相互独立而没有做到“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如此怪相,只能说明高层管理滞后,没有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和相应的监督机制。教出去的学生没有人要,必须要从源头上查找原因,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问题如何处理,上层管理应该进行宏观控制。如果是知识结构落后,那么就要想办法更新或者提升教师的知识储备;如果是学生基础薄弱,必须制定适合于教学对象的教学课程设置方案,因材施教;如果是学生态度问题,就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不建议高压强制管理,这样会丧失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企业培训的管理工作
1、学习管理
(1)根据市场调研了解培训知识和技术所需。(2)根据客户需求配备相应的培训教师,严格审核所邀请培训师资质。(3)通过考试、问询等方式检查培训效果。(4)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回访培训效果。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如果培训计划不合理,那么教师的课堂效果绝对不会太好,因为所学非所需,学员不会认真听考核、回访收效不会太好;合理的培训计划必然要来自于工作实践,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所以,计划的制定者必须要做到充分的市场调研,收集资料,仔细分析,科学论证。而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这样的计划也是不负责任的计划,一定要摒弃。
2、生活管理
(1)充分细致做好培训学员报到接待准备服务。温馨周到的食宿安排,一定要考虑到生活细节,周到而不奢华。(2)资料及学习用品的发放工作,包括授课内容所需资料、记录本、各种笔、橡皮、胶水等等。(3)过程管理,包括课前课后的签到、纪律等。(4)课后娱乐等管理,主要包括组织一些娱乐项目如篮球、乒乓球,甚至一些文艺活动等等,但是绝对不允许出现一些色情以及一些低级趣味的啤酒烤肉等庸俗接待。一些培训机构为了维持生源,挖空心思讨好培训学员,利用课余时间,频繁组织各类晚会娱乐及旅游活动。晚会的前半部分是革命性的忆苦思甜,比如吃鱼腥草、猪皮等革命先烈吃过的东西,后半部分就变成了莺歌燕舞,着装妖艳、性感的重口味曲艺女子登场,台下的管理者与培训学员啤酒烤肉一同欣赏。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培训机构真实存在,严格来说要被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取缔。
总之,中国目前的技工教育一般都是一套人马,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牌子,即技工学生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同在一个教育机构,二者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成人培训和青少年教育各自的侧重不同,管理者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不在于做大做多,而在于做到高、精、尖,如果管理卓越,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如果管理滞后、混乱,成人培训会对技校学生教育产生许多负面的不良影响。所以,管理是重中之重,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着管理对象的素质,愿当下的技工学校和企业员工培训机构成为企业和社会的人才摇篮,成为技术和行业前沿信息的领航导向标。
【参考文献】
[1] 张波.浅谈如何做好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2.06.
【作者简介】
董晓凌(1975.05-),陕西省电力技工学校教师.endprint